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文物月餅社交平臺走俏 “互聯網+”讓中秋味更濃
文物月餅社交平臺走俏 傳統文化煥發新活力
“互聯網+”讓中秋味更濃
本報記者 李嘉寶
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賞時。在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的當下,人們體驗到更多的中秋節“打開方式”,中秋文化的表現形式也更加多樣。當傳統節日遇上現代互聯網技術,會產生怎樣奇妙的化學反應?
吃的不僅是月餅
最近,“文物月餅”在微博上圈粉不少。故宮博物院將館藏藝術品的圖案印在或繡在錦盒上,作為月餅的包裝,靠“高顏值”和“文化范兒”吸引了各個年齡層的顧客。成都博物館將鎮館之寶——神獸石犀做成了可愛的卡通形象,印在月餅上。有網友評價說:“吃下去的不僅是月餅,更是文化。”
文物月餅在移動社交平臺上走俏,再依靠電商平臺走入千家萬戶,成為中秋節親密邂逅“互聯網+”的生動案例。
不止如此,隨著中秋節的到來,中秋文化在各大互聯網平臺上熱起來。在一款熱門網絡游戲中,平臺推出了“中秋月兔”模式。圓月、玉兔、花燈、桂花樹等中秋元素色彩鮮明、生動逼真,讓不少年輕人直呼驚艷,有玩家甚至發出了這樣的感嘆:“游戲先放一邊,讓我們一起來賞月吧!”
當中秋節遇上“互聯網+”,傳統文化資源被進一步挖掘,有了更多更新的表現形式。有關中秋節的起源、風俗、文化、詩詞欣賞等,以短視頻、H5動畫等形式呈現在人們面前,形成了公共知識的有效供給。借助接地氣的網絡產品,傳統文化的吸引力進一步增強。人們能夠重新認識感受蘊藏和流淌在民族血脈中的傳統文化,濃濃的文化味和時代味撲面而來。
鄉情鄉愁即時通
每逢中秋節,“回家”是亙古不變的話題。在“抖音”等短視頻平臺上,以“回家”為主題的作品層出不窮。“大城市,更思鄉”“走過了那么多地方,最遠的月亮還是在家的方向”,充滿溫情的畫面搭配直戳人心的文案,讓不少在異鄉奮斗打拼的人們倍感溫暖,這是現代人的鄉愁。
通過微信、微博等社交平臺網上賀中秋、發送電子中秋賀卡等,已經成為當下人們過節方式中最習以為常的部分。借助互聯網技術,家書不再抵萬金,鄉音鄉情即時互通,瞬間可達。借助互聯網技術,現代人的鄉愁少了許多“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的憂傷,多了幾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豁達。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今天,人們在中秋佳節抬頭望月,不止是把酒言歡、遙念親友、想象嫦娥玉兔月中漫步的神話,更能看到中國航天技術的進步和中國力量的騰飛。
微博上一位名為“夏是夏天的夏”的插畫師,曾為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和玉兔一號創作中秋節的插畫,并以此為靈感,創作出宇航員系列的插畫作品,圈粉眾多網友。今年初,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球背面,并傳回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月背影像圖,刷屏各大網絡平臺。一位網友激動地發文說:“小時候每到中秋節就會好奇,月亮黑暗的那一面究竟是什么樣子,今天總算是看到了。”
老外也過中秋節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讓世界變得更平。如今的中秋節不單單是中國人的節日,也成了全世界的節日。
某咖啡品牌推出“玉兔攬月”月餅禮盒、玉兔杯等包含中秋元素的商品,依托電商平臺跨界“圈粉”,吸引年輕消費者。在海外社交平臺上,關于中秋節的話題討論熱度不減。來自澳大利亞的福爾漢姆表示,中秋節正在成為澳大利亞不同族裔都喜歡的中國節日。“中秋節不僅在華人中受歡迎,也在其他社區發揮著影響力,它把我們團結到一起,迎接秋天,迎接收獲,珍惜團聚,展現了中國文化的開放包容性。”
現在,“千里共嬋娟”不再只是詩人的美好期望,而成了世界范圍內不同文化背景的海外族裔之間共同的分享。“互聯網+”就“+”出了傳統節日的新活力,使傳統文化以一種更富參與性和共創性的方式久久流傳,這是當代中國的文化自信。
李嘉寶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平臺 中秋節 月餅 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