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人物·生活>悅·生活悅·生活

南炳文:冷坐“板凳”一甲子 為留“信史”在人間

2020年04月24日 15:26 | 來源:新華網(wǎng)
分享到: 

書房中的南炳文。記者王京雪攝

編者按

新冠疫情還在全球肆虐,“世界讀書日”到來。誠然,“書中沒有解毒藥”,但對于連續(xù)幾個月禁足在家的人來說,讀書的“無用之用”也許正是“大用”——撫慰心靈

讀書不能拯救世界,但一本本書、一個個圖書館,也記載著一代代人的實踐和內(nèi)心,可以幫助今天的人理解甚至解決困境

近日,本報專訪了明史專家南炳文先生。他過年也不休息,不懼疫情仍然著急從天津返回廊坊的辦公室,他的愿望很簡單:為后來的人讀懂那段歷史鋪平道路。“研究歷史為現(xiàn)實服務(wù),關(guān)注現(xiàn)實也可以讓你多長出一雙看歷史的眼睛”

南炳文是我讀南開大學歷史系時的同學。1961年剛?cè)雽W,系主任、著名明清史專家鄭天挺與同學們見面講課,南炳文很為先生的高雅與博學所吸引。學習興趣濃厚。由此開始,他把志向定在明清史專業(yè)上。近六十年過去,崗位有變,專業(yè)從未變過。他幽默地說:“我是一條路走到黑了!”

他拿出一份論文著作編年,讓我這個老同學檢閱。僅從1976年到2013年就有28頁之多,計222個篇目,還不包括此后六年的著述。我不禁驚嘆:你的這條路是大放光芒的成功之路,它像一部明清史的百科全書,既有明清兩朝的斷代史、《中國歷史大辭典·明朝卷》等大部頭的著作,又有人們未注意的眾多微觀研究。他不停地糾正我“著作等身、學富五車”的稱贊,說明清史是個大海,就是窮其一生也難研究深透,越深入越感覺自己所知甚淺。

本應(yīng)子承父業(yè)當獸醫(yī),卻讀出來一位歷史學家

我最近游覽天津,看過由南炳文教授撰寫、書法家李德海謹書的《三岔河口記》。它石刻于天津北運河岸金剛橋處,長約百米,氣勢恢宏,用三千余字記述了以子牙河、南北運河三河相交處一帶為發(fā)源地的天津的發(fā)展變遷,以及明成祖朱棣御賜天津之名等史實。如今這方碑文成了天津的一個標志,參觀者、旅游者曾問我:南炳文是誰?這么有學問!這一問,打開了我記憶的閘門。

南炳文者,1942年1月生于河北省廣宗縣陳家灣頭村。兩歲時因玩日本侵略者遺棄的炸彈炸掉了左手。當時是著名獸醫(yī)的父親考慮兒子今后的生計,堅持讓他學習一手獸醫(yī)技術(shù)。他嘟囔個嘴回絕了父親的安排,堅持讀書。他爭辯道,沒有左手怎么給牲口灌藥?命運使他沒當成獸醫(yī),讀書卻讀出來一位歷史學家。

高考報志愿像一個玩笑,他的第一志愿是南開大學歷史系。僅僅因為他聽說該系是個保密系,而校名中的南字和自己的姓氏相同。第二志愿才是北京大學中文系。別人說他這不是南其轅北其轍嗎?最后他以廣宗中學高考第一名的成績被南開大學錄取。

他后來成名是與他非凡的苦讀分不開的。學生時期,我與他同宿舍住上下鋪。留給我的印象是他的床鋪總是空的:晚上就寢他還沒回來;早上同學們沒起床他已經(jīng)走了。他每天背一個碩大的書包,里面裝滿包括明清史在內(nèi)的歷史書和兩大冊的《辭源》等書,鼓鼓囊囊很沉重的樣子。系外同學都向他投來奇異的目光,問他是誰呀?他把書往圖書館大桌面上一放,對面的同學都看不到他的真面目。

老師提倡讀書學習要博和約。他的博是廣泛的。學生時代他就通讀了《論語》《孟子》等儒家和諸子百家的著作;也通讀過《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資治通鑒》等史書,在學習明代資本主義萌芽時,他初涉馬克思的《資本論》,之后又通讀了《資本論》。涉及明清史的著作是他必讀之“約”。

他認為不博則眼界難開,不約則游騎無歸。課堂上,老師講的歷朝歷代他都盡量學深學透,觸類旁通。低年級就自學高年級課程,校外學者來校做學術(shù)報告,他也積極去旁聽。他還自創(chuàng)性把歷朝地名變遷標注在地圖上以備查考。全班同學都信服地公認他是學霸。有什么問題請教他,均能得到滿意的答復。大學五年考試成績門門是5分,沒有一個4分。

