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要聞要聞

一個東北“木耳縣”瞄準全國餐桌的生意經

2019年10月28日 14:51 | 作者:宗巍 邵美琦 |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新華社長春10月28日電   題:一個東北“木耳縣”瞄準全國餐桌的生意經

新華社記者  宗巍、邵美琦

6. 6億袋、4萬人、5個鎮、121個村……長白山腳下的吉林省汪清縣,近年來依托自身優勢加快發展黑木耳產業。提質量、建標準、謀電商,這個“木耳縣”瞄準全國餐桌,慢慢摸索出自己的一套生意經。

木耳經濟帶的崛起

霜降前后,長白山區氣候漸冷,在汪清縣天橋嶺鎮天橋嶺村,村民沒有像以往那樣開始“貓冬”,一家家準備著明年的木耳培育,忙得熱氣騰騰,工廠車間也是加班加點,滿足來自全國各地的訂單。

早在1979年就被國務院授予“黑木耳千擔縣”稱號的汪清縣,地處長白山林區,晝夜溫差大,種植黑木耳有天然優勢。近年來,該縣按照“縣建標準、村抓生產”的思路全力推進黑木耳產業發展,并作為產業脫貧主攻方向,培育起一條木耳經濟帶。

走進汪清百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菌包生產基地,各種現代化菌種培養、菌包制作機器一應俱全,身穿工裝的工人在流水線作業,一輛輛運輸叉車將菌包送入恒溫恒濕車間,整個生產基地一片熱火朝天景象。

“公司員工大多是當地村民,每月工資4000多元。”百益公司總經理王國光說。在汪清,像百益這樣的木耳企業還有很多。村民除了能在這里打工,還能從公司購買菌包后自己培育,自己收益。這些年,“企業+基地+市場+農戶”的模式,贏得了當地百姓口碑,也得到專家好評。

如今,汪清縣有黑木耳專業鎮5個,年產百萬袋以上村65個,全縣有勞動能力農業人口三分之二從事木耳產業,黑木耳年產值34億元。

從小作坊到標準化

汪清縣的黑木耳產業發展并非一帆風順。前些年,木耳品種雜,質量參差不齊,土法制菌不僅成活率低,而且環境污染重,火災風險大……汪清縣常務副縣長盧立國說,為了讓老百姓真受益、長受益,當地把目光盯在標準化體系上。

汪清縣一步步建立了黑木耳標準化體系,實行制種、菌包、技術、管理、銷售的“五統一模式”,建成45個黑木耳種植標準化示范基地,每個基地都有專職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以前生產一萬袋菌包,至少三四千袋不合格,現在成品率超過99%。”富森(汪清)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洪山說。

機器除塵、人工篩選、高溫滅菌……在汪清北耳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一片片經過嚴格篩選的木耳被裝進了精美的包裝袋。為了保證品質,北耳公司還設立了全省唯一的黑木耳檢驗檢測中心。公司負責人孫立新說,隨著質量不斷提升,國內高端木耳消費市場上汪清木耳越來越多。

目前,汪清已經成為黑木耳國家標準修訂工作起草單位,“汪清黑木耳”列入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只有成為標準的‘代言人’,才更有競爭力,更能做大品牌。”汪清縣桃源小木耳產業園負責人李浩源說。

餐桌有美味 車間有生態

打開年輕受眾居多的一些直播平臺,汪清木耳種植戶十分活躍。從種植、加工到成品的打包,他們生動有趣地“吆喝叫賣”自家木耳。有網友留言說:“饞死我了,立刻下單買回來!”

隨著電商興起發展,思路活起來的汪清農民也做起線上文章,不少人開始嘗試直播銷售,借助“互聯網+”打響品牌,拓展銷售渠道。

一片片黑木耳被端上全國餐桌,那么生產木耳的菌包去哪兒了?為了保護綠水青山,汪清縣把菌包回收當成大課題。2016年當地政府引入上海一家企業,建設木耳菌渣再生資源工程項目。

在汪清環懇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的車間,廢棄菌包經過處理后進入化肥池。“年處理量20萬噸,菌包制成花卉、人參的肥料銷往各地,十分緊俏。”環懇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胡斌剛說。

隨著一些生態環保項目落地,這個長白山下的“木耳縣”已形成集研發、生產、銷售、加工、廢棄物處理為一體的生態循環產業鏈,菌包培育、菌質檢測、菌類種植、菌袋回收……完整的木耳產業鏈不斷成熟。(完)

編輯:付振強

關鍵詞:木耳 黑木耳 菌包 餐桌 汪清縣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