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海內外專家齊聚浙江慶元 合力共推中國木拱廊橋申遺
中新網麗水9月20日電(記者 奚金燕)在世界建筑寶庫中,歷史悠久的中國廊橋獨樹一幟。新時代下,如何推進中國廊橋研究與保護、利用與發展,讓中國廊橋走向世界?20日,在第七屆中國廊橋國際學術(慶元)研討會期間,來自美國、日本、韓國、意大利等國家及國內的近百名專家學者齊聚浙江慶元,深入研究交流廊橋文化,合力共謀共推木拱廊橋申遺。
中國自古被稱為“橋的國度”,千百年來,人們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創造了精湛的橋梁工藝。其中,木拱廊橋是中國傳統木構橋梁中技術含量最高的品類,不要寸釘片鐵,只憑椽靠椽、桁嵌桁,銜接嚴密,結構穩固,以“河上架橋,橋上建廊,以廊護橋,橋廊一體”的古老獨特橋梁樣式,被譽為世界橋梁史上的“活化石”,如今在我國能保存下來的為數極少。
慶元是中國現存古廊橋最多,且擁有最古老木拱廊橋的縣份,素有“中國廊橋之鄉”美譽。據光緒版《慶元縣志》記載,自宋元以來修建的廊橋達230余座,如今境內仍完好地保存著130座風格各異的古廊橋,其中木拱廊橋26座(8座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現存史料記載時間最早的木拱廊橋——臨清橋(后以“一門雙進士”之美談,改名為“雙門橋”)就在慶元大濟村被發現。
橋是歷史的見證,文明的紐帶。以慶元廊橋為代表的中國廊橋發展歷史悠久、類型多樣、結構獨特,是中國建筑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2009年,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2年,浙南閩北七縣聯合申報的“閩浙木拱廊橋”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教授那仲良(RonG.Knapp)一直致力于中國廊橋的研究和申遺。“當我第一次看到中國木拱廊橋就被深深震撼了,這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在那仲良看來,廊橋是穿越時間的文化遺產,聯系古代和現代;是跨越空間的文化符號,連接東西方文明,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
他希望能貢獻出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為浙閩木拱廊橋“申遺”、木拱廊橋保護以及文化價值研究方面提供強力支持,助推“申遺”早日成功。同時也希望讓有更多的人關注中國的建筑文化,尤其是廊橋和鄉土建筑領域。
浙閩木拱廊橋“申遺”需要多方合力,更離不開地方的傾心守護。慶元縣委書記藍伶俐表示,對于廊橋這一重要文化遺產,慶元持之以恒精心呵護,培養了一批非遺傳承人,先后修復、新建廊橋52座,使得廊橋技藝得到較好的傳承與發展。同時,舉辦廊橋國際越野賽、開展廊橋課題研究、開發廊橋文創產品,探索融合發展的價值轉換路徑。
本次研討會以“合作、共享、傳承,共推廊橋申遺”為主題,期間舉行開幕式、學術研討會、浙南閩北七縣聯盟會議、“夢天”廊橋保護基金成立暨捐贈儀式、數字紅橋館開館儀式、浙南閩北七縣廊橋攝影聯展等多項活動。
在共話廊橋文化的同時,專家學者們還將走進慶元,品嘗百菇宴、百縣千碗·菇鄉十碗,觀看群眾文化展演—月山春晚、西洋殿民俗文化展演—菇民戲、唱燈等民俗活動,尋夢木拱廊橋緣起,全面了解慶元廊橋現狀,感受“中國廊橋之鄉”魅力。(完)
編輯:楊嵐
關鍵詞:廊橋 中國 慶元 拱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