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中國科學家發現奧陶紀末生物大滅絕后的“復蘇之源”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15日發布消息,該所王光旭副研究員等科研工作者通過大量的調查研究,對奧陶紀末大滅絕的基本過程和型式進行了重新評估,發現奧陶紀末生物大滅絕后的穩步復蘇始于志留紀伊始。
該研究成果已在國際地學期刊Geological Journal上在線發表。
奧陶紀末生物大滅絕是寒武紀大輻射以來海洋生物遭受的第一次重創,是顯生宙地球生命所遭受的第二大滅絕事件,長期吸引著地學界的興趣。然而,全球范圍內奧陶-志留系界線附近地質記錄常不完整,區域間地層對比不夠精確,使得人們對這次滅絕事件基本過程的認識仍存在不確定性。
科研人員介紹,華南廣泛發育奧陶-志留系界線地層,化石豐富,這在全球范圍內并不多見,因而成為研究奧陶紀末生物大滅絕的經典地區。目前,區域內主要的海洋生物類群的宏演化過程已經有了很好的研究基礎。
但由于該時段碳酸鹽巖主要集中在近岸淺水相區,其上下地層常有缺失、筆石亦不發育,使得其時代常難以精確確定,進而制約了其中各類殼相化石類群滅絕-復蘇型式的準確解讀。
在過去的數年里,王光旭副研究員等科研工作者通過大量的調查研究,對黔北地區廣泛發育的奧陶系頂部赫南特階碳酸鹽巖進行了更為精細的劃分、修訂,建立了具有全球廣泛對比意義的赫南特階綜合地層框架,并據此對奧陶紀末大滅絕的基本過程和型式進行了重新評估。
最近,王光旭等進一步對區域內的另一個關鍵層位——五里坡組進行了綜合地層學研究。五里坡組的地理分布較為局限,主要出露于湄潭黃家壩一帶。盡管如此,因其層位關鍵,且含有豐富的殼相動物群(包括腕足類、三葉蟲、珊瑚、層孔海綿及腹足類等),在奧陶紀末大滅絕事件研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科研人員介紹,通過對湄潭黃家壩高江、巖坪兩剖面五里坡組的化學地層學分析,確認了赫南特階碳同位素正偏事件的存在,從而將該組的時代確定為奧陶紀末赫南特期,而非傳統認為的志留紀早期。
這一研究結果表明,華南揚子區赫南特期冰期后暖水底棲動物群的分布范圍遠比早前設想的要廣泛的多;同時也意味著華南奧陶紀末生物大滅絕后的初步復蘇限于赫南特期,而真正穩步的復蘇則始于志留紀伊始,這一趨勢與全球其他地區是完全一致的。
本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B類)及現代古生物學和地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聯合資助。(完)
編輯:楊嵐
關鍵詞:奧陶 滅絕 紀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