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送別詩人流沙河:好詩人的死亡不會真正發(fā)生
中新社成都11月24日電 題:送別詩人流沙河:好詩人的死亡不會真正發(fā)生
作者 岳依桐 祝歡 楊予頔
簡易的棚子、幾張桌椅板凳、擺滿的花圈……為了緬懷著名詩人、作家、學者流沙河,24日,他的家人在其生前居住的小區(qū)內(nèi)搭建了一個吊唁處,供人們寄托哀思。成都陰沉的天空飄著小雨,前來送別流沙河的人絡(luò)繹不絕。
23日15時45分,流沙河在四川成都因病去世,享年88歲。1931年,流沙河出生于四川金堂,本名余勛坦。主要作品有《流沙河詩集》《故園別》《游蹤》《臺灣詩人十二家》《隔海談詩》《臺灣中年詩人十二家》《流沙河詩話》《鋸齒嚙痕錄》《莊子現(xiàn)代版》等。迄今為止,流沙河已出版小說、詩歌、詩論、散文、翻譯小說、研究專著等著作22種。
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不大的吊唁處擠滿了人,兩側(cè)掛了數(shù)十副流沙河親朋好友們親手寫的挽聯(lián),字里行間透露出對這位學者的不舍與懷念。“蘭摧玉折先生去世,文化重鎮(zhèn)嗚呼哀哉。”寫完這一副挽聯(lián),流沙河的好友、作家李書崇難掩傷感。他告訴記者,流沙河有高尚的文人品格和博古通今的學問,他始終堅持傳承中華文脈,這種傳承體現(xiàn)在他的每一本著作當中。“流沙河的離開,對于中國文化界來說,是一種損失。”
流沙河的弟弟余勛禾表示,流沙河的一生是跌宕起伏、充滿文化情結(jié)的。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他用大量時間在大陸介紹臺灣詩人,促進兩岸文化交流。退休后,流沙河又在文化推廣方面發(fā)光發(fā)熱,從2009年至今年5月,他在成都圖書館進行了近120次文化講座。“哥哥走得坦然,但他也有遺憾。”余勛禾說,流沙河生前講解的《詩經(jīng)》還剩三分之二的內(nèi)容沒講,但課件早已都準備好了。“哥哥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和傳承讓我受益匪淺。”
自發(fā)前來吊唁流沙河的成都市民王健說,曾因為工作原因和流沙河結(jié)識,在后來的每一次接觸中,自己都能有所收獲。“流沙河老師的朋友來自各行各業(yè),他把所有人都當做朋友。你可以從他的字里行間感受他對社會、對生活、對人和對人性的愛。”王健說,流沙河帶給人們的不單單是文化方面的財富,更是一種立體、豐富的精神力量,值得每個人學習。
雨漸漸停了,前來吊唁流沙河的人沒有減少。正如四川省作協(xié)主席阿來所說,好作家、好詩人的死亡不會真正發(fā)生,因為他的書還在,他的書的生命力還在。“流沙河永遠不會離開我們。”
編輯:張佳琪
關(guān)鍵詞:流沙 沙河 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