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中國抗擊美式霸凌的世界意義
新華社北京8月18日電題:中國抗擊美式霸凌的世界意義
新華社記者葉書宏
近期,美方罔顧中美元首大阪共識,宣稱要對價值3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征10%的關稅并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此后雖迫于國內經濟壓力刪減或推遲對部分商品加稅,但美方一些人出爾反爾、不斷施壓致使經貿摩擦升級的做法遭到了國際社會的一致譴責。
去年7月以來,美方一些人公然違背貿易契約精神和國際規則,絲毫不顧對世界經濟和全球貿易秩序的沖擊,單方面挑起人類經濟史上規模最大的經貿摩擦,妄圖通過“極限施壓”迫使中國接受其無理要求,其霸凌氣焰之囂張,令世人震驚憤慨。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方以兩國共同利益和世界貿易秩序大局為重,始終秉持對貿易戰不愿打,不怕打,必要時不得不打并奉陪到底的態度,為捍衛自身發展權益與核心利益進行了有理有利有節的斗爭,體現出強大的風險控制能力、抗擊貿易戰的定力耐力,和一個負責任大國應有的擔當。
中國抗擊美國貿易霸凌牽動世界人心。一方面,經貿摩擦嚴重沖擊世界經濟和多邊貿易體制,關乎所有國際成員發展利益,不可不察;另一方面,人們已經清楚地看到,美方一些人挑起對華經貿摩擦,其實質是一個霸權國家對一個發展中國家正當發展權的野蠻打壓。中國捍衛自身正當權益的同時,也是在維護以世貿組織為代表的多邊貿易體制,為公正有序的全球發展環境而抗爭。
二戰以來,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眾多發展中國家積極參與其中,依托各自比較優勢實現快速發展,不僅豐富了全球要素資源,降低了生產成本,拓展了全球投資機遇,同時不斷增加的中產群體及其消費能力,更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成為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推動力。
毫無疑問,美國是經濟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其在主導國際經貿規則構建的過程中,享受著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制度福利,通過在全球配置資源,不斷提升、鞏固其經濟霸主地位。美國企業更是依托金融和技術優勢,牢牢占據價值鏈高端和高附加值環節,坐享著超額收益。
然而,歷史的發展自有其邏輯。廣大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通過參與經濟全球化,形成了群體性崛起的態勢,國際力量對比的變化又反過來推動國際秩序和分工體系朝著更加均衡的方向演進。而這,是美國一些頑固的霸權主義者所不愿意看到的。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在過去40多年里主動融入經濟全球化,不僅培育了完備的工業體系和潛力巨大的消費市場,而且通過擴大進口與對外投資,與全球共享中國機遇,提出“一帶一路”倡議與世界構建共贏格局。這種合作新范式,正推動形成一個更加均衡合理互利的利益分配格局,為遭遇逆風的經濟全球化開辟出一條新路徑。
面對變局,美方一些人卻固守其霸權邏輯和冷戰思維,認為中國的發展進步和在全球產業鏈上的躍升,將打破長期以來形成的對其有利的中心外圍式國際分工,危及其全球價值鏈的頂層地位。他們不遺余力地在貿易問題上對中國“極限施壓”,其真實的戰略動機在于剝奪中國的自主發展權,逆轉中國的發展態勢,使其永遠居于全球產業價值鏈的較低層面,淪為美國經濟的“附庸”。
因此,美國單方面挑起并不斷升級經貿摩擦,其根源在于美方一些人死守不公平不合理的全球分工和利益分配體系,企圖運用金融、貿易、政治和軍事等手段打壓發展中國家的正當發展權益,以鞏固其霸權地位。
此時的中國不只為一己而戰。中國頂住美國貿易霸凌壓力,堅決捍衛合法權益,對于構建更加公平正義的國際經濟秩序、捍衛發展中國家的自主發展權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正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施蒂格利茨所說,發展是發展中國家的基本權利,任何一個發展中國家都不會放棄這項權利,中國致力于自身建設,“美國應尊重中國發展的權利”。
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時代大勢,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群體性崛起,是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必然結果,試圖以保護主義、單邊主義人為隔斷業已高度整合的全球經濟體系已無可能,一味打壓遏制與獨占只會適得其反。尊重并接納發展中成員更高層次的發展權訴求,以建設性態度合作規劃完善新一輪經濟全球化,共同做大全球發展的蛋糕,才是美國的理性選擇。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中國 經濟 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