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馬文曉:航拍北京為歷史留影

2019年01月30日 09:08 | 作者:杜娟 |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到: 

早晨5時,一片漆黑,鬧鐘準時響起。

與之前無數次出發并無二致,攝影師馬文曉又要開啟他的航拍之旅。前一天稍晚時,他才從重慶飛回北京,而為了拍攝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他連家也沒有回,直接入住工地,那種拍攝之前的興奮,很容易讓他聯想起自己18年前首次航拍就扎根心底的念頭——航拍很酷,也始終與危險相伴。

1. 空中拍北京

在京城攝影圈,馬文曉以空中俯拍北京而知名。在他的鏡頭里,不僅有聞名于世的故宮、景山、頤和園,北京的中軸線,也有鳥巢、中國尊、五環路、六環路……十幾年來,這些俯拍照片,不僅為國內各種大型展覽、畫冊所使用,更到德國柏林展出,使世界人民從全新的角度欣賞這座古樸與現代交融的中國大都市。

說起航拍,馬文曉不會忘記18年前的第一次空中拍攝。

那一年,北京申奧,五環路建設如火如荼,西、北、東五環已經連通,雄姿初露。作為五環路建設企業——北京首都發展集團的一名企業管理者,馬文曉迫切需要清晰的工程照片,能夠將五環路的整體風貌呈現給世人。那時候,航拍機還不普及,為了得到高質量的照片,馬文曉想過各種辦法,起高桿車,爬塔吊……所有方法都用上了,但總是因為高度不夠,無法拍出最理想的圖片。

“如果能以航拍的視角記錄下北京,拍攝出最美的五環,那此生也無憾了。”馬文曉想。

這時,六環路開始前期準備工作,因為建設占地涉及到北京沙河機場的拖機道,馬文曉開始與沙河機場打交道。每次看著沙河機場的小飛機上天空中盤旋,馬文曉就幻想自己也坐在上面進行拍攝。有一天,他遇到了機長老楊,并把自己的想法向他說明,“沒有問題,我們可以向空管部門申報,配合你們拍攝。”沒有想到,老楊很痛快地答應了他。就這樣,第一次拍攝的時間約定了。

“懵懵懂懂起飛,暈暈乎乎落地。”回憶起第一次航拍經歷,馬文曉著實吃了不少苦頭。

當時,他們乘用的是一架美國生產的羅賓遜R22型微型直升機,機內空間狹小,只有兩個座位,拍攝的時候,他的半個身子被吊在機艙外面,聽著螺旋槳飛速旋轉的“隆隆”聲,馬文曉興奮大于恐懼,每一個瞬間的風景都在變化,這是地面攝影所不能體驗的感覺。從此,他找到了記錄這個美麗世界的新途徑。

當直升機越飛越高,強烈的顛簸,讓馬文曉的頭開始發暈,眩暈的感覺讓他把興奮和害怕都忘了。“咱可不是玩來了。”他提醒自己,克服心理障礙端著相機努力瞇起眼睛朝窗外瞄準,可是取景器里哪有五環路的影子?沒有辦法,只能離開取景器去找景,等他終于辨別出了方向,飛機卻不等人,早已經轉了頭。他央求駕駛員再飛一次,這次好不容易對準了拍攝目標,又因飛機速度快,錯過了按快門的時間……

功夫不負有心人。后來多位機長都成了馬文曉長期的朋友,配合默契——拍攝需要的飛行速度、轉彎坡度、保持高度等技術要求都非常熟悉,大大提高了拍攝效率,也很好地保證了拍攝效果。

2. 與路結緣 與橋相伴

馬文曉并不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北京人。1978年春天,他和200多名年輕人一起,坐著長長的鐵皮悶罐火車,從河南湯陰來到北京,成為一名基建工程兵,投身于北京熱火朝天的城市建設。綁鋼筋,刨木頭,搭架子,開汽車,拌和混凝土,這個身材頎長的年輕人在最基層做結構,鋪路面,裝道牙,安裝隔離帶……練就了一個好身板兒。1983年,基建工程兵集體轉業組建北京城建集團,馬文曉干起了文職,扛攝像機,搖筆桿子,拍攝照片,他干得也得心應手。

馬文曉至今還珍藏著一張照片,那是他與參與建設的第一個大型工程項目北京建國門立交橋的合影。照片中40年前的馬文曉還是個毛頭小伙兒,朝氣蓬勃,意氣風發。而他背后的建國門立交橋和北京二環路那時是全國最拉風、最有現代文明味道的城市道路。為此,30年后的一天,他專門為拍攝二環路做了一次飛行,當飛到建國門上空時,他第一次看到了建國門立交橋的全貌,苜蓿葉式的橋身在空中看上去宛如一個巨大的花籃,輕托著十字飄帶,優美、瑰麗,讓他眼前為之一亮。

上個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北京市第一條環城快速公路二環路正在建設中,作為大型路橋企業的宣傳人員,馬文曉騎著一輛二八自行車,胸前掛著照相機,走走停停,拍攝熱火朝天的施工場面和日新月異的施工進度,以及施工過程中涌現出來的先進人物。

