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錢松喦:凝定厚重 氣象渾穆

2019年08月05日 09:19 | 作者:吳為山(中國美術館館長) | 來源:美術報
分享到: 

今年是錢松喦誕辰120周年。7月31日,北京驕陽似火,“筆墨松喦——錢松喦誕辰120周年紀念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行,此次紀念展是錢松喦作品55年后再次亮相中國美術館。中國國家博物館原副館長陳履生主持開幕式,錢松嵒先生外孫女錢春濤等出席了開幕儀式。

錢松喦(1899—1985),江蘇宜興人。1957年,錢松喦由無錫師范調往江蘇省國畫院(籌備處),此后歷任江蘇省國畫院院長、名譽院長,江蘇省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顧問,第四、五、六屆全國人大代表,是江蘇畫派的領軍人物之一。

本次由中國美術館、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宜興市人民政府協辦,江蘇省國畫院承辦的展覽,以“祖國山河抖擻描”“迢迢我自江南來”“拾翠披云尋我師(均取自錢松喦自題詩句)”三個主題,展出錢松嵒作品120幅。此次展覽的展廳為1號、8號、9號共3個展廳。1號廳以“祖國山河抖擻描”為主題,放置寫生創作為主的如《紅巖》等作品;8號廳以“迢迢我自江南來”為主題,放置江南風光為主的如《江南春》等作品;9號廳以“拾翠披云尋我師”為主題,放置文人傳統畫如《湖上小景》等作品。本次展覽將展至8月11日。

宜興是錢松喦生長的搖籃。作為書畫之鄉的宜興,走出過徐悲鴻、吳大羽、錢松喦、尹瘦石、吳冠中等一大批書畫名家。而錢松喦正是其中的優秀者和代表者,家鄉秀美的山川、富饒的資源、淳樸的民風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蘊,孕育了大師的藝術靈性,是錢松喦藝術天賦之基,是藝術成就百花盛開之根。正如他自己所說:“我生長山明水秀江南,似在畫中住。”

(蔡樹農)

錢松嵒 陜北高秋 34×28cm 1960年 中國美術館藏

錢松嵒 陜北高秋 34×28cm 1960年 中國美術館藏

我對錢松嵒先生的了解,是從他的一件作品開始的。

記得上世紀70年代,家中墻上掛著錢先生《泰山頂上一青松》的印刷品。我當時便覺得,這件作品完全不同于畫冊或瓷器上的常見山水樣式。畫面中,一株參天昂立的青松盤虬于縱勢高聳的巨巖之上,鐵鑄般凜然,濃光綠浸,拂云障空,松針郁勃勁拔,翠蓋煙籠,涌動著一股撼人心魄的精神力量。山石右側題著“泰山頂上一青松,歷盡滄桑不改容。戰雨戰風戰霜雪,鐵柯撐柱在高峰”的詩句,與畫面主體松樹相得益彰。雖然只是一幅印刷品,但少年的我卻從中欣賞到了松樹“矯矯千歲姿,昂霄猶舞翠”之風儀,體會到了松樹“朝昏有風月,燥濕無塵泥”之氣度,更感受到了松樹“凌風知勁節,負雪見貞心”之品質。這幅畫在家中掛了很長時間,錢松嵒的名字也深深地刻進了我的心里。

機緣巧合的是,幾年后我在南京玄武湖畔寫生時,第一次見到了恰好也在寫生的錢松嵒先生,真是名如其人,畫如其人。先生身材清瘦挺拔,滿頭銀絲,長髯飄飄,年逾古稀而氣質凌然出塵,其形象氣質與我多年想象完全契合,讓我興奮不已。至今想起那湖光山色之間的邂逅初見卻仿佛故人重逢的場景與心情,依然歷歷在目,記憶猶新。多年之后,我為宜興市創作的錢松嵒塑像,便選擇了他寫生時的動作狀態——其實正是我記憶中的錢先生形象。

錢松嵒先生傳統繪畫功力深厚,早年受唐寅、石溪、石濤影響頗深,既有文人畫家的清雅溫潤,也不乏職業畫家的扎實造型,在江南特有的人文精神熏染下形成了凝定渾穆的畫風。早年錢先生雖在古賢范本中得秀逸之氣,但畫風尚未擺脫古人樣貌,直到新中國成立,其藝術才真正發生質變走上巔峰。隨著新的歷史時期揭開序幕,錢松嵒先生發現了傳統文人畫主觀意象的局限性,轉變了畫家脫離大眾自視高雅的身份意識,重新認識到生活與人文之于山水畫創作的重要意義,開始思考如何將時代精神灌注于筆墨意境之中,以傳統毫端追蹤時代大勢,表現時代變遷,將曾經空洞貧乏且遠離生活的山水拉回現實,實現了藝術的經世致用。

