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豐收慶雙節 三農有“三新” ——濃濃節日氣氛中的浙江農村圖景
新華社記者方問禹 許舜達
喜迎新中國成立70周年華誕,慶祝第二個中國農民豐收節,“魚米之鄉”的農民這幾天格外忙碌。新發展、新氣象、新面貌,濃濃的節日氣氛中,浙江農民以豐收慶雙節,“三農”有“三新”。
新發展:“工業化思維”拓寬農業空間
剪落藤蔓,裹上紅布扭成結,穿過兩根粗竹竿,4個壯年男子抬著上磅。旁邊村民也跟著吆喝,想看這個冬瓜究竟多重。
447. 8斤!長153厘米,寬72厘米,腰圍197厘米!在杭州市富陽區農技推廣中心蔬菜專家的技術指導下,農民滕雁鳴信心滿滿:今年的瓜比去年重了57斤,明年爭取突破500斤。
豐收沉甸甸。去年11月,衢州江山市石門鎮泉塘村“甬優12”單季晚稻高產百畝示范方,實割驗收平均畝產1017.28公斤,打破了浙江省水稻百畝示范方的最高紀錄。
已經解決吃飯問題的今天,“魚米之鄉”浙江沒有停下腳步,依舊向著豐產優產、生態高效的現代農業方向進發。
除了田間地頭的耕作積累,精益管理、智能化、品牌化等工業化思維奔涌而來,拉開了浙江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序幕,農業豐收的想象空間明顯擴張。
生態牧場里,系統實時采集濕度、溫度、氣體含量等數據,全程檢測養殖場內生豬活動動態,綜合分析產仔、斷奶、出售等產銷情況,減少人工誤差,向管理要效益……
近日,在浙江省農業農村廳、共青團浙江省委、農行浙江省分行聯合舉辦的“農行杯”第三屆浙江省農村創業創新大賽總決賽上,浙江華騰食品有限公司帶來的《全產業鏈生態化養豬模式項目》,摘得成長組冠軍。因為發展前景明朗,這個項目還獲得了農行浙江省分行5000萬元授信。
新氣象:農村成為加快發展熱土
秋風送爽好時節,在德清縣下渚湖畔、上渚山間,一座占地1815畝的田園博覽園剛剛落成,鑲嵌在綠水青山里。23日,作為首屆美麗中國田園博覽會開幕式重頭戲的慶豐收大典,就在這里舉行。
這個浙北小縣城,城市與鄉村的界限,在綠水青山的覆蓋下變得模糊。這里不僅有城里人向往的美麗鄉村、詩畫田園,更是產業勃發、創新創業的熱土。
廣袤農村與新興產業融為一體。在德清縣地理信息小鎮,有超過200家同行業的企業,合力拓展地信產業前沿。去年,這個縣還舉辦了首屆聯合國世界地理信息大會。
2003年以來,浙江省久久為功推進“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以農村人居環境建設,撬動了振興鄉村的良性循環。面貌煥然一新的浙江農村地區,功能也悄然發生著變化,從保障生活到豐富生產,呈現宜居宜游宜業的新氣象。
科技進鄉村、資本進鄉村,鄉賢回鄉村、青年回鄉村……曾被空心化、邊緣化、老齡化困擾的農村,正成為投資建設、創業創新、引領消費的熱土,開啟新一輪快速發展通道。
上半年,浙江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達到11111元,居全國31個?。▍^、市)第二位,同比名義增長8.9%,其中教育文化娛樂消費需求強勁,增幅超過20%。
新風貌:文化涵養農民新作為
民俗文化表演、農耕民俗體驗,展示從稻米、農具到數字農業的稻作文化演變歷史,參觀良渚博物院、良渚古城遺址公園,近距離鑒賞出土文物、親臨古城遺址……23日,在杭州余杭良渚古城遺址公園里,一場主題為“稻香千年”的豐收節慶?;顒訜狒[非常。
今年7月,良渚古城遺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讓當地農民對自己的耕作多了一份自豪。農民趙玉龍說,現在耕田種稻,更是一場數千年文化文明的傳承發揚。
從“面朝黃土背朝天”,到“精耕體面有作為”。隨著農村全方位蝶變,人多了,富裕了,自信了,精神文明、文化需求自然生發,農民展現新風貌。如今在浙江農民的獲得感中,文化的分量越來越重,豐收有了更豐富的內涵。
在寧波市江北區畈里塘村的文化禮堂,村民們通過文藝匯演、民俗文化和非遺展示、志愿服務等形式,以五谷飄香的豐收、鄉土文化的熱情,喜迎新中國70周年華誕。
萬家文化禮堂立村頭。2013年,為順應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和農村文化發展實際,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農村文化禮堂。此后,浙江省連續6年將該工程納入民生實事項目,至今已累計建成約1.3萬家。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農村 豐收 浙江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