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3日電(記者 呂東浩)“70后不愿種地、80后不會種地、90后不談種地”,成為當下農村的普遍現象。人們不禁心生一種擔憂:將來“誰來種地”?同時,隨著農業生產規模化、機械化、標準化、智能化的不斷普及,又引發出另一番思考:將來“誰會種地”?
“飯碗必須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對于將來“誰來種地、誰會種地”這一關乎國人吃飯的問題,全國政協委員劉曉莊的觀點是:未雨綢繆,方能決勝千里。
對這個問題怎么看?劉曉莊說,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農民“家有幾畝地,起早不得利”的傳統農耕方式已經并將持續發生深刻變化。第一產業就業人口比重下降,生產方式逐步現代化,是經濟社會發展規律,也是我國科技發展、社會進步的具體體現。
應該怎么辦?劉曉莊表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多年來黨和國家對“三農”問題高度重視,特別是中共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將來“誰來種地、誰會種地”是鄉村振興進程中必須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
“農忙時節缺人手、科學種田缺人才、農業生產缺人力”。劉曉莊認為,破解將來“誰來種地、誰會種地”之問,核心是要解決好人的問題,以工匠精神培養大批擅長某項農業技術的“專家”,已刻不容緩。
培育新型職業農民,誰來培養?劉曉莊給出的答案是:以農企和院校為主體,建立政府、社會與企業、院校等相結合的多元化培訓體系,制定長期有效的培訓計劃,拓寬新型職業農民來源,鼓勵農民、大學生、社會青年等多層次人員主動參與。如何培養?劉曉莊指出的路徑是:發揮“田教授、土博士、水秀才”作用,“實訓”與“實用”相結合,同時提供技術、市場和政策等信息,避免教學與實踐脫節,從多方面提升培訓的質量和效果。
“打鐵的不織棉布,煉銅的不鑄錫壺”。劉曉莊強調,現代農業不同于自然經濟條件下傳統的“犁耙鋤鐮鍬,樣樣好把式”,而在于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和生產管理方式,做到內部分工精細明確。新型職業農民應以農業生產市場化、生產活動農場化、企業管理科學化為指向,由“通才式”逐漸轉向“專業型”,實現科技、機耕、管理等各行皆備、各司其職,進而產生各種類型的農業行家里手。
如何讓“種地”變得獨具魅力?劉曉莊主張通過土地確權后的自愿、合理流轉,把沉睡的土地變成農民的一項資產,農民成為企業的股東,實現以市場經濟為導向、以利益機制為聯結、以企業發展為龍頭的現代化農業,使他們從財產性收益和產業資本投入中獲得穩定收益,進一步縮小城鄉差距。“如果土地無法變成‘資產’,農民始終被禁錮在‘一畝三分地’之中,則難以在農村這片廣闊天地脫穎而出、大有作為。”
劉曉莊的另一個設想是:讓鄉村變成“樂園”。他說,由于農村長期落后于城市,造成了我國當代特有的農民工現象,在推動城市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如“鄉村凋敝”的“三農”新問題。只有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大潮中,使農村徹底擺脫貧窮落后的標簽,真正富起來、美起來,讓農民瀟灑地脫下傳統身份的舊衣,生活得更加體面、更有尊嚴,農民才能成為令人羨慕、令人向往的職業。
圍繞以上“愿景”,劉曉莊建議乘鄉村振興的強勁東風,大力發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促進特色效益農業與資源加工轉化、民俗生態旅游、現代商貿服務等,把鄉村建成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樂園”。在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際,大力發展鄉村文化教育衛生事業,積極培育文明鄉風、優良家風和新鄉賢文化,加快建設自治有力、法治有序、德治有效的鄉村治理體系,把鄉村裝點成繽紛四季、宜居宜業的“樂土”。
“這些,都將為破解將來‘誰來種地、誰會種地’之問積蓄深厚的底氣。” 劉曉莊表示。
編輯:劉名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