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我國居民健康營養狀況明顯改善
國務院新聞辦14日發表的《中國的糧食安全》白皮書說,我國居民健康營養狀況明顯改善,貧困人口吃飯問題有效解決。
白皮書介紹,我國居民膳食品種豐富多樣,營養水平不斷改善。2018年,油料、豬牛羊肉、水產品、牛奶、蔬菜和水果的人均占有量分別為24.7公斤、46.8公斤、46.4公斤、22.1公斤、505.1公斤和184.4公斤,比1996年分別增加6.5公斤、16.6公斤、19.5公斤、17公斤、257.7公斤和117.7公斤,分別增長35.7%、55%、72.5%、333.3%、104.2%和176.5%。居民人均直接消費口糧減少,動物性食品、木本食物及蔬菜、瓜果等非糧食食物消費增加,食物更加多樣,飲食更加健康。
白皮書說,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監測數據顯示,中國居民平均每標準人日能量攝入量2172千卡,蛋白質65克,脂肪80克,碳水化合物301克。城鄉居民膳食能量得到充足供給,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營養素供能充足,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下降,脂肪供能比上升,優質蛋白質攝入增加。
相關新聞
糧食產量:連續4年達6.5億噸以上
據新華社北京10月14日電(記者 胡璐 于文靜 董峻)白皮書介紹,我國糧食總產量連上新臺階,2015年達到6.6億噸,連續4年穩定在6.5億噸以上水平。
白皮書指出,中國人口占世界的近1/5,糧食產量約占世界的1/4。中國依靠自身力量端牢自己的飯碗,實現了由“吃不飽”到“吃得飽”,并且“吃得好”的歷史性轉變。這既是中國人民自己發展取得的偉大成就,也是為世界糧食安全作出的重大貢獻。
白皮書還說,我國實現了谷物基本自給,確保口糧絕對安全。目前,我國谷物自給率超過95%。近幾年,稻谷和小麥產需有余,完全能夠自給,進出口主要是品種調劑,將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大豆市場:供應有保障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蘇偉14日表示,我國糧食生產能力較強,庫存數量充足,且質量良好。無論是口糧,還是飼料糧,市場供應都有保障。
蘇偉說,近年來,作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國家有關部門制定了大豆振興計劃,促進大豆生產的恢復發展。到2020年力爭大豆種植面積達到1.4億畝,平均畝產達到135公斤,食用大豆蛋白質含量、榨油大豆的脂肪含量分別提高1個百分點,大豆化肥、農藥使用量保持負增長。“國家有關部門正在積極推進落實,成效會逐步顯現出來。”蘇偉說。
糧食儲備:能夠滿足市場供應和應急需要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副局長黃煒14日表示,從中央和地方政府糧食儲備的結構來看,小麥和稻谷等口糧品種比例超過70%,我國糧食儲備實現了應有的功能,能夠滿足市場供應和應急需要。
黃煒說,我國充足的原糧儲備是糧食應急最為重要的物質基礎,是應對糧食安全急需時的“壓艙石”。除了原糧儲備,我國在人口集中的大中城市和價格易波動地區,還建立了能夠滿足10至15天消費需要的成品糧應急儲備。
他介紹說,我國還規劃布局了包括應急加工企業、應急供應網點、應急配送中心、應急儲運企業,形成了糧食應急保供網絡體系,可以有效應對地震、雨雪冰凍、臺風等自然災害,以及一些重大突發事件。
編輯:劉暢
關鍵詞:糧食 居民 應急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