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全球商業航天又添中國生力軍
新華社北京7月26日電 特稿:全球商業航天又添中國生力軍
新華社記者 郭爽
伴隨雙曲線一號遙一長安歐尚號運載火箭25日入軌發射成功,起步相對較晚的中國民營航天引來全球目光。
曾幾何時,太空探索只是少數國家的專屬競技領域。如今,不僅參與的國家越來越多,全球范圍內還有一大批民營航天企業迅速成長起來。科學探索之外,太空旅游、太空采礦等也不再是天方夜譚。由商業驅動的新航天時代正風生水起。
商業時代開啟
上世紀60年代,國際通信衛星組織的“Early Bird”衛星由美國德爾塔火箭成功送入軌道,開啟商業衛星通信服務。商業衛星發射大門打開后,美國長時間壟斷這一發射市場。美國的商業航天與互聯網最初發展歷程堪稱異曲同工:先是政府或軍方打基礎,然后美國企業進入賺“錢”途。
在載人航天、國際空間站等諸多成就背后,美國航天局更像是個導演,商業公司才是明星。美國火箭或飛船的設計和建造并不是美國航天局做,而是承包給波音、洛克希德-馬丁等公司完成。從研發到制造,美國航天局一向癡迷“外包”,向工業界征集最佳設計方案、舉行競標,一直使商業公司處在激烈競爭中,而自己坐收“物美價廉”的設計方案和設備。
1986年“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失事,美國宣布航天飛機退出商業發射。由于美國此前停止了一次性運載火箭的研制和生產,同期進入商業發射市場的歐洲“阿麗亞娜”火箭搶得許多商業訂單,全球航天進入美歐俄三足鼎立的階段。與此同時,中國、日本、印度開始登上競技舞臺。
雖然美國在上世紀80年代就已開始規劃扶持企業進入航天領域,但由于整體水平所限,實際上只有波音、洛克希德-馬丁等大公司能夠參與載人航天項目。這些巨頭雖在原則上遵循市場競爭機制,但它們對美國火箭發射等領域的長期壟斷地位,導致美國政府和軍方對火箭成本和價格等不夠敏感。
此外,由于大中型運載火箭的可靠性和綜合性能足以滿足當時美國甚至國際市場的需求,發展火箭技術和降低發射成本缺乏動力。
全球市場挑戰
今天,歐美公司仍是全球商業航天發射市場的主流。不過,國際商業航天運作和研發創新模式已今非昔比。
在美國,誕生了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等一批新生代航天私企,不僅讓美國在低成本商業航天領域占據先機,也讓美國航天局得以專注于更具雄心的任務。
2004年,美國在宣布將結束航天飛機項目后加快轉型,一年后便啟動了商業軌道運輸服務項目,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和軌道科學公司(已被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收購)這兩位“新貴”也由此誕生,并迅速崛起,帶動火箭發射駛入真正意義上的商業化道路。
在2013年商業軌道運輸服務項目順利完成的基礎上,美國政府宣布進一步實施商業載人項目。
隨著美國私營航天企業的快速發展壯大,商業航天發射成本大幅降低。以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為例,發射一枚“獵鷹9”的成本已降至6200萬美元,“獵鷹重型”為9000萬美元。而在航天飛機時代,發射成本則為2億至4億美元。
總體而言,美國新生代私營航天企業給全球航天發射市場帶來了深遠影響,尤其是歐洲在商業航天市場占據的優勢地位被嚴重削弱。與“獵鷹”等火箭相比,歐洲“阿麗亞娜”火箭成本顯得十分高昂。
除了商業發射外,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等還計劃開啟商業太空旅游項目,幫助人們上太空甚至繞月飛行,連國際空間站也要對私人游客開放。不過,“票價”不菲,已公開的價格每人少則幾十萬美元,多則幾千萬美元。目前,這些項目大多處于飛行器設計、建造或試飛階段。
中國商業航天起步
商業航天已成為21世紀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摩根士丹利去年發表的一份報告曾預測,2019年,在航天領域,產業、技術和資本籌集都將開始加速。到2040年,太空產業的經濟規模將從目前的近4000億美元提高到1.1萬億美元。
中國民營航天起步較晚。不過,近幾年在開放政策的鼓舞下,民營航天公司開始遍地開花。
過去幾年,一眾中國民營航天公司先后成立,行業發展呈現出“火箭速度”,不僅企業數量多,業務類型也是百花齊放。專家指出,中國商業航天力量正在崛起,“散、弱、小”的發展態勢已開始改變。
與國家任務不同的是,在資本熱潮加持下,中國民營火箭公司誕生僅數年內就開始面臨入軌考驗,也經歷過發射失敗,但輿論都比較寬容,對其持鼓勵態度。其實,那些功成名就的航天巨頭們同樣經歷過重大挫折以及艱難的瓶頸期,即便現在被視為業內標桿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早期階段也曾差點破產。
應該認識到,作為一個高技術、高投入、高風險的產業,商業航天不會因一兩次成功而突飛猛進,也不會因某一次意外而踟躕不前。畢竟,對人類而言,只有走出舒適區,大膽探索未知,才能拓展疆域、擁抱未來。(完)
編輯:付振強
關鍵詞:航天 商業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