“那時北京城不大,二環路30多公里,騎著自行車就能拍過來。”馬文曉說。

隨后興建三環路、四環路,必須開車才能完成拍攝任務。到了五環路、六環路,則直接飛躍到了航拍。從自行車、汽車到直升機,從黑白膠卷照相機到最先進的專業攝影器械,變化的不僅僅是裝備,更有鏡頭中的城市,變得更大、更美、更現代了。尤其是一條條如詩如畫的環路,一座座如音樂旋律般流動的立交橋,為讀者提供了不同的欣賞角度,打開了更為廣闊的想象空間。

如今,馬文曉已經在北京生活了四十年。14600個日夜,他用眼睛觀察,用心體會,用鏡頭記錄。從地上到空中,再從空中俯視大地,作為一名航拍攝影師,馬文曉心中有一份屬于中國人的自豪,更有一份北京建設者的自豪——是他,是他們,見證了北京從百廢待興到跨入新時代的光輝歷程。

2001年剛開始航拍時,五環路正在建設,附近還是城市郊區的模樣,農田尚在,到處是蜿蜒的土路和破落的鄉村,幾乎尋覓不到現代化的蹤影;北京申奧成功后,奧運工程建設大規模展開,塔吊林立,舊村改造、城市擴張的速度超乎尋常,北京領先世界高速發展,成為舉世矚目的一片熱土。

從那時起,馬文曉航拍的主題也從原來單純關注高速公路,拓展開去。從古建名勝到現代樓宇,從橫空出世的首都機場T3航站樓到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從老居民小區棚改到洋溢著青春活力的高校園區,從100多米高的國貿一期到200多米的銀泰中心、300多米的國貿三期,500多米的中國尊……馬文曉將一個個造型獨特的新地標收入鏡頭,定格為永恒的圖像藝術。

3. 從愛好者到航拍專家

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對于攝影而言,定格畫面只是瞬間之事,但拍攝者的審美情趣、文化修養都體現在其中,尤其航空攝影,美景轉瞬即過,稍一遲疑就會錯失拍攝良機。那個最美的瞬間,可能只有百分之一秒,或者更短。他笑稱,自己如今臉皮松垮,頭發漸少,都是高空風大吹的。

因為珍惜每一次航拍機會,馬文曉事先要做功課。比如拍環路上的大型立交橋,他要先找來各個立交橋的效果圖,記住它們不同的模樣,再拿出地圖對照附近的標志性建筑和園林綠化景觀。

“熟悉了參照物,就不會在空中找不到‘北’了。”馬文曉笑稱。他曾經很偶然從一本1902年出版的畫冊中看過航拍的北京。那是1900年,八國聯軍進攻北京,法國遠征軍偵察部隊在一支熱氣球上偵察北京的地形,順便拍攝了十多張照片。在照片中,既能看到20世紀初北京皇城西部及東交民巷的建筑布局,又記錄下了飽經戰火蹂躪的北京城。

“我也想為歷史留影。”做好了案頭工作,馬文曉還會到實地走一走,熟悉地形,看看周圍有沒有影響拍攝的障礙物,確保萬無一失。十多年來,他幾乎跑遍了北京的所有高速公路,對北京城市道路中的每一座立交橋都了然于胸。

即便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在拍攝過程中,還是會有意料不到的事情。有一次給幾家新聞媒體拍攝反映五環路建設的新聞照片,為了尋找好的拍攝角度,飛機圍著立交橋不停繞小圈。越拍越暈,直到無法繼續,他只好讓機長在五環路的綠化帶中臨時降落,休息片刻。感覺好些后,他又起飛拍攝剩下的兩座立交橋,感動得機長直伸大拇指。

從五環路的起步,到六環貫通,再到北京大七環路建設,馬文曉在空中已經拍了18年,用鏡頭見證了北京實現高速公路網絡化、城鄉交通一體化的過程。

剛開始拍攝時,馬文曉上天只帶一臺尼康單反相機,不久后他就習慣了使用色彩還原度高的反轉片。再往后,由于他的照片越來越多地被放大、放大再放大,他更多地關注起了色彩和細節,開始對相機的畫幅走火入魔。他笑稱曾經帶一支2公斤多重的617大畫幅上天,過個卷都要手工轉三圈,結果因為實在太不方便而放棄。現在,他基本上使用中畫幅相機。同時,他可能是北京最后幾個堅持使用反轉片的攝影師,直到2013年才徹底轉戰數碼。他傾盡當時的積蓄入手了一臺哈蘇中畫幅數碼照相機,一張航拍照片放大到五米、十米長,還能看到豐富的細節和真實的色彩。

4. 鏡頭對準中軸線

從2001年起,馬文曉開始將鏡頭對準北京的中軸線。

“從正陽門到中華門,由中華門到天安門,一起一伏、一伏而又起……由地安門,到鼓樓、鐘樓,高大的建筑物都繼續在中軸線上。”這是著名建筑學家梁思成先生對北京中軸線的描述,如何將這條全世界最長,也最偉大的南北中軸線像描述中的那樣拍攝出來,是馬文曉那些年一直思考的問題。