大學畢業(yè)分配到中國社科院近代歷史研究所,之后又回到南開明清研究室。其間被借調(diào)國家博物館主持設(shè)計明代部分的布展,三年中對明史的方方面面和首次接觸的文物實物進行較系統(tǒng)的整理和研究。初出茅廬,以其各方滿意成果顯示出扎實的功底。

史學界同行口中的“南炳文精神”

上世紀70年代后期,他做了鄭天挺先生的助手,近水樓臺先得月,在鄭先生的指導下,把谷應(yīng)泰《明史紀事本末》作為入門書。同時他也閱讀范文瀾、吳晗等名家的著作。作為明史領(lǐng)域的跋涉者和探路人,其閱讀量、寫作量和用時之長是難以想象的,以至于他的右手和殘手都磨出了老繭。

上世紀80年代,他和一位老師撰寫了百余萬字的紀傳體《明史》(上下冊),并先后于1985年和1991年出版,填補沒有長篇明朝章節(jié)體斷代史的空白。在寫作上加強了薄弱的明代中期的資料的收集和研究;立論、敘事皆以原始資料為依據(jù),力戒捕風捉影,秉筆直書,實事求是,排斥歪曲真相,任意褒貶;把創(chuàng)新當作生命,在研究的重點上盡量酣筆濃墨;堅持史論結(jié)合,提出明代三百年的八點經(jīng)驗教訓。該書一出版便引起史學界的閱讀興趣。國內(nèi)大部分高校把它作為學習明史的重要參考教材。日本東京大學等20所高校歷史專家聯(lián)合編寫的一部著作對這部《明史》作了重點推介。天津市和教育部評選明史為優(yōu)秀圖書一、二等獎。2011年,南炳文又作為《清史》上冊副主編和下冊主編,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完成全書的撰寫任務(wù),并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同樣受到史學界的好評。

在《明史》撰寫過程中,南炳文發(fā)現(xiàn)在位48年的明神宗的《萬歷起居注》,其中多有史學界未太注意、《明實錄》不曾記載的重要內(nèi)容,具有重要價值,但是該書無全本,其殘本分存中國和日本,內(nèi)容幾乎各占一半。為了收集日本部分,他用11年閑散時間學習日語。每天早晨起來一邊幫助夫人吳艷玲打掃房間,一邊收聽電臺的日語廣播。

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達到閱讀日語文獻和日常對話的水準。他的學術(shù)名氣早已名揚日本,因此受日本明史研究會會長山根辛夫之邀,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三次去東瀛進行學術(shù)交流。中文版本的萬歷起居注在日本是珍藏本,日本朋友幫忙將其中獨有者全部復印出來。加上天津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收藏的版本,共整理出574個月的接近足本的《萬歷起居注》。最后由南炳文輯校成六冊300余萬字的《輯校萬歷起居注》。

之后他又校勘了《校正泰昌天啟起居注》。2010年陸續(xù)出版,均獲得全國優(yōu)秀古籍圖書一等獎。史學界同行都稱它體現(xiàn)了“南炳文精神”,賴有他,才有了這兩部重要圖書。人們從中看到萬歷(明神宗)在廢除宰相制度后,和大學士以及宗人府等機構(gòu)官員辦公處理事務(wù)的情景,它涉及的朝政領(lǐng)域十分廣泛。

幾千年來中國歷史記載未斷就在于“二十四史”的接續(xù)存在。盛世修史,由國家下達的修訂《明史》重點工程,2007年由65歲的南炳文披掛出征,主持召集十幾名學者教授,取其所長、按部分工,在鄭天挺等教授上世紀50年代第一次修訂的基礎(chǔ)上繼續(xù)前進,重新標點、勘誤、考證,寫出《校勘記長編》。在這次修訂中重新發(fā)現(xiàn)8400多條錯誤。每位專家完成自己的任務(wù)后,均由南炳文再通讀訂正一遍。用他工整的蠅頭小字,把有些篇章改成“大花臉”,以彌補其不足。他說自己的任務(wù)繁重,但沒有這些專家學者的合作是難以完成這次修訂任務(wù)的。

南炳文形象地比喻他們的修訂就像法官斷案一樣,天天當法官,天天斷案。法官要把案子斷準,就要沉下心來聽原被告雙方陳訴,不可聽一面之詞。要深入調(diào)查,要使有關(guān)證據(jù)形成鏈條,收集詳盡資料、充分證據(jù)再加上有關(guān)的論辯推論,才能做出準確的判斷。不能讓錯誤遺漏,再留下歷史性的遺憾。

