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劉延云:運用市場化機制助力脫貧
第五屆全國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表彰大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千喜鶴、禧云國際董事長劉延云成功入選。
連任三屆全國政協委員的劉延云,于2017年創立了團餐一站式企業服務平臺禧云國際,每天為600多萬人提供一日三餐飲食服務,團餐年收入超百億元。
團餐是一個非常傳統的行業,如何把這個行業做大?這是很多人的疑問。
“關鍵是要做到科學管理,科學管理是我們一些中小民營企業的短板,企業大了,一定要做到科學管理,縱觀那些做得好的企業在管理上都有獨到的地方。”劉延云說。
劉延云認為,團餐行業雖然是一個傳統行業,但有著很大的發展前景,是一個可以做到世界500強級別的企業。
而這樣大體量的企業出現,“高質量發展”是必然之路。推動高質量發展,既是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然要求,更是遵循經濟規律發展的必然要求。
正是如此,面臨萬億級的市場規模,劉延云告訴記者,團餐領域在標準化、食品安全、原料采購、品牌建設、人才培養等多個層面,都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所以我認為,民營經濟發展一定要借助一些互聯網技術、大數據、物聯網等手段,提升整體運營效率,向高質量方向發展,最終推動行業由粗放單一走向精細多元,加速中國民營經濟轉型升級。”
對于國家對非公有制經濟人士進行表彰,劉延云說,民營企業家創造了民營經濟的“56789”,民營企業涉及國計民生的方方面面,擁有自身獨特的產業優勢。國家對非公有制經濟人士進行表彰,是國家對民營企業和民營經濟的充分肯定,更是在給民營企業家們加油打氣。當下,我們正處于一個前所未有的新時代。民營企業家應該在黨和國家的指引下,抓住機遇大步前進,不斷進取創新,積極為行業和社會創造價值。
在談到民營企業在國家扶貧攻堅中應發揮哪些作用?在劉延云看來,民營企業是國家扶貧大格局中的重要力量。現在各級政府都在想方設法對參與扶貧的民營企業加大支持力度,讓企業在當地發展得更好、更快、更大,讓企業參與扶貧的信心更加堅定,從而更好地帶動當地產業和經濟發展。我在調研中看到,一些貧困地區的營商環境也都有很大的變化,都能根據貧困地區的實際情況,分析致貧原因,完善扶貧政策,引導相應的民營企業積極參與貧困地區的扶貧工作,能將精準扶貧落到實處。
也因此,民營企業可以在扶貧工作中發揮并運用市場機制的重要作用助力脫貧。劉延云進一步說,比如,可以幫助貧困地區拓展銷售渠道,也可以幫助貧苦地區進行產品的訂制和包銷,打造品牌,成立人才培訓基地,提升人口素質,當然也可采用直接投資入股等形式,運用多種商業模式,形成一個可持續的市場化運行體系,激發貧困地區的內生動力。而這個過程自然也離不開政策的指導,比如可以推出相應政策激勵民營企業參與扶貧,推進扶貧與產業對接,通過互聯網等新技術手段助力精準扶貧和產業扶貧等。
編輯:秦云
關鍵詞:劉延云 市場化機制 脫貧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