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只要技術不落后,種糧肯定有前途—— 聽“種糧人”講“藏糧于技”
新華社鄭州6月8日電(記者 宋曉東)在河南省鄲城縣胡集鄉大舒莊村,近2000畝小麥剛剛收割完,就被直接裝車運往面粉廠。“我種的是最新品種的優質麥,不僅農科院專家全程指導,還和面粉企業簽訂了合同,1.38元一斤保底回收,穩賺不賠。”種糧大戶賈云飛說。
2015年,在廣東東莞做服裝生意的賈云飛,經過再三考慮賣掉廠房,回到老家流轉土地種糧。從“農民”到“農民工”再到“企業家”,賈云飛整整打拼了18年,突然重新做回“農民”,讓不少人有點“傻眼”。但賈云飛說,國家要強大、鄉村要振興,糧食是根基,只要技術不落后,種糧肯定有前途。
再次回到農村,賈云飛最大的感觸是,種糧不僅僅是體力活,更是個“腦力活”,糧食生產離不開科技。流轉土地前,賈云飛反復研究了最先進的農業技術,還做了多次市場調研,最終定位在優質麥上。通過與農科院和面粉企業的合作,賈云飛的麥地從種到收全程利用現代農業科技,不僅糧食產量更高、品質更好,而且更加綠色環保。最近3年,賈云飛種植的小麥平均畝產在1200斤左右,每斤小麥收購價格高于市場價0.3元左右,一年收入上百萬。
如今,科技已經成為賈云飛這樣的“種糧人”的“指路明燈”。每年,這頭剛種下糧食,那頭賈云飛就開始研究最新的農業科技和糧食新產品,今年賈云飛看中了高科技新品種紫麥,一斤紫麥市場價格近10塊錢,是普通小麥價格的幾倍。
近年來,中央提出“藏糧于地、藏糧于技”,不僅要向土地要糧,還要向科技要糧,這在河南的麥田得到了最生動的映照。小麥育種專家茹振鋼說,在小麥產量增長因素中,新品種的貢獻率超過30%,綠色有機農作物,價高銷路好,精深加工技術越先進,農產品增值就越大,未來糧食生產的出路就在科技,實現“藏糧于技”才能讓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賈云 云飛 種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