婉拒電視臺講史,獨坐與古人對話

他率先垂范。明代著名畫家詩人沈周,為接收糧長年度任務(wù),曾代父赴南京聽取圣旨,此為其人經(jīng)歷中影響頗大之事件。但其發(fā)生年代,由文徵明為其作行狀起,一直誤記傳世,共有年十一、年十五兩說。南炳文據(jù)明代制度及沈周現(xiàn)存詩文詳密考證,得出年三十四之真相,使這位大藝術(shù)家、詩人的人生道路更為清晰。為此,他寫出沈周游南京年歲考證長文8000字,引用史書達20余部,由此可見艱巨的《明史》修訂工作之一斑。歷時整整十年功,《明史》修訂已完成定稿,修訂的《明史》校勘長編共有300多萬字,修訂版的《明史》將于一兩年后出版。

78歲高齡的南炳文沒有休整,又領(lǐng)銜主持團隊進入《明實錄》的整理和研究。這個早在2013年下達的又一國家社科重大研究項目,雖然已經(jīng)做了幾年的大量準備工作,但這一典籍長約1600萬字,工程更為浩大,因此整理和研究工作非常艱辛。民國時期,在胡適支持下,著名學者傅斯年曾主持這項文化工程,斷續(xù)進行31年,僅完成了約百分之五到十的工作量,約百分之九十的工作量則要由南炳文團隊爭取在2022年完成。目前已進入緊張的整理與研究中。

南炳文常說,等完成這些任務(wù)已經(jīng)八十多歲了,必須惜時如命。他沒有節(jié)假日,沒有中秋節(jié),沒有大年初一,沒有頤養(yǎng)天年,每天工作約十個小時。回家之路是他的散步,吃飯時間是他短暫的休息。2016年南開大學文科圖書館搬遷到津南校區(qū)。他從八里臺校區(qū)工作室到新校區(qū)查閱資料,一天往返要花上兩個半小時,這是他絕對不能消耗的寶貴時間。正當如此,廊坊師范學院要他兼任特聘教授。他看到該校圖書資料、多種四庫全書齊全便答應(yīng)下來。該校為他提供了工作室和食宿便利,這對他完成這項國家級重點工程非常有利。

有個時期社會流行戲說明史。因為他是著名明史專家,又曾是全國明史學會的會長。有的電視臺請他講明朝的那些故事,安排每周一次,待遇豐厚,但被他婉拒了。他要把時間用在學術(shù)研究上。為了集中精力,他約束自己每年盡量只參加一次外出的學術(shù)活動。他說,真正的學問是你忘記周圍的世界,去和史實相融合。一個人獨處而不寂寞,是在一個空間里與古人對話。

他從學生時代到現(xiàn)在變換了許多工作室,而他都是在其中被數(shù)不清的書刊埋沒。這個形象一直未曾改變,就像電影鏡頭反復地回放。也許有人認為他是個書蟲。其實他早年卻是文藝骨干,會識譜會教歌,能背誦許多詩詞。但他這些特長只不過被專一的明清史的學習和研究壓住了。有人說過幸福應(yīng)該是快樂與意義的結(jié)合,他也敘述過自己的快樂:在苦讀研究之初,往往存在疑點,而疑點會成為懸念。它吸引我們的注意力,想放也放不下。吃著飯想著它,回家路上騎車也想著它。最后想通找到答案就會異常興奮,是一種無法形容的愉快和享受。

他的經(jīng)歷本身就是一個楷模。他為大學生和研究生開設(shè)的明清史及文獻學課程,大家都愿意去聽。多年來,他培養(yǎng)的碩士生、博士生及博士后近百人,是全國優(yōu)秀博士論文明史的唯一指導教師。有些研究生成為中國社科院及南開大學等十幾所院校有關(guān)專業(yè)的學術(shù)帶頭人,他曾獲得全國教育系統(tǒng)勞動模范,并享受國務(wù)院專家津貼。有人寫詩贊道:一生拼搏欲何求,不計利益身后名。明清一夢六十載,高齡馳騁亦英雄。

近六十年過去了,南炳文從青春到白鬢。作為國家任務(wù)的擔當者,他依然精力旺盛地工作著。他和眾多學者教授共同付出的繁重勞作結(jié)出碩果。重新修訂的《明史》和一兩年后將完成整理研究的《明實錄》,長達兩千多萬字的巨著將會與廣大讀者見面,并永遠留存在燦爛的中國歷史上。人們會更加準確方便地了解明代歷史上的兩部“真經(jīng)”。(特約撰稿祖伯光)

編輯:董雨吉

關(guān)鍵詞:南炳文 明史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