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祖孫三代 自駕三千里返鄉 為四世同堂團圓
“2019年1月28日,多云。過年了,我最想要和爸爸媽媽一起吃年夜飯,還有爺爺奶奶……”——對著鏡頭,7歲的崔昊希如是說。看著眼前的故鄉:山上的雞鴨、地里的油菜、水庫里的打魚人,生長在異鄉的小昊希,覺得一切都是新奇的。
臘月二十四,四川巴中山區柳林鎮的一棟兩層小樓旁,小昊希和妹妹在田野中嬉戲,爸爸崔宏在一旁洗車,媽媽、奶奶和曾祖母,則在屋內忙著做飯。
三天前,小昊希兄妹和父母、爺爺奶奶,從1700公里外的江蘇常州,自駕22小時趕回四川老家。
而這場千里奔襲,便是為同小昊希83歲的曾祖母一起過個團圓年——四代同堂由此定格在這個新春。
返鄉,自駕1700公里
“沒上高中,讀了中專就出去了。”從江蘇常州一路開回老家,車都沒顧得上洗,小昊希的爸爸崔宏,正從水庫里提水,準備好好洗一下車子。
雖然尚未滿30歲,但崔宏在外打拼已12年了,最開始在電子廠里上班,后來跑貨運,這一跑就是十年。
“爸爸出門的時候,我還沒起床;爸爸回家的時候,我已經睡著了。”去買年貨的路上,小昊希一邊玩著奧特曼,一邊嘟囔著抱怨,一天到晚,都不怎么看得到爸爸。
崔宏說,跑貨運起早貪黑,很苦很累,一個月能掙一萬塊左右。崔宏的父母也在常州上班,帶著孩子,一家三代人的開銷也很大。
五年前,有了些許積蓄,崔宏買了一輛國產江淮牌轎車,“不是好車,但足夠家用。”
年關將近,崔宏夫妻帶著一對兒女和父母,一家三代,從江蘇常州出發,沿著滬蓉高速,車程1700公里,回到巴中的農村老家。
“只有加油、吃飯時,中間才休息半個小時。”算起來,22個小時的車程回川,他幾乎沒怎么歇腳。
他鄉,祖孫三代扎下根
從巴中柳林鎮老家到江浙打工,崔宏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后一個。
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他剛上小學時,他的父親便和同鄉一起到江浙一帶打工求生活,“在農村老家賺不到錢,只有出去打工。”
從最初的體力活做起,再到進入勞動密集型產業電子廠,在裝配流水線上做一顆“螺絲”,直到崔宏成年。
跟著父親的步伐,不到18歲,崔宏也跟著到了江浙,進入了電子廠,“流水線上雖然能掙點錢,但不是長遠之計。”
在老家學了駕駛以后,他選擇了跑貨運的生計,貨車也從三噸換到了五噸。輾轉于江浙各個加工廠之間,凌晨三四點起床已是家常便飯,深夜回家時,父母妻兒早已熟睡。
崔宏的妻子,是按照老家的習俗相親認識的,先有第一個孩子小昊希,今年7歲了;后有了第二個娃,小姑娘雨霏——按照老家的觀念,一兒一女最好。
打工二十余年,崔宏父母逐漸上了年紀,在常州幫著帶一下孩子,做一些簡單的活兒,一家三代扎根在異鄉。
小昊希的曾祖母,今年已83歲了,獨自在老家生活,春節快到了,她終于盼回了兒孫們。
四世同堂,惟有春節時。
春節,讓小鎮有了年味
崔家兩層的小樓房,在一家三代返鄉后,頓時有了生氣。
而距崔宏家兩公里外,便是柳林鎮場鎮所在地,尋常日子里,這只是一個冷清的小鎮,隨著春節臨近,集市上也掛起了燈籠,購置年貨的人絡繹不絕……
在這個山區小鎮,十個年輕人中,九個都外出務工,東北、江浙、珠三角,乃至海南。
年輕人離開了,只留下了老人留守在家,他們或多或少還做一點農活,忙碌了一輩子,永遠也閑不下來。
四川巴中的車牌代號為川Y,但行走在柳林鎮街道上,川Y車牌的車輛并不多,蘇D(常州)、遼A(沈陽)、粵A(廣州)等外地車牌反而更多,小小的場鎮,堵得水泄不通。每年春節,在全國各地務工的他們,都會自駕數千公里,回家過年。
有人說,是“面子思想”作怪,殊不知,在交通不便的偏遠山區,走個親戚、買點東西,動輒十幾公里,沒有車極為不便。
而十室九空的鄉場上,也只有在春節,才會有“人氣”——畢竟,天地再大,也要過年回家。
編輯:張同天
關鍵詞:老家 返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