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4日電(記者 修菁)“貧困地區藝術教育匱乏,是值得藝術教育工作者深耕的領域。學習藝術,一來可以鼓勵學習者用積極樂為的心態去看待世界,二來可以讓一個人掌握一門可以自足的手藝,這樣就可以從‘扶智’的層面,給貧困地區百姓,尤其是青年人和孩子,走出貧困,走向未來美好生活的‘梯子’”。談起如何用文藝扶貧的話題,全國政協委員、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劉月寧有感觸、有思考。
在劉月寧看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廣大文藝工作者帶著強烈的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用自己所長,去創新扶貧方式,精準扶貧,可以深入地做更多的事。
“比如可以把藝術教育作為切入點,用藝術教育打開貧困地區兒童的心扉,讓他們看到美的藝術表現方式,進而想去追求美,想去掌握一種藝術技能。”為此,劉月寧建議政府和社會力量合力,把好事做好。
政府該做的事方面,加強專項資金支持力度。在包括藝術教育服務精準扶貧領域提供財政支持,支持更多的藝術工作者積極參與到藝術扶貧工作中,同時鼓勵藝術工作者梳理創新基層藝術扶貧的方式方法。“原文化部發布的《‘十三五’時期文化扶貧工作實施方案》中明確提出,要推動貧困地區藝術創作生產,扶持扶貧題材藝術作品創作,加大對貧困地區的藝術培訓力度。這一舉措是好的,關鍵是怎么落實好,出實效。”
社會力量能做的事方面,公益組織和人民團體要抱著真扶貧、扶真貧、真脫貧的態度,豐富文藝扶貧的形式和內容,提供切合扶貧地區實際的藝術扶貧產品,“力求幫助貧困地區百姓從精神扶貧、到經濟扶貧,真正地把精神富足和經濟富裕帶給貧困地區的百姓,讓知識改變命運,用文藝打開貧困地區孩子人生選擇的一扇窗。”
編輯:吳靜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