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建議 建議
小馬拉大車?!——委員們呼吁關注基層公共文化服務人才荒
小馬拉大車?!
——委員們呼吁關注基層公共文化服務人才荒
本報記者;孫金誠
鄉鎮文化站僅有兩三個人員編制,人員數量不足;又新又大的劇院、美術館、博物館,空空蕩蕩,活動少、利用率低;許多單位對文化人才隊伍引進和選拔觀念落后……近年來,隨著農村文化建設的推進,文化基礎不斷完善,文化惠民活動更加豐富,然而,相關從業人員增勢卻逐漸放緩,甚至出現事業編制“零增長”,導致“小馬拉大車”現象日益突出。在7月23日上午召開的全國政協“加強農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建設”專題協商會上,這一現象引起了與會委員的關注。
“推動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人才是關鍵。當前我國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在人才數量和質量方面還難以適應現代文化事業的發展,難以為農民群眾提供優質的公共文化服務。”全國政協委員、洛陽師范學院院長梁留科開門見山,直指問題。
他表示,目前農村文化人才引進、評價、管理與培訓、流動和晉升等方面的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人才數量不足,入口管理制度不完善;未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勵機制,薪資報酬較少,崗位晉升渠道不暢;人才培訓機制不健全,工作人員缺乏必要的崗位培訓和職業素養。
與梁留科的關注點相近,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也表示,公共文化服務提質增效的要求與文化人才培養之間存在矛盾,已成為鄉村文化事業建設中突出的問題。他認為,加強人才培養能夠解決鄉村振興過程中“誰來振興”的問題。
“必須建立起農村公共文化服務人才培養和保障激勵機制,挖掘和培養一批鄉村本土文化人才隊伍,切實解決農村缺人手、少人才、留不住人等問題,更好服務于鄉村文化振興。”梁留科在會上疾呼。他建議,加快推進農村文化人才立法工作,制定符合農村文化人才隊伍建設的法律法規;創新和完善文化人才選拔機制,開通人才流動的“綠色通道”,建立文化專員制;建立文化人才激勵機制,優化評價考核機制,加大公共文化人才精神、物質雙重激勵;健全文化人才培訓機制,將基層文化服務專業人才培養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吳為山則建議,合理配比公共文化場所編制,讓高素質公共文化人才學以致用;在高校、專業院校開展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的培訓,培養既懂專業,又懂管理的綜合型人才;利用各級文化機構開設主題班、短期培訓,大量培養各級各類文化人才;建立健全農村文化人才選拔、培養和使用機制,把鄉村文化管理人才納入各級人才培養計劃,并予以重點支持,吸引年輕人投身于鄉村文化事業建設。
編輯:曾珂
關鍵詞:委員們呼吁關注基層公共文化服務人才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