憑著這份來自內心的社會責任感,錢松嵒先生敏銳而準確地把握了時代脈搏,滿懷對理想的期待,真誠地擁抱新社會,并且用作品由衷地禮贊新生活。尤其是他經過審時度勢,研精覃思,利用自己的水彩畫基礎突破了傳統中國畫的構圖和色彩規則束縛,成為新中國山水畫“推陳出新的樣板”(華君武語)。眾所周知,傳統山水畫的經營位置自明清以降便趨于程式化。錢松嵒先生從此處著眼,大膽取舍,打通花鳥山水之界限,模糊主次景別之差異,甚至以某單一植物作為主景而將山川平原為配景,創造了一批迥異于傳統的山水畫構圖。如先生常以獨松為題材“一樹成圖”,將傳統經典圖像符號進行大刀闊斧的個性化改造,推出了造型雄奇瑰偉的“錢家松”圖式。錢松嵒先生對構圖的推敲打磨、穩中求變亦值得關注。很多圖式在大小不同的作品中被反復運用,舉一反三的微妙差異使匠心彰顯無遺。比如《常熟田》系列,先生跳出了傳統“三遠法”窠臼,以一種鳥瞰的視角將原本應該水平展開的稻田“豎”了起來,同時采用“滿構圖”的方式將據整個畫面絕大部分的稻田進行了由實到虛的處理,單純而豐富。這種構圖脫胎于寫生又超越了寫生,和古人拉開了距離,令人常看常新。至于色彩運用,先生更是標新立異,別出心裁。比如其代表作《紅巖》,用朱砂把種滿芭蕉的土坡畫成猶如赤霞的紅色山巖,建筑前高入云天的古柏以濃墨點厾而成,襯以一叢叢用雙鉤法畫出的芭蕉。黑、白、紅色彩對比帶來的強烈視覺沖擊力,烘托出氣勢磅礴的革命激情——這是中國山水畫領域令人擊節稱絕的色彩創新。錢松嵒先生還將很多古人從來沒有表現過的題材入畫,除了當時流行的礦山、工地、井架、水電站、船港等重要建設場景之外,他也表現如海邊浴場、窯洞等很少出現在江南畫家筆下的內容。特別是先生六十歲后壯游祖國名山大川,似乎打通了藝術的“經脈周天”,靈光迸發,佳作頻出,《錦繡山河春常在》《延安頌》《芙蓉湖上》《山岳頌》《梅園新村》《井岡大瀑布》《棗園曙光》《北戴河》《太湖偉觀》等傳世名作讓他聲動天下。在此,傳統山水意境與現實主義題材被糅合得天衣無縫,崇高的信仰意志與民族繪畫菁華的完美統一折射出無以倫比的時代美學。

錢松嵒先生作品風格成熟時期的筆墨亦極有特色。他強調骨法用筆,以金錯刀的“顫筆”寫出沉澀雄渾、遒勁古拙的線條,行而不滑,留而不滯。而這與先生書法風格亦完全一致。“文革”中,錢先生開始青睞隸書,頓筆外拓,方折平直,透出一種勁健奮發的美感,其畫風則隨書風也為之一變,獨樹一幟的皴法線條重重密密,亂中有序,通過曲直、剛柔、疏密的對比醞釀出豐富的韻律節奏。在墨法方面,錢先生注重破墨、焦墨、積墨諸法并用,層層深厚,混沌而分明,蒼潤華滋,墨彩粲然。概言之,錢松嵒先生的筆墨體現了一種苦心孤詣的內在性轉化。打個比方就像一杯濃茶,其激情的釋放是悠緩的,審美的情致是醇澀的,但細細品味,就能感受到其中深邃曠奧的大美。而先生筆下的物象造型,具有極強的雕塑感:飛瀑懸天,蒼松屹立,奇峭凝重的山石層層疊疊,在片片白云繚繞之中虛實掩映,昭彰本色。還有那方正、堅毅,骨線構成的峰巒巖崖,詳略簡繁之間,盡顯作者對大自然最硬朗的石頭由衷的美化和詩化。可以說,錢松嵒先生為我們創造、呈現了一片更加美好的自然天地。

錢松嵒先生的藝術生涯中經歷了數次社會劇變。在時代節點上,他以卓越的才情和非凡的勇氣進行中年變法,從由傳統所編織的層層羅網中沖決而出,成為大器晚成的一代中國山水畫大師。如今,我們再次面對錢先生的作品,欣賞他對藝術的出色理解和領悟;體會他聆聽時代聲音,堅持與時代同步伐的創作理念;感受他在藝術與生活、繼承與創新等關系上的自我轉化。透過那些云蒸霞蔚的畫面,我們不僅將再次看到一個熱氣騰騰、蒸蒸日上的現實世界,同時也會見證著一條穿越時空序列的中華文脈,生機勃勃,欣欣向榮,歷久而彌新!


編輯:楊嵐

關鍵詞:錢松喦 吳為山 中國美術館館長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