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自熱食品”熱銷中有隱患
目前,廣州市內大多數區域的餐廳堂食依舊只是限制性開放,為避免交叉感染,不少企業的飯堂也暫未開放。因此,“自熱食品”成為近段時間的消費熱點。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將至,本報記者對“自熱食品”市場進行了測試和調查。
工作與生活節奏的加快、宅經濟的蓬勃發展、懶人經濟的興起皆助推了自熱食品的火速爆紅。淘寶和蘇寧等電商平臺的數據顯示,2020年1月20日至2月2日期間,自熱食品均位列熱銷產品前列,在不少電商平臺上的銷量同比漲幅超過200%。然而,自熱食品伴隨而生的安全“小意外”也時有發生。記者針對自熱食品進行的測試也顯示,這走紅的食品確有不少安全隱患。
自熱食品尚無國標保障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自熱食品只是疫情中特殊節點上的品類之一,應用場景很有限、渠道小都限制了自熱食品的發展,隨著外賣的正常配送以及未來堂食的全面開放,自熱食品的需求或將回歸正常水平?!白铌P鍵的是自熱食品是通過化學反應讓產品致熱,安全性無從保障,且該行業缺乏國家標準?!?/p>
調查數據:消費者最關心健康和安全
淘寶數據顯示,2020年1月20日至2月2日期間,自熱食品位列熱銷產品排名第二,僅次于螺螄粉產品。其中,自熱米飯的銷售量同比漲幅高達257.09%。蘇寧大數據也顯示,自熱火鍋品類銷量同比漲幅為370.27%。
熱銷的另一面,消費者的顧慮不容忽視。近日,本報在官方微博和“食在廣東”微信公眾號上發起關于自熱食品使用情況的調查。
“方便”是消費者選擇自熱食品的最主要原因。從“食在廣東”的調查數據顯示,有74%的消費者看重這一點,有18%認為“比外賣衛生”,只有7%認為“好吃”。“不健康”成為自熱食品在不少消費者心中的“標簽”,比例高達71%的受調查者認為它“不健康”,有21%表示“不在意,好吃就行”,認為其“健康”的僅6%。
安全隱患則是消費者對自熱食品最擔心的問題,有92%的人如是認為。而在多項安全隱患中,“塑化劑超標”是最受關注的,有34%集中于此,另有28%的人關注“蒸汽燙傷”。
自熱食品無須電或火,加水就可以加熱,原理在于焦炭粉、活性炭等成分組成的發熱包遇水升溫。消費者須嚴格按照指引操作,那么有多少人會如此謹慎呢?截至昨日記者發稿前,微博上共有1405人參加調查,其中有626人選擇“很認真看,按部就班操作”,有554人選擇“會簡單看,差不多就好”,有138人選擇“從來不看,操作已了然于心”,有87人選擇“從來不看,按自己習慣”。
自熱鍋測試,試出三大問題
問題一:
發熱包和水哪個先放?
你的手速夠快夠安全嗎?
“那次我先放發熱包,后加水,它反應很快,蒸汽不斷往上冒出。我急忙把盛菜的塑料架架上去,一緊張,架子沒放好,有一部分插入到下層的水里,石灰水混進了食物。我的手還被蒸汽燙了一下?!蔽榕炕貞浧鸬谝淮纬宰詿峄疱仌r的“翻車現場”,自熱菜混入了石灰水,只好整盒丟掉。
就此,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分別嘗試先放發熱包再倒入水,以及先加水后放發熱包,發現前者因倒水產生時間差,更易出現“提前反應、釋放蒸汽”的現象,燙到手的機會更高。記者測試的海底撈、莫小仙、食人谷、開小灶、自嗨鍋、宏登隆6款自熱食品,操作指引并不完全統一。除海底撈以外,其余5款的操作方法皆是更“危險”的“先發熱包再冷水”,其中“莫小仙”的指引中還提醒:“發熱包遇水15秒即開始發熱?!比绻l熱包已放好,那么倒水完畢、放食物架和蓋蓋子的時間就須控制在15秒內——這是一場“拼手速”的“比賽”。
問題二:
水量不清,你的手感夠好嗎?
水量控制,也為難了部分消費者:如果水量過多,沸騰的石灰水容易溢到上層的菜品中;水量不足,就無法充分發熱。在文化公司工作的蔡先生說,盡管說明書上講到水量最多210毫升,但是家中未備量杯,他只能估摸著加水,初次加水過多,直接溢出盒子,“嚇得我躲開老遠?!?/p>
記者看到,海底撈、自嗨鍋和開小灶在盒子與食物架上明確標出了“注水位”,但自嗨鍋只在塑料盒的外部標注,沒在盒內標出,“宏登隆”內配兩包包裝水,直接控制了水量?!澳∠伞迸c“食人谷”既無在盒上標識注水位,也沒有給出包裝水,“食人谷”甚至沒給出水量提示,只說“要沒過加熱包”,全憑消費者手感?!澳∠伞眲t給出“210毫升水”的指引。
問題三:
密閉空間中吃自熱鍋有隱患
記者按指引操作一款“自嗨鍋”,15分鐘后打開卻發現發熱包已經裂開。據觀察,每個發熱包上的提醒也不一致,“密閉禁用”在部分發熱包上未被提及。
從外包裝說明上可見,發熱包中多含氧化鈣和鋁粉,這兩者遇水會放出易燃氣體氫氣。食品工程師曾秋文表示,發熱包反應后會產生氫氣,如果氫氣在空氣中的體積濃度在4.0%~75.6%之間,哪怕遇到一點靜電火花都會爆炸。換言之,如果在密閉空間內,同時有多人在吃自熱火鍋,有一定安全隱患。“所以,食用時一定要注意通風,盡量不要在狹小密閉空間中吃。另外,自熱源成分以及風險都應該悉數標注?!痹镂恼J為。(曾繁瑩)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食品 熱食 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