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建議 建議
陜西西安市政協委員熱議 如何建好“博物館之城”
本報訊(記者路強)“目前西安共有博物館137座,是全國僅有的兩座‘百家博物館之城’之一。”今年召開的西安市委十三屆八次全會提出,要“深化書香、音樂、博物館之城建設”。在2月17日閉幕的西安市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上,如何建好“博物館之城”是委員們熱議的話題之一。
“我們通過一年多的調研發現,西安市在博物館的建設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包括財政資金支持仍有欠缺,政策執行力度尚有不足,不少非國有博物館存在資金不足、收不抵支,難以維持的局面等。”對此,市政協委員封蒨建議,加大對博物館建設的財政資金支持力度,制定每年5%—10%的長效增長機制;對非國有博物館加大優惠政策執行力度,在水、電、氣的使用上給予相應的優惠,在稅收上給予適當減免;增加財政資金對非國有博物館運營補貼,同時鼓勵社會資本共同介入。
“建設博物館之城對于西安有深遠意義。”作為一家民辦博物館的負責人,市政協委員寇玉徽對封蒨委員的觀點十分認同,希望有關部門能給予民辦博物館更多支持,促進民辦博物館健康持久發展。
“目前,西安市的博物館發展態勢很好,但是在對散落民間的歷史文化名人的挖掘、保護和傳承上仍然亟待加強。”市政協委員宋亞平舉例,宋伯魯先生是清末民初杰出的政治家、變法者,參加過戊戌變法,襄助了辛亥革命,同時也是一位集詩、書、畫為一體造詣頗深的文化大家,可是相關的研究和挖掘卻很缺乏。為此,宋亞平提議,深挖潛力,多渠道、多形式,搶救性地做好如宋伯魯這樣的歷史文化名人的研究、陳列、宣傳工作,將其納入博物館建設工作,以進一步豐富和增強西安博物館建設的實力。
“從‘倉頡造字’到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的演變,從秦統一六國文字到大篆、小篆、楷書、隸書、行草之發展形成,皆產生于西安及其周邊區域。西安碑林更是被譽為中國書法藝術寶庫。”作為市書法家協會主席,市政協委員石瑞芳的建議更加具體,那就是通過建立西安書法藝術博物館展現文字起源,“這不但能讓學生更深刻地感受中國文化和漢字藝術的魅力,也可以加強與市民之間的互動,讓大家感受書法的樂趣,并借此加強文化上的國際交流”。
編輯:付振強
關鍵詞:博物館 市政協 西安市 政協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