機會來了。2008年秋的一天,天空澄清透亮,如預料般晴好。馬文曉扛著他的大畫幅登上了航拍直升機。上午9時,馬文曉進行正式飛行,在永定門北邊上空100米的最佳位置按下了快門。那一天的后來十幾個小時,馬文曉都在回憶那張照片,取景框中他可以清晰地看到正陽門、毛主席紀念堂、人民英雄紀念碑、天安門廣場、天安門城樓、故宮端門、午門、太和殿、神武門、鼓樓、鐘樓,甚至是遠處奧運村的觀景臺……很完美,他感覺。下了直升機,馬文曉立即趕去沖洗店,終于在晚上拿到了反轉底片, 懷著激動的心情,他飛奔回家,打開幻燈機,仔細觀察著這張作品,“跟腦海里的一模一樣。”馬文曉抑制不住興奮之情,咧著嘴樂了。突然之間,他咧著的嘴僵住了,在照片的中間點,他發現了一個致命的瑕疵,那是在照片的黃金分割點附近,天安門廣場上的紅旗在拍攝時恰巧被微風吹拂著擋住了偉人的畫像。拍攝宣告失敗。

直到一個月后的再次拍攝,馬文曉才終于得到了另一張他心儀的中軸線照片。至今,他用大畫幅相機拍攝的617彩色反轉片“北京中軸線”,還是中國航拍的唯一。

幾年后,在第六個中國文化遺產日,這張照片所展現的長達7.8公里的中軸線正式進入申遺程序。用北京市文物局文保處處長王玉偉的話說,這條中軸線,再現了京城千年建城史。

《從空中俯視北京中軸線》作為展現北京40年發展的標志性照片出現在國家博物館“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的顯著位置,同時也在北京正陽門永久陳列展覽。

5. 讓世界認識北京

2006年5月的一天,馬文曉到圖片社取照片。拿到小樣后,他就在圖片社的燈箱下仔細瀏覽,全然沒有察覺周邊的環境。而這時,另一位著名的攝影家就站在他的身邊,他是中國著名的針孔攝影師史國瑞。一張張航拍照片以別致的角度,清晰的畫面,震撼的構圖,讓史國瑞如獲至寶。

這么好的宣傳北京城市變化的照片,為什么不讓更多的人看到呢?史國瑞立即把馬文曉推薦給攝影界另一位大咖張國田。馬文曉的照片就這樣不經意走進平遙國際攝影節,展現在全世界攝影師面前,《馬文曉航拍北京攝影展》這組照片,成為當年攝影節上的一大亮點,也吸引了來自德國的攝影藝術家希斯女士的青睞。

“那天我并沒有在會展現場。”馬文曉回憶說,“上午10點多,現場同志給我打電話,說有位德國的女士在參觀了展覽后想跟我談談,目前正在展場等候。”馬文曉接到電話后,馬上放下手中工作趕了過去。而見到希斯時,她已經等了一個多小時。

“我被您的照片震撼到了!”在翻譯的幫助下,兩人足足聊了一個多小時。馬文曉從交流中得知,希斯女士和她的先生都是生活在德國的攝影師,他們想邀請馬文曉到德國作一次個人專題展,讓德國人民看看新時代的北京。

經過近五年的反復交流溝通和爭取,2010年7月,《魅力北京之空中看北京——馬文曉個人攝影展》終于在柏林中國文化中心舉辦。這一次,德國民眾得以從空中俯瞰視角重新認識中國首都北京,欣賞它的古樸與現代。

作為北京市政府對外文化交流活動的項目之一,這次攝影展的所有作品均為空中高清俯拍,既包括故宮、鼓樓、頤和園、十三陵等古代傳統建筑,也涵蓋首都機場T3航站樓、國家大劇院、奧林匹克公園等城市新地標,氣勢宏大,構圖講究,折射出北京邁向國際化、現代化大都市的清晰軌跡。

柏林影展受到不少當地人贊賞。攝影愛好者弗拉姆·諾普告訴記者,這是他第一次以如此特別的視角審視北京城的各個角落。“這里既有嚴格對稱的傳統建筑群,也有‘鳥巢’這樣造型別致的現代建筑,足以說明這個城市的多元和包容性。”

自稱“中國迷”的古納爾·奧菲爾說,他喜歡這些宏大照片中的細節——車水馬龍的立交橋,T3航站樓的紅色屋頂,成片的古舊四合院,昆明湖上的點點船影……“奧運會之后,北京的變化人所共知,這是一個快節奏、充滿活力的城市。”

“航拍北京,于我而言已成為一種神圣的使命。我會一直航拍下去,為此我每天努力鍛煉身體。”馬文曉說,“我要通過航空攝影作品表現首都城市規劃哲學美感與城市歷史傳承的密碼,努力表現這座城市的歷史積淀、深邃的文化底蘊和極致的美學思想,將那些抽象的概念用圖像藝術直觀地呈現給世人。”

編輯:張同天

關鍵詞:北京 拍攝 環路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