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人口負增長或將長期拖累日本經濟發展
新華社東京4月16日電財經觀察:人口負增長或將長期拖累日本經濟發展
新華社記者劉春燕
日本總務省發表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0月1日,包括外國人在內的日本總人口比上年同期又下降26.3萬人,降至1.26億人,連續8年負增長。有分析認為,人口負增長帶來的各種經濟社會問題正深刻困擾著日本,或將長期拖累日本經濟發展。
數據顯示,在總人口中,15歲至64歲的勞動人口占比下降至59.7%,創1950年有可比數據以來新低;70歲以上老齡人口占比達20.7%,首次突破兩成。
日本媒體和經濟界人士普遍認為,人口急速下降是日本經濟陷入緊縮和低迷的重要原因之一。首先,人口持續減少,令日本國內市場萎縮,整體消費趨于下降。由于看淡市場前景、預期惡化,企業投資意愿也隨之下降。這樣的情形持續發酵,在各行各業產生連鎖反應。其結果是整個經濟內需不振,長期緊縮。
其次,人口負增長使日本深陷勞動力不足困局。為解決勞動力短缺難題,日本政府大力促進女性和老年人就業,同時放開外國人就業政策。但是,日本對女性、老年人和外國人采取特殊用工制度,其待遇和正式員工完全不同。這種廉價勞動力的存在成了很多企業壓低工資、拒絕提薪的理由,導致員工漲薪無望,甚至工資不升反降。收入難以增長反過來又抑制了消費,加劇了緊縮。
再次,老齡人口占比急劇增加,產生雙重負面影響。一方面,日本醫療、養老等社會負擔持續加重,長期靠財政赤字彌補,使日本財政狀況惡化。另一方面,尚未步入老年的日本人對社會保障缺乏信心,提前規劃養老,也是日本消費緊縮的重要原因。
日本不少政界和學界人士認為,盡管平成元年(1989年)日本總生育率已降至1.57,少子化問題已非常嚴重,但由于政府認為“總有一天會迎來第三次嬰兒潮”,未及時采取有力對策。平成30年來,日本少子老齡化形勢更加嚴峻,出現了全世界前所未有的高齡社會。
近幾年來,日本經濟有所回暖,并有望出現二戰后最長復蘇期。不過,受自然災害和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影響,2018年日本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增幅從上年的1.9%大幅下滑至0.7%。同時,由于經濟增速始終在1%上下波動,無論是對日本經濟學家,還是對普通國民來說,這一輪經濟復蘇都很難提振對未來的信心。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日發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說,安倍內閣刺激內需的政策可防止日本經濟大幅下滑,但世界經濟仍然面臨下行風險,貿易政策不確定性猶存,因此將日本2019年經濟增長預期下調0.1個百分點至1.0%。鑒于2019年10月日本將提高消費稅稅率,預計2020年日本經濟增幅將進一步降至0.5%。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日前發布的《日本經濟調查報告》指出,日本經濟正在經歷二戰后最長的擴張階段,但也面臨人口老齡化和高額債務等挑戰,政府亟需采取有效措施確保經濟可持續和包容性增長。
日本經濟學家竹中平藏認為,安倍內閣在促進經濟復蘇方面確實付出了努力,但在進行財政重建和社會保障改革等方面給未來留下了很多問題。
竹中平藏說,日本潛在經濟增長率已經非常低,如果放任不管,日本經濟將陷入長期停滯,恐將無法承受社保負擔。是激發潛力、重塑日本,還是讓少子老齡化進一步拖累日本,現在到了一個至關重要的轉折點。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日本 日本經濟 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