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會議 會議
讓吉林成為投資興業干事創業的熱土 ——吉林省委書記省長與政協委員聚焦改革熱議優化營商環境
“以優化營商環境為基礎,全面深化改革。”4個月前,在東北這片黑土上,習近平總書記對深入推進東北振興提出要求。為了把總書記的指示精神落到實處,省委省政府立刻啟動了《吉林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的起草工作,出臺了《省委省政府關于全面優化營商環境深入推進民營經濟大發展的意見》等一系列措施,有力地推動了吉林省營商環境大幅提升,讓吉林成為投資興業、干事創業的熱土。
在吉林省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上,吉林省委書記巴音朝魯、省長景俊海就優化營商環境問題與委員坦誠交流,聽取委員們的真知灼見。來自政府、銀行、企業、媒體等行業的政協委員積極呼應,建言資政。
高質量發展——揚長補短構筑新優勢
“投資不過山海關。”李永利委員用地道的東北口音復述外地客商對東北帶有明顯地域歧視的這一說法時,語氣中滿是急切改變現狀的焦灼。民建、工商聯界組的其他在場委員,聽到這,都是一臉凝重。
東北地區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和農業基地,國有經濟比重大、基礎好在計劃經濟中占盡優勢,伴隨著共和國的成長有過一段輝煌經歷。
改革開放中,雖然市場經濟起步晚于長三角、珠三角等地,但在黨中央的關心和支持下,民營經濟的活躍度不斷提升,發展蓬勃穩健。
“各級政府首先應著眼長遠,從自身改革做起,把建設一流營商環境作為根本舉措。”張軍委員作為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吉林省分行行長,更加直接感受到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對民營經濟和小微企業造成的巨大生存壓力。他呼吁“政府、銀行和企業三方協同發力,幫助民營企業融化市場‘冰山’、削低融資‘高山’、跨越轉型‘冰山’。”張軍同時提出“擴寬直接融資渠道”的建議,懇切希望“對國有經濟和民營經濟在貸款發放、債券投資等方面一視同仁”。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經濟發展的生命線,也是東北振興、吉林發展的助推器。
省長景俊海在1月27日參加經濟界委員聯組討論時表示,走出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發展新路,必須揚長補短,構筑新優勢,推動高質量發展。將科學制定政策措施,鼓勵銀行優化金融服務,為民營企業發展提供金融支撐。
改革決心——以實干精神激發市場活力
“營商環境全國首次排名居第12位。”省長景俊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這一位次,是努力之后的新成績,同時也應看到,還有著提升的潛力和空間。
在1月26日的社科、新聞出版界小組討論中,來自吉林日報社的陳耀輝委員出于媒體人的敏感,談到了一些干部激情不足、狀態不佳的現象。
是人的問題嗎?“貴州‘天眼’大家都知道吧,它的主要發起者和奠基人南仁東,就是我們吉林遼源人。”陳耀輝分析這不是人的問題,是人的精神狀態的問題。
班子強不強,關鍵看班長。班長關鍵看思想。在1月27日參加吉林省政協黨派、港澳界聯組討論時,吉林省委書記巴音朝魯觀點明確清晰,“一定要把增強市場意識、激發市場活力作為東北振興的關鍵一程,作為全省深化改革的關鍵舉措,把老工業基地的創新、創造活力激發出來。”
思想上有了方向,到達目標最快的捷徑,就是實干。
“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最有發言權。”巴音朝魯看到委員當中有不少是民營企業家,他希望大家發揮各自優勢,聚焦營商環境優化,既建言資政又主動深入宣傳吉林,讓更多投資人到吉林來創業發展。
在省長景俊海出席的經濟界聯組討論中,來自企業的徐佳彬委員欣喜地談到,“省委省政府召開了推進民營經濟發展大會,出臺了《關于全面優化營商環境深入推進民營經濟大發展的意見》等系列文件。”但,“有些公職人員遠離企業,對企業的合理訴求和合法權益不愿作為。有的政策企業并不知曉……”
省長景俊海也直言相告,“過去落實不夠,當了廣播員。”今后,“要帶頭去調研,拿著文件當場問……把落實納入干部績效考核中。”改革決心可見。
“放管服”改革——釋放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放管服”改革是新時代“放開搞活”的有力抓手。
黨的十八大以來,為破解吉林振興中長期存在的一些深層次問題,吉林省“放管服”改革推出了一系列受市場主體和群眾歡迎的改革舉措,有效地激發了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增強了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
對此,徐特委員感觸頗深:“從前東北的軟環境欠佳。但是,這兩年我覺得東北特別是吉林省投資營商環境提升很多。”
徐特直言,“放管服”的核心就是除煩苛之弊、施公平之策、開便利之門,為市場主體添活力,為人民群眾增便利。他建議,“放管服”改革要科學依法,把監管和服務融為一體,在服務中監管,在監管中增強服務,確保改革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簡政放權必須放到底、管到位、服到心。”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這句話,令姚毓春委員印象深刻。他認為,從中可以看出政府對于推進“放管服”改革的決心和自我加壓的勇氣和魄力,“政府要加快轉變職能,把深化‘放管服’改革作為‘先手棋’和‘當頭炮’,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不動搖,推動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
“只跑一次”改革——跑出為民服務加速度
堅持把“放管服”改革作為先導,深化最徹底的“放管服”和最高效的“只跑一次”改革,著力打通“最后一公里”……今年,“只跑一次”改革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引起了委員們的強烈關注。
去年年初,省委、省政府學習借鑒浙江省改革經驗,在全省開展“只跑一次”改革,打造遇事不求人、規則無偏見、投資有商機的良好環境,助力新時代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
在孫慧委員看來,“只跑一次”改革聚焦吉林省企業和群眾反映突出的辦事難、辦事慢,多頭跑、來回跑等問題,讓“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成為過去時,放活了市場,激活了企業,拉近了政府和群眾的距離,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她建議,下一步要擴大改革的覆蓋面,深化改革的實踐成果,更好發揮“只跑一次”改革的撬動效應,最大限度地釋放制度紅利。
“將‘只跑一次’改革進行到底,必須保持定力,破冰前行。”張軍委員有著自己的一番見解。他說,推進“只跑一次”改革要全面對標國內先進地區,推進網上政務服務平臺建設,落實利企便民措施,通過讓數據“多跑路”,換取群眾和企業“少跑腿”,形成服務企業的良性機制。
編輯:王麗鑫
關鍵詞:改革 環境 吉林省 營商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