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12日電題:自信·坦誠·開放——2019年全國兩會第四、第五場“部長通道”掃描
新華社記者葉昊鳴、申鋮、孫奕
3月12日7時許,記者們早早趕到人民大會堂北大廳。百米長的通道一側早已架起各式“長槍短炮”,數十支話筒置于發言臺前,數百名記者翹首以待。
“今天是植樹節,我想對包括記者在內的社會各界對我國綠化事業的關心和參與表示衷心感謝。”8時整,隨著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局長張建龍率先走來,今年全國兩會第四場“部長通道”正式開啟。
從11時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張紀南答問開始,到13時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王蒙徽回答完最后一個問題,第五場“部長通道”畫上了句號。
新部門、新面孔的亮相,讓今年的“部長通道”備受關注——
雖然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是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后新組建的部門,但張建龍卻并非第一次走上“部長通道”。
“造林一定要管護。我們常說‘三分造、七分管’,你管不好,也成不了林。”
“這次機構改革組建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加掛國家公園管理局的牌子,就是想在體制機制上解決‘九龍治水’的問題。”
面對媒體的提問,當天第一位站在“部長通道”話筒前的張建龍回答清晰有力。
同為新組建的部門,自然資源部部長陸昊卻是第一次走上“部長通道”。
開展不動產登記窗口作風問題專項整治、嚴控圍填海、開展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回應公眾關切,陸昊在答問間也交出新部門第一年的“成績單”。
除了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自然資源部,12日的“部長通道”還首次迎來了“兩高”負責人——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童建明和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江必新。
“去年,全國檢察機關共立案辦理涉及食品安全公益訴訟案件2萬多件,其中僅督促市場監管部門處理違法違規的網上餐飲企業就達5萬多家。”
“最高法院先后發布了兩批13個典型案例,用這些典型案例釋放中央保護產權、保護民營經濟和企業家的強烈信號。”
從保障千家萬戶“舌尖上的安全”,到捍衛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從加強對未成年人的司法保護工作,到糾正涉產權冤錯案……面對一個個問題,鏡頭前的兩位負責人言談間透著自信和從容。
“第一次走‘部長通道’,沒有發怵的感覺,我認為只要坦誠就可以面對一切;有人民法院一年來厚重的工作業績托底,有實實在在的工作舉措撐臺,我心實氣足。”江必新說。
回應社會關切,百米“部長通道”上的權威聲音更加坦誠務實——
近2萬億元減稅降費政策如何落到實處?中國就業形勢非常嚴峻嗎?如何看待學生減負難?……
一個個犀利的問題折射社會關切的熱點、難點和痛點。
“稅務部門必須把減稅降費實打實、硬碰硬地落地。”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說,為此,稅務人會很“拼”。
“就業形勢總體穩定,但是有一些情況也要引起重視。”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張紀南介紹,未來將突出重點群體,精準施策,同時加大減負、加大培訓、加大保障。
“我們已經會同有關部門開始研制綜合治理的文件,不久就會發布。”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說,下一步將推動線上線下綜合治理,把負擔過重的問題解決好。
……
記者注意到,從3月3日今年全國兩會首場“部長通道”開啟,共有34位部門負責人回答了66名記者和網友提出的大大小小共89個問題,與民眾進行了“面對面”的回應。
“‘部長通道’這種制度安排值得點贊。”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水利廳廳長羅小云說,如今越來越多的部長站在公眾面前,直面百姓反映最強烈的問題和訴求,用切實的舉措兌現承諾、接受監督,用更開放的心態展現出新時代的中國自信。
來自埃及的中阿衛視首席記者馨玥對此深有感觸。第二次來中國進行兩會報道的她告訴記者,“部長通道”打開了世界觀察中國的另一扇窗口,拉近了媒體與中國官員的距離,也讓世界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中國、讀懂中國。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