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精準觀察 精準觀察
借來的牦牛也能脫貧
□本報記者 徐登林 文/圖
12月15日清晨,阿壩州紅原縣阿木鄉卡口村村民龔求澤旺飛舞著長袖,嘴里發出“噓——噓——”聲音,將一群牦牛往牧場上趕。
“這些借來的牦牛,是我們家脫貧致富的本錢?!饼徢鬂赏鷮㈥笈Zs到目的地后,坐在茂盛的草地上與記者交流。
求尼多吉為阿木鄉峨扎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2015年6月,村合作社——紅原縣羅央牦牛養殖專業合作社借給他家12頭母牦牛,這些母牦牛年齡都在4歲以上,正值生育期。
“2015年到2017年,這些借來的牦牛不但產奶,而且連續不斷地產崽?!鼻竽岫嗉d奮地說。
峨扎村村主任華爾丹算了一下賬:12頭牦牛一年產奶4500斤,價值大約1.8萬元。兩年時間,12頭母牦牛共為求尼多吉家產崽12只,價值3萬元。僅此兩項,求尼多吉家兩年增收6.6萬元,輕松就跨過了貧困線。
從2015年到2019年,阿木鄉峨扎村、卡口村共有28戶貧困戶因借牦牛脫貧,還有24戶貧困戶正走在脫貧致富路上。
2015年6月,阿木鄉通過整合貧困村產業發展資金、牦牛產業發展項目資金和幫扶資金等,購買了200頭母牦牛,這些母牦牛通過峨扎村和卡口村合作社借給兩個村的14戶貧困戶。
“這些貧困戶都是有養殖愿望和能力的。”阿木鄉黨委副書記何孝強介紹,合同約定,牦牛借期兩年,兩年中,產奶和產新崽都歸貧困戶;期滿后,所借牦牛歸還村合作社,合作社再安排下一輪貧困戶借牛。
為了保證養殖戶養殖科學和安全,鄉政府還專門邀請縣畜牧專家給貧困戶講課并現場指導。扶貧母牦牛全部購買了高額商業保險,一旦出現意外,牦牛數量減少,以保險金和相應扶貧資金補充。借牦牛扶貧模式始終處于層層監督之中,鄉、村二級成立有監督管理小組,村干部和村民也參與監督。
2015年至2019年,阿木鄉200頭母牦牛已完成兩輪扶貧任務。共為28戶貧困戶產出牛奶超過7.5萬公斤、新產小崽460余只。
阿木鄉黨委書記貢波介紹了借牛模式的來源。
2012年,鄉里向20戶貧困戶免費發放了40頭母牦牛,沒想到牦牛有80%被賣掉了。
“沒有養殖技術,沒有規模不想養,自己的東西想怎樣處理就怎樣處理?!必暡ㄈ绱丝偨Y說。
如何讓貧困群眾不擅自處置基礎母牛又能從中受益?“通過走訪牧區,發現牧民之間有個‘鐵牦牛’規則?!必暡ń榻B規則說:缺勞力的牦牛大戶把牦牛借給有勞力的人家養殖一定時間,中間產的牛奶、毛等歸養殖者,產出新崽70%也歸養殖者,基礎牦牛和30%新崽歸牦牛大戶。阿木鄉借牦牛脫貧模式借鑒了“鐵牦?!币巹t,給貧困戶養殖的回報更豐厚,風險防控更完善。
關鍵詞:借來的牦牛也能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