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調研 調研
“每一句話都有可能被關注被重視”
———訪全國政協委員凌友詩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20日電(記者 孫金誠)已是第二年履職的全國政協委員凌友詩今年顯得從容了許多,臉上始終洋溢著微笑。
3月11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舉行第三場委員大會發言。來自臺聯界別的香港中文大學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榮譽研究員、臺籍全國政協委員凌友詩,沉穩地走向發言臺,她是15位發言者中,最后一個走向主席臺的。她的《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豐富和平統一實踐熱切期待兩岸統一到來》發言,贏得多次掌聲。
“我感覺今年狀態不錯,是政協這個大平臺讓我長了很多見識。”聽到記者詢問履職一年來的感受,凌友詩直言不諱地脫口而出,“去年,一下子走到這么高的平臺上,一點心理準備都沒有,角色轉變不過來,跟別人說話都沒有頭緒,緊張得飯都吃不下。”
事實上,凌友詩對國家政治體制和群團組織運作并不陌生。出生在臺灣的她,在香港大學取得政治哲學博士學位,曾擔任過香港特區政府中央政策組高級研究主任。此前,她擔任過三屆福建省政協委員。
“成為全國政協委員,能夠將民眾的心聲帶到國家參政議政殿堂,我的第一個感受是光榮,隨之而來的則是巨大的壓力和惶恐。”凌友詩說,在全國政協平臺上參政議政,要求具備更廣博的視野、更高瞻的視點、更深遠的視線,“雖然我有一點點參政議政經驗,還是擔心自己能力不夠,不能在這個全新的角色上盡職盡責。”
在過去的一年中,為了提高履職能力,凌友詩經常抽時間到祖國內地多看、多學,關注國家發展的方方面面。“去年,我參加了多次考察活動以及一次雙周協商座談會,成長也成熟了很多。”凌友詩特別提到了去年8月上線的委員履職APP(全國政協委員移動履職平臺),“在這里能夠掌握政協最新動態、查閱學習資料、進群討論發言,大家就共同關心的話題進行交流探討,可以促進自己的一些想法。”她邊說邊向記者展示如何操作:手指一點,登錄履職平臺,主題議政、通知公告、委員學習、建言資政、提案提交、社情民意、要聞動態等欄目躍入眼簾。
“通過這個APP,我的第一次建言資政是關于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所提的兩條意見都很快得到了回復。最讓我吃驚的是,汪洋主席也在線予以回復,并鼓勵我多多建言。”凌友詩表示,汪洋主席的回復給了她極大的鼓舞,更提升了她的履職熱情,“在這個履職平臺上,委員說的每一句話都有可能被關注、被重視。”
一年來的履職經歷讓凌友詩感觸頗深,“政協非常公平、公正、公開,國家對委員的提案很重視。包括領導的批復,相關機構的落實,我都能看到成果。”據她透露,去年初次履職提交的3件提案都得到了國家相關部委的明確答復。
凌友詩坦言,今年要繼續加強各方面知識的學習,增強履職本領,“希望能夠更多地參與到民族復興的事業中,竭盡所能作出貢獻”。她建議讓臺灣、香港和澳門的青年代表列席政協會議,因為“他們中的很多人對國家政治體制并不了解,而人民政協就是一個展現國家政治體制的絕佳窗口”。
編輯:王琦瑋
關鍵詞:履職 凌友詩 全國政協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