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爭鳴 爭鳴
用傳承和創新鑄就京劇輝煌
近日,北京京劇院舉行了慶祝建院40周年系列展演新聞發布會,可謂是今年京劇界的一件盛事。不僅京劇愛好者可以提前做好計劃來“享用”這場京劇盛宴,同時學術界也有了借助個案思考戲曲藝術發展之道的機會。
戲曲藝術如何才能更好地發展,是戲曲界乃至全民都關注的一件大事。是要堅持傳承、老戲老演才能保證戲曲藝術的魅力,還是要舍棄傳統、勇于創新才能創作出吸引今天觀眾的戲曲作品,這樣的爭執成為戲曲界長期熱議的話題,甚至“原汁原味”這一詞語也已成為一個常見的戲曲批評話語。其實,細讀北京京劇院走過的40個春秋歷程,即可發現,對于如何審視以京劇為代表的戲曲藝術,京劇團體用實踐給出了最佳答案。
雖然今年是北京京劇院建院40周年,但熟悉這個規模最大、藝術底蘊最為深厚的國家級重點京劇院團的人都知道,其前身可以追溯至20世紀20年代梅蘭芳的承華社、尚小云的協慶社、程硯秋的和聲社、荀慧生的松慶社等。同時,它還曾擁有馬連良、譚富英、張君秋、裘盛戎、趙燕俠等京劇大師。如此深厚的底蘊與眾多藝術流派的匯聚,讓這個團體對于“家底”向來都很重視,不斷用心呵護著藝術流派的本色傳承。譬如譚派有譚富英、譚元壽、譚孝曾、譚正巖的血脈相承,馬派有遲金聲、朱強、張凱等相繼傳承,其他各派亦是枝繁葉茂、才俊涌現。也許正是因為有著如此厚重的傳統底蘊,北京京劇院極為重視對傳統經典劇目的傳承,并在經典劇目日常舞臺創作創新中,逐漸壯大了各大京劇流派傳人的隊伍。
重視傳承絕不是固守不變、墨守成規。北京京劇院在發揚先輩京劇大師的流派藝術創作特色時,更透徹地抓住了大師藝術的精神內核——創新。如梅蘭芳因不滿足于僅演古裝劇而嘗試時裝新戲,因不滿足于固有行當而立足舞臺實踐創造了融青衣、花旦、刀馬旦于一體的花衫;荀慧生因不滿足于戲服的表現力而有了“留香裝”;裘盛戎因不滿足于花臉固有的表演而開創了融銅錘花臉與架子花臉于一體的花臉新流派等等,無不以鮮活事例昭示著京劇藝術的發展需要立足實踐、進行創新。
回到北京京劇院,其在發展過程中將創新精神運用于京劇藝術創作的方方面面,可謂成效甚著。如打破戲曲院團藝術生產固有機制而提出項目制,實現了經營收入逐年上升;探索京劇小劇場,不僅引領了小劇場戲曲的潮流,推出了《馬前潑水》《閻惜姣》《碾玉觀音》等具有代表性的小劇場京劇作品,而且培養出一批以李卓群為代表的優秀創作人才,培育了眾多年輕京劇愛好者;在戲曲市場普遍不景氣的狀況下,開展“唱響之旅”“魅力春天”等活動并形成品牌效應;實行演員梯隊管理、引入競爭機制,促進了青年藝術家創作能力和創作激情的提升。
在戲曲藝術沉浮飄搖的發展歷程中,北京京劇院始終緊貼時代與人民的需要,秉持傳中有創、新中有承,沿著戲曲藝術的內在之道砥礪奮進,一步步推進京劇藝術向前進發,與京劇界同仁合力鑄就了當代京劇的新輝煌。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京劇 戲曲 藝術 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