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國際會議密集登場凸顯中國開放發展魅力
新華社北京10月31日電題:國際會議密集登場凸顯中國開放發展魅力
新華社記者
世界頂尖科學家來華激蕩腦力、國際學者聚首倡導合作、青年科技人才共話創新……連日來,首屆可持續發展論壇、2019年“讀懂中國”廣州國際會議、2019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等國際會議、論壇在中國密集舉行,折射中國倡導開放、共謀繁榮的信心與決心。
觀察人士認為,開放合作是促進人類社會不斷進步的時代要求。在當今世界正經歷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的背景下,這些活動“落戶”中國,展現中國發展與開放正為共同繁榮持續釋放新動力。
以自身進步貢獻發展力量
可持續發展是破解當前全球性問題的“金鑰匙”。10月24日至25日,首屆可持續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來自政府、企業、國際組織、智庫等的官員和學者,探討各方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行動和經驗。
“中國秉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全面深入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國家主席習近平10月24日致首屆可持續發展論壇的賀信,引發廣泛共鳴。
消除貧困是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首要目標。根據論壇上發布的《中國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進展報告(2019)》,2015年底至2018年底,農村貧困人口從5575萬人減少至1660萬人,中國精準扶貧成效顯著。
新中國成立70年來,8億多中國人實現脫貧。前來出席“讀懂中國”廣州國際會議的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鄭永年說,這是了不起的奇跡,為世界做出了重大貢獻。
鄭永年說,當前中國已從數量型經濟增長開始走向質量型經濟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很好的新抓手,同時能積極促進新一輪經濟全球化。
“各國政府、各界人士,應當秉持天下一家的深厚情懷、以天下為己任的擔當精神,從我做起,不做觀望者,做積極的行動派,抓住可持續發展這把解決全球性問題的‘金鑰匙’,開啟和成就全球可持續發展的新篇章。”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書記、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主任馬建堂表示。
以開放之姿促進互利合作
“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貢獻者,將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贏開放戰略,繼續為開放型世界經濟發展增添動力,同世界各國人民一道,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讓經濟全球化更好造福世界各國人民?!?/p>
2019年“讀懂中國”廣州國際會議10月26日在廣州開幕,習近平主席向會議致賀信。這充分展示了中國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堅定態度,表達了中國為世界作出更大貢獻的信心決心。
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馬凱碩表示,中國的成功故事是全球化的成就之一,正為參與全球化的其他國家樹立榜樣,中國積極維護多邊主義將在新一輪經濟全球化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當前,經濟全球化遇到一些曲折困難,但經濟全球化潮流不可逆轉,各國利益日益交融、命運更加休戚與共是大勢所趨,不斷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是各國人民的共同期待。
“從全球化和多邊體系中受惠最多的西方國家卻無法做出戰略調整來適應新一輪全球化,他們應更多支持而非損害多邊主義。”馬凱碩說。
相通則共進,相閉則各退。伴隨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堅持開放融通、拓展合作空間正成為各方廣泛共識。
10月26日晚,來自85個國家和地區的青年科學家代表,在2019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圓桌前共同寫下新一代科學共識。主動融入全球創新網絡體系,推動科技創新促進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全球治理,將成為新一代科學青年的使命。
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副主席朱棣文表示,科學本身有國際屬性。全世界就是共同通過一個個新發現,以相互尊敬的方式進行分享,將科學向前推進。想要閉門造車或建立圍墻,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共商共建共享開創共同未來
連日來,一系列在中國舉行的國際盛會上,人們發現,越來越多的政要、科學家、專家學者、企業家被不斷吸引。如何和中國一道共享機遇,是他們關注的議題。
在巴基斯坦前總理肖卡特·阿齊茲看來,共建“一帶一路”是中國提出的最偉大倡議之一,它增進了世界各地的互聯互通,為國家和個人創造了許多發展機遇。
阿齊茲說,以巴基斯坦瓜達爾港為例,這個中巴共建項目幫助發展當地港口和交通設施,增加了大量就業機會,航運的興旺也促進周邊國家和地區貨達全球,令世界受益。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中國 開放 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