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調研 調研
讓好政策抵達到臺胞心里
———全國政協臺聯界別委員赴閩考察小記
“我來平潭創業生活3年了,對創業園給予我們的入駐一站式服務很滿意。現在遇到的發展瓶頸是,公司所從事的影視產業板塊,對于臺籍人士屬于特許經營板塊,所以我們能參與經營的范圍很窄,希望相關部門能開放更多的空間,至少在平潭先行先試,給予我們一定的綠色通道。畢竟文化交流是拉近兩岸同胞心靈相通最直接的方式。”
“我建議你再細看下‘惠臺31條’,不妨先從加入大陸文化藝術類專業社團進入,‘31條’明確提出在逐步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待遇方面,鼓勵臺灣同胞加入大陸文化藝術類專業性社團組織、行業協會,參加相關活動。”
9月8日,全國政協臺聯界別委員赴閩考察組來到平潭綜合實驗區,與在平潭發展的臺胞座談。3日赴閩考察一周來,這是考察組與福建省相關涉臺單位、在閩生活發展的臺胞舉行的第4場座談會。
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福建的寄望“將福建建成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目前“第一家園”建設得怎么樣了?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福建又有哪些先行先試的探索?一周考察中,委員們緊緊圍繞這一主題,與各方展開互動和情況摸底。
當聽到平潭崴宇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臺籍電影人廖安潔道出上述這番感受時,考察組組長、全國臺聯黨組成員、副會長楊毅周直指問題核心,和廖安潔互動起來。
“大陸這些年在鼓勵臺灣同胞參與文化產業發展方面,給予了很多政策層面的支持,建議你們再研究下政策,把中央的政策用足。”聽到臺胞現場發出的希望大陸給予臺灣同胞更多同等待遇的訴求,全國政協委員、全國臺聯副會長鄭平接過話題回應道。
據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介紹,作為兩岸青年登陸創新創業的重要基地,目前平潭臺灣創業園入資企業400多家,吸引臺胞160多名。在創業園綜合服務中心,臺胞可以一站式得到從企業入駐流程、工商注冊流程、申請中高級層次人才認定流程、醫社保代辦服務流程、入駐新村公寓流程等一站式政策和生活服務窗口。
“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各地接下來著力要做的,不僅是‘以惠促融’,還需要‘以情促融’。我們出臺的一些好的政策,要用臺胞能共情的解釋方式,讓好政策抵達到臺胞心里。”全國政協委員、遼寧省臺聯會長張百良對于考察組5日在廈門與相關涉臺單位舉行的座談會上,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李鵬教授有關“何以為家”的觀點很認同。
“能稱作‘家園’的地方,不僅需要關注‘硬裝’,還要關注‘軟裝’。比如在相關政策落地和解釋層面,要能讓臺胞感受到我們的情誼和溫度,因為既然是‘家園’,就要有家的溫度和氛圍。一個好的政策和相關配套舉措,應能引發政策施予者的共情,這樣‘這個家園’才能成為臺胞想來、敢來、愿來的‘家園’。”李鵬闡釋道。
睹物思情。全國政協委員、中央統戰部原副部長林智敏則對考察路中,金門供水點和閩臺博物館兩處標志兩岸歷史和文化有深厚聯結點帶給自己的觸動去思考,如何用好與臺灣同胞有共同歷史和文化聯結的文化教育窗口來“以情觸融”。在林智敏看來,金門供水點、閩臺博物館這樣有直觀、生動的場景和史料,能立刻帶給臺灣同胞國族共同史聯結點的交流基地,應該更好地挖掘和利用,讓更多的臺胞走進去,就能讓更多的臺胞從內心去認同兩岸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一衣帶水、同根同源的聯結。
從簡單的景觀參觀,到涉入國族共同史的內容,也是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文大學榮譽研究員凌友詩關注的內容。幾場座談會上,她反復在陳述一個觀點,“兩岸青年的夏令營、交流營,到了從‘走進來’到‘走進去’的階段。即對登陸的臺灣青年要涉及正確的中國歷史和文化教育的內容。”
“來到離家僅100海里的平潭,我感受到的是家鄉臺中所沒有的發展活力,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臺灣教師選擇來大陸發展,我也愿意做他們了解大陸、登陸大陸的引路員。”3年前,臺籍教師陳亞妏通過專才計劃,應聘到福建平潭一所幼兒園任職。這3年里,她獲得福建省五四青年獎章的榮譽,得到了職業空間的更多獲得感:“在臺灣,我們看不到全世界,但在大陸,全世界都看得到我。”
一周的赴閩實地考察,也讓全國政協臺聯界委員們形成共識:推進兩岸融合發展新路,需要各地涉臺部門的服務更精準、更具溫度,而伴隨中國的崛起,將會有更多的臺灣同胞主動登陸,參與享受祖國發展的機遇,大陸將成為更多臺灣同胞的家園。
編輯:付振強
關鍵詞:臺胞 政策 發展 大陸 平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