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要聞 要聞

未來科學城面積增160平方公里,擴容16倍

2019年07月17日 07:25 | 來源:新京報
分享到: 

未來科學城面積增160平方公里

擴容16倍;聚焦先進能源、先進制造、醫藥健康三大領域,打造“兩區一心”空間布局

點擊進入下一頁

昨日,樂普(北京)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展示“完全可降解聚合物機體藥物(雷帕霉素)洗脫支架系統(即可降解支架)”。

點擊進入下一頁

昨日,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內,研究員進行果蠅科學研究。

點擊進入下一頁

昨日,未來科學城,樂普(北京)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的高新技術生產車間。

本版攝影/新京報記者 鄭新洽

未來科學城位于昌平區南部,面積已從10平方公里擴充至170.6平方公里,擴大16倍。作為北京科技創新主平臺之一,未來科學城聚焦“先進能源、先進制造、醫藥健康”三個領域,打造東西區+生態綠心的“兩區一心”空間布局。明年,未來科學城將初步建成綠色宜業、功能完善的城市載體;2035年,將建成全球領先的技術創新高地。

看點1

北航等8所大學或分校區入駐西區

昨日下午,在未來科學城西區里的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博士生石靜遠正把一根細管塞進瓶口的海綿塞中,向瓶內注入二氧化碳,“果蠅吸了二氧化碳會暈厥一段時間。”隨后,他為培養瓶中的果蠅更換新鮮玉米糊。這些果蠅將被用于腸道、生殖等器官干細胞研究。

如今,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已成為蛋白質組學、基因組學、腦科學等生命科學基礎研究高地。該園所在的未來科學城西區,將承載學科建設與人才培育任務,匯聚企業研發中心和科技創新服務平臺。西區規劃建筑面積60.7平方公里,包括沙河大學城、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工程技術創新園、科技服務產業園、先進制造產業園、百善綜合配套服務區。北航、北郵等8所大學或分校區也入駐了西區。

為將未來科學城打造成全球領先的技術創新高地,未來科學城的規劃面積已經由此前的10平方公里擴至170.6平方公里,面積增加了約16倍。未來科學城位于昌平區南部,北至北六環,南至回南北路,西至京新高速,東至京承高速。按照建設規劃,未來科學城將打造成“兩區一心”的空間布局,除了西區,還包括東區和“生態綠心”。

其中,未來科學城東區將打造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中心,規劃面積43.5平方公里,包括未來科學城一期、未來科學城二期、北七家成果基地和北七家文化科技服務區。國家電網、華能集團、國家能源、中國電信等14家央企已入駐東區。

東、西兩區將通過應用基礎研究成果、工程技術、創新創業人才、科技服務的相互聯動,共享住宅、商務商業、科研平臺等資源,形成產學研一體、聯動發展格局。此外,昌平區正在對定泗路升級改造,這條道路將被打造成連通兩區的快速路。

“生態綠心”位于東、西兩區之間,是未來科學城核心位置,規劃面積66.4平方公里,以綠色生態為主,將與東、西兩區共同構建藍綠交織、水城共融的生態發展格局。

看點2

明年初步建成綠色宜業城市載體

未來科學城常務副主任吳小利介紹,按照未來科學城發展規劃,到2020年,未來科學城將初步形成創新要素聚集、創新活力初顯的局面,初步建成綠色宜業、功能完善的城市載體。在能源、生命等優勢領域將啟動國家實驗室培育,研究型大學數量達到7所,匯集不少于40家國家級創新平臺,領軍人才數量超過800人,國家級孵化平臺總面積達到30萬平方米以上。

明年,未來科學城東區宜居宜業、生態綠色城市建設成效顯現,集中建設區道路網密度達到3.5公里/平方公里,15分鐘社區服務圈覆蓋率達到80%,保障性住房供應比例達50%,藍綠空間占比達40%,新建區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達3%。

2025年,未來科學城將建成具有活力的創新之城。東、西區將基本建成宜居宜業、生態綠色城市,集中建設區道路網密度達到6.5公里/平方公里,15分鐘社區服務圈覆蓋率達到85%,保障性住房供應比例保持50%。藍綠空間占比達43%,新建區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達5%。2035年,未來科學城將建成全球領先的技術創新高地。未來科學城將全面建成宜居宜業、生態綠色城市。

■ 相關新聞

昌平高新企業數量北京第三

昌平區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推動昌平區產業轉型升級和企業科技創新,2013-2015年,昌平區執行《昌平區產業轉型升級政策》,其中《昌平區科技創新支持政策》主要布局科技研發和創新項目資金、科技項目研發及成果轉化資金、中小企業發展資金等,覆蓋900余家企業和個人。

在一系列政策推動下,昌平區企業創新創業已見成效。截至2018年底,昌平區國家級高新企業有1684家,占全市數量6.8%,總量排名已由2015年的全市第五名上升至第三名。這些高新企業集中分布在電子信息、高技術服務、新能源等產業領域。

在科技創新方面,目前昌平區擁有各類科研機構188家,科技產業及技術聯盟10家。全區有29所高等院校,沙河高教園區已建成6所大學的新校區,培養和輸送專業人才。科技從業人員達到4萬余名。

企業審批準入“最多跑一次”

目前昌平區初步創建了包含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大學科技園的產業孵化空間,形成了空間孵化鏈條。

為降低小微企業創新創業風險和成本,提供服務支持,近年來昌平區推出了眾多創業孵化機構。截至去年,昌平區共有創業孵化機構46家,各類雙創空間約200萬平方米,入駐企業約4000家。如騰訊眾創空間、回+雙創社區等機構的創業孵化服務涵蓋了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智能硬件等眾多硬科技行業領域。

為完善科技創新服務環境,昌平區推行“一站式”、“全城通辦”等服務模式,放寬高精尖企業名稱、住所、經營范圍、電商配送點等登記注冊限制,提供登記便利化服務。昌平區還探索實施“最多跑一次”審批準入和證照分離改革,精簡企業審批事項,實行“網上零見面審批服務”,提升政務服務信息化水平和綜合服務效能。

新京報記者 黃哲程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未來 科學城 昌平區 創新 企業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