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名家健壇名家健壇
新一年,健康之路這樣走
如何守住人民群眾的健康防線?今年全國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就保障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提出18條具體舉措。記者就此采訪了多名醫藥領域人士,請他們暢談今年的規劃和期待。
把中國醫藥產業做大做強
丁列明
貝達藥業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為了民生需求,近年來我國大大加快了藥品審批速度。通過加速審批、減征增值稅、免除關稅等優惠政策以及醫保準入談判等舉措,大大降低了進口抗癌藥價格,緩解了老百姓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
進口藥進來了、價格降了,對中國藥企的自主創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從2008年開始,我國啟動實施“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以支持醫藥創新,到現在已經產出38個1類新藥,其中2018年就有9個1類新藥通過上市審批。還有一個數字是:2018年,我國批準上市的抗癌新藥有18個,其中有5個是我國自主創新的抗癌藥,創新藥的審批速度與發達國家基本一致。過去可能5年才能批準1種國產新藥,但現在1年就能上市5種新藥,醫藥審評審批制度改革力度非常大,效果也非常好。
這些年來,我們看到了中國醫藥創新的大幅進步。2011年,由貝達藥業自主研發的我國首個小分子靶向抗癌藥埃克替尼(凱美納)上市。在醫保準入談判中,我們帶頭承諾降價,帶動了包括進口藥在內的抗癌藥價格大幅降低。這些進口藥之所以愿意降價,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遇上了中國自主研發藥的競爭。因此,一方面,國產藥要以更低的價格滿足百姓所需,同進口藥同臺競爭;另一方面,也要加強自主創新,把中國的醫藥產業發展起來。
實事求是地講,目前我國醫藥產業的發展同老百姓的需求還有不小的距離。一方面,藥企的研發能力和研發質量還不夠高;另一方面,藥品的審批流程還有可以優化的地方。
對于中國醫藥企業來說,不能關起門來說自己好,而要在國際平臺上布局產品,對標國際前沿創新成果。例如,在埃克替尼的臨床試驗中,我們直接同進口藥比較療效和安全性;在鹽酸恩莎替尼(一種新型強效、高選擇性的新一代間變性淋巴瘤激酶抑制劑)研發過程中,我們在國外與進口藥做頭對頭的臨床試驗,挑戰更多、投入更大,對人才的要求也更高了。
從國家政策層面,我希望能夠改進和優化審批流程。比如將串聯審批改為并聯審批,以加快藥品的上市進程。還可以進一步優化生產現場檢查程序,取消上市前的動態生產核查,或技術審評完成后先有條件批準上市,在企業進行首批上市產品生產時再開展現場核查。
癌癥等疾病的防治已經成為影響到上千萬家庭的社會問題。希望通過國家政策的支持和藥企的自身努力,把中國醫藥產業做大做強,真正把醫療衛生戰略安全、國家藥品談判籌碼、百姓看病定價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不斷深化公立醫院改革
蔣立虹
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院長
今年全國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多處提到了促進衛生事業發展的改革舉措。例如,居民醫保補助增加30元,雖然看上去不多,但基于我國的人口數量,補助的總額對財政而言也是非常大的數目,體現了國家對民生的關心。
此外,在深化醫療衛生改革特別是公立醫院改革方面,我國將實施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從精細化、科學化、規范化管理等方面,提升公立醫院的綜合能力;在分級診療方面,政府工作報告特別提到了加強基層醫護人員培養等舉措。今年我國的醫療衛生改革措施比較務實,為我們今后的工作提供了比較清晰的目標。
