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短視頻青少年防沉迷系統過度依賴用戶自主選擇
防沉迷系統過度“依賴”用戶自主選擇
今年6月,短視頻青少年防沉迷系統將在全國推廣;用戶啟動“青少年模式”后,只能訪問青少年專屬內容
啟動軟件后,系統彈出是否啟動“青少年模式”的提醒。APP截圖
隨著近年短視頻的迅速崛起,打開APP就刷得停不下來的沉迷現象逐漸為社會所關注。其中,未成年人沉迷現象尤為嚴重,因刷短視頻已出現不少極端案例。
CNNIC第4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12月短視頻用戶規模達6.48億,其中大部分為青少年用戶。另據《中國青少年互聯網使用及網絡安全情況調研報告》,20%青少年“幾乎總是”在看短視頻,“每天看幾次”的也接近10%。
3月28日,在國家網信辦指導組織下,抖音、快手、火山小視頻等試點上線青少年防沉迷系統。今年6月將在全國主要短視頻平臺全面推廣。
“青少年模式”下,短視頻平臺推送的內容多為教學視頻。APP截圖
記者體驗發現,啟動“青少年模式”后,使用時段、服務功能、在線時長都將受限,且只能訪問青少年專屬內容。但該模式是否開啟由用戶自主選擇,或存在使用漏洞。
功能
每天限時40分鐘 不能打賞
記者體驗發現,“青少年防沉迷系統”內置于短視頻APP,用戶每日首次打開APP時,系統以彈窗形式提示用戶設置“青少年模式”。用戶開通、關閉“青少年模式”均需輸入提前設置的四位數字密碼。
進入“青少年模式”后,用戶使用時段、服務功能、在線時長都將受到限制。
以抖音和快手為例,“青少年模式”開啟后,用戶每天使用時長不超過40分鐘,而且晚上10點至早上6點無法使用。另外,無法開啟直播和瀏覽同城頁面,也無法進行打賞、充值、提現、直播等操作。這些功能只有通過輸入密碼,關閉青少年模式才能再度開啟。
在記者分別瀏覽抖音和快手40分鐘后,兩款APP彈出防沉迷提示框提醒:“今日已累計使用40分鐘。根據青少年模式規則,今日無法繼續使用,或由監護人輸入密碼后繼續使用,請合理安排使用時間?!?/p>
晚間11時,記者在“青少年模式”下再次打開抖音和快手,兩款APP均以彈窗提示:“為了保障充足的休息時間,您在每日晚10時至次日早6時期間無法使用,或由監護人輸入密碼后繼續使用?!?/p>
內容
瀏覽內容以教學課程視頻為主
用戶選擇“青少年模式”后,瀏覽內容也受到很大限制,只能訪問APP推送的青少年專屬內容,不能自己以關鍵詞檢索。
在“青少年模式”下,抖音推薦多為書法、繪畫、音樂、英語、數學、物理等教學課程。相較之下,快手的推薦內容更為龐雜,除教學類視頻外,還有萌寵、運動、風景視頻等。此外,該模式下抖音無法瀏覽已關注或好友的內容,快手則無此限制。
對于內容的篩選,快手表示,平臺通過精選內容池,向青少年推送適合其年齡階段的內容,包括精選課程、音樂、書法、繪畫、手工、美育等教育類益智性內容,以及展示祖國大好河山、風土人情、生產勞動、感人故事、傳統文化等寓教于樂的精品內容。
抖音有關負責人表示,平臺對“青少年模式”下的內容豐富度及數量級均進行了擴充,在精選的青少年課程知識、科普類等教育益智性方向基礎上,增加了生活實用技能、正向休閑類等寓教于樂的精品內容。
■ 追問
如何保證未成年人主動選擇“青少年模式”?
未經監護人設置的青少年用戶,系統將通過技術手段進行篩選甄別。
這樣的“青少年模式”真的可以成為未成年人沉迷短視頻的“防火墻”嗎?
記者注意到,是否進入“青少年模式”由用戶自主選擇,并不強制。在沒有家長監護的情況下,未成年人完全可以選擇不進入“青少年模式”,隨意瀏覽。
另外,在“青少年模式”下,用戶如退出登錄,以游客身份進入,也可以正常瀏覽所有視頻,無需選擇啟用哪種模式。
記者還注意到,雖然關閉“青少年模式”需要輸入密碼,不過將抖音APP卸載后重新安裝,就可以恢復正常模式使用,APP也不再出現彈窗提示是否進入“青少年模式”。
那么,如何保證未成年人主動選擇“青少年模式”?