目前,云南同北京、上海等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聯動較多,我們也同多個醫院簽署了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在省內,作為中心省會城市醫院,我們在醫聯體建設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例如,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同地市級縣醫院建設了醫聯體,促進優質資源下沉、重心下移,在人才培養、遠程醫療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在醫聯體內可以直接預約掛號,危重病人的雙向轉診建立了綠色通道。此外,我們還實施了遠程醫療,在一些貧困和深度貧困縣,實現了科室與科室之間的互聯網對接,進行遠程會診、遠程查房、遠程教學等。
云南是邊疆省份,也是民族地區,醫療機構的發展同發達地區還存在不小的差距。在醫改過程中,既需要國家的支持,也要靠自己的努力。我們有能力守護好云南4800萬人口的衛生健康,為健康中國建設作出貢獻。
加強醫藥知識產權保護
耿福能
好醫生藥業集團董事長
我對傳統中醫藥的未來非常樂觀。我們的祖先用身體篩選和驗證了許多有效的植物、動物、礦物等組合藥物,值得我們投入時間和資金進行開發。如果能夠加大科研力度,在解決好藥品的安全和療效兩個核心前提的基礎上,中醫藥會有比較大的發展空間。
尤其是“一帶一路”倡議以及外商投資法的實施,能夠吸引更多的外國企業了解中醫藥,參與中藥材種植和研發。未來,中醫藥發展速度會更快、成果會更多,我們祖先留下的瑰寶,會更快地為全人類的健康服務。
中醫藥的發展,離不開知識產權的保護。目前,“好醫生”有300多項專利,專利最終要轉換為市場價值,而市場價值要通過品牌才能轉換出來。當一個品牌獲得回報了,就會有不愿意勞動的人來侵權。當前,我國醫藥行業的知識產權保護比較碎片化。我希望能夠形成知識產權保護生態鏈,從專利、工藝、外觀、商標以及商業模式等方面進行一整套的保護。醫藥行業的知識產權保護要延長思維半徑,放大研究行業特點,做出切實可行的保護舉措,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這樣才有利于科研成果的轉化。
去年有17種抗癌藥通過談判進入醫保,平均價格降低了超過50%。一般的家庭,如果家中有一個癌癥病人,那就像掉入冰窟窿一樣。國家對17種抗癌藥物不僅降了價,而且納入醫保,可以說是拯救了這些家庭。“兩不愁、三保障”的其中之一就是醫療有保障。大病方面確實要有保障,但不能看病完全不花錢。在執行保障計劃的過程中,要注意節約醫療資源,讓有限的費用真正用于有需要的家庭。與此同時,也要注重商業保險等方面的跟進,拓展和延伸基本醫療保障制度,這樣老百姓的負擔才能夠真正地減輕。
讓中醫藥更好走出國門
方劍喬
浙江中醫藥大學校長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以針灸為代表的傳統中醫藥更快地走出國門。在對外交流、促進民心相同的過程中,中醫藥是一個很重要的領域和角度。
目前,中醫藥走出去的途徑越來越多。比如我們學校在葡萄牙和南非成立了中醫孔子學院。此外,我們還在羅馬尼亞、以色列建立了海外中醫中心,著力推進中醫藥國際教育以及科技合作與學術交流。可以說,伴隨著“一帶一路”,中醫藥國際化的路子更寬廣了。
在走出去的同時,我們也在引進來。多年來,浙江中醫藥大學已經有近6000名海外留學生前來學習、進修中醫藥專業。學成回國后,他們也把針灸等技術帶到國外,更把中醫藥文化、對中國的認知和好感帶了回去。如今,中醫藥已經不單是一個醫學學科的教育,更是一個人文交流、和睦友好的平臺。
目前,中醫藥國際化面臨的最大問題在于政策上。很多歐洲國家沒有對中醫藥的立法,或者相關法規還不成熟,這樣中醫藥在服務當地市場和民眾的過程中就容易產生問題。此外,語言問題也是一道難關。
近年來,我國創造了很多中醫現代化新成果。比如,在我從事的針灸鎮痛領域,現代科學發現,針灸可以使人體釋放有利鎮痛的物質。這一發現,促使全球100多個國家使用針灸治療疼痛疾病——中醫現代化促進了中醫的國際化。近期,美國的一項法案也首次將針灸療法納入其中,要求對針灸的鎮痛效果進行評估。
當西藥、西醫發現無法解決的問題時,通過中醫藥尋找解答,為針灸等中醫藥的國際化奠定了很好的基礎。未來,應當更好地解決中醫藥的質量問題和安全性問題,增加外國民眾對中醫藥的接受程度。傳承是中醫的根,沒有傳承就沒有了中醫;同時也要做好創新,沒有創新,中醫也就沒有美好的未來。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中醫藥 健康 審批 創新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