快手回應新京報記者表示,將持續進行彈窗提示,引導監護人及青少年進行選擇;對于未經監護人設置的青少年用戶,系統將通過技術手段進行篩選甄別,并自動切換到“青少年模式”。
抖音相關負責人也向記者表示,系統將通過相關技術手段識別疑似未成年人用戶,并為其切換“青少年模式”。
■ 對話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孫宏艷
“防沉迷需家長為孩子營造好成長環境”
新京報:短視頻沉迷應該怎么界定?
孫宏艷:“沉迷”介于正常使用和成癮之間,目前并沒有準確的定義。對于網癮,中國心理學會和美國心理學會都有標準,比如一天非工作學習需要上網4個小時以上,不上網就會特別煩躁等。
短視頻畢竟是新生事物,這方面研究相對較少,沉迷的標準也比較模糊。這也導致家長和老師容易把標準擴大化,孩子玩半小時家長覺得受不了,要是每天玩就更受不了。所以也容易把家庭教育和教育學生的責任推到網絡身上,認為孩子學習不好是因為他玩游戲,或者因為他老上網等。
新京報:短視頻沉迷存在地域差異嗎?國家網信辦的消息說,防沉迷系統還將試點通過地理位置判定、用戶行為分析等技術手段篩選甄別農村地區留守兒童用戶,并自動切換到“青少年模式”。
孫宏艷:確實是,我們在調研中發現,一二線城市青少年也有人刷,但沒有三四五六線城市的青少年那么熱衷,說起來也沒有那么興奮。我們問他們為什么喜歡這些東西,他們說短視頻帶來歡樂,讓他們感覺放松、好玩兒、特別爽,可以放下那些學習和工作的壓力。
相對于城市的孩子,農村孩子特別是留守兒童更容易沉迷。大城市文化服務比較豐富,城里的孩子可以去看電影、去公園,或者出去旅游、學騎馬,但農村的孩子沒有這些條件,特別是留守兒童,一個月幾十塊的網費就把一個月的娛樂都承包了,生活中沒有接觸其他文化生活的機會和環境,只能靠刷短視頻來獲取歡樂或打發時光。
新京報:長期沉迷短視頻可能對青少年造成什么影響?
孫宏艷:總的來說,會影響青少年的價值觀。比如,短視頻中的各種炫富、各種曬,可能給青少年造成一種對生活的錯誤了解,認為成功很容易,可以一夜暴富,可以很容易成為白富美、高富帥。另外,一些偏激極端的短視頻內容,比如吃玻璃碴、虐待動物等,對青少年心理健康也會有一些負面影響,可能讓他出現通過虐待動物去發泄自己情緒的傾向。
新京報:對這次上線的防沉迷系統,你怎么評價?
孫宏艷:這是國家層面保護青少年的一種舉措,值得肯定,但效果可能有限。這樣的防沉迷系統并不少見,比如過去的“綠壩”系統,但這些模式都要青少年主動選擇才行,如果青少年自己想被管理,系統才有效,如果不想還是沒用,就是個擺設,而真正沉迷的往往是那些不想被管理的。
新京報:在你看來,什么才是防沉迷最有效的辦法?
孫宏艷:最主要的是調動青少年自身積極性,讓他們能夠自我控制、自我管理。這要看成年人是不是起到了正確的作用,比如家長是不是給孩子營造了好的成長環境,以及和諧的親子關系;師生關系中,老師是不是給了學生信心,在學生的生活、學習、成長中遇到問題時,是不是給了一些積極的幫助。
我們曾經做過全國十個城市的青少年網絡成癮研究。研究發現,有網癮的孩子基本上是親子關系不好的,父母和孩子關系不好,孩子有煩惱無處訴說。比如孩子人際關系不好,或是對自我不接納,特別自卑,覺得自己長得胖、長得丑等等,他們成長過程中遇到問題就會逃到網絡上去,對他們來說,網絡是避風港,是個好玩兒的地方,能夠排解壓力,短視頻也一樣,最終這個板子其實是打在成年人身上。
如果未成年人的現實生活很有趣、很有意義,有很多好玩的、很多溫暖的地方,他不一定非得到網上去,而這時候成年人對孩子的管理也會更奏效,所以我覺得這個根源最重要的還是在成人世界。
新京報記者 許雯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青少年 視頻 短視 沉迷 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