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壓力大機遇更大 2019年宏觀經濟十大猜想
2019年,面對短期與長期、周期性與結構性等的問題,經濟走勢將如何演繹、政策組合如何尋求最優搭配?綜合來看,盡管2019年經濟下行壓力仍大,但經濟沒有失速風險,發展機遇則更大,各項改革將持續深入。
重質時代 GDP增速略放緩
專家預計,2019年經濟增長仍有下行壓力,GDP增速或在6.3%左右。
長江證券首席宏觀債券研究員趙偉表示,2019年,經濟下行壓力或繼續釋放,GDP增速或回落至6.1%左右,經濟觸底企穩需要等到三季度末之后。2019年,主要宏觀分項普遍存在下行壓力,其中地產和制造業投資增速會有所回落,考慮基建投資對沖后,投資增速仍可能回落。
國金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邊泉水表示,從實際需求角度看,經濟增速快速下降期已過,2019年GDP增速總體走勢為前低后高。在外部環境發生變化、內部結構繼續調整的背景下,預計2019年GDP增長目標將為6.0%-6.5%。分季度看,1-4季度GDP同比增速分別為6.2%、6.1%、6.2%和6.3%,全年或為6.2%。
但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高培勇看來,GDP規模、增速不是唯一目標,甚至不是最重要的目標,質量和效益才是最重要的。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是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所瞄準的高質量發展階段的發展模式。“絕不能GDP高一點就松一口氣,低一點就緊張起來,疲于應對。”
減稅降費 赤字率不會飆升
2019年,積極的財政政策將加力提效,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專家認為,減稅降費主要來自提高財政赤字與減支減收,“更大規模”預示財政赤字可能較大幅度提高。
赤字規模是否突破3%?不少專家認為可能性不大。從歷史數據觀察,我國財政赤字率目標從未突破過3%。高培勇近期表示,減稅降費不能以增發國債和赤字作為資金來源,把財政赤字占GDP比重鎖定在3%以內,也有出于穩預期的考慮。
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認為,財政支出增速會出現下滑,而基建投資所需資金增加,這個資金缺口會通過廣義財政擴張來彌補。地方專項債將成為補充基建投資資金缺口的重要來源,非標、融資平臺不會大幅放量。
降準可期 市場流動性無虞
專家認為,2019年央行將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且更加注重松緊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從總體方向上看,降準將是創造相對寬松貨幣條件的重要工具,預計2019年降準3-4次。如果降息的話,更大可能性在于降低MLF和OMO利率,降低貸款基準利率可能性不大,但也不能排除這個可能性。”邊泉水稱。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定向松動”可能是2019年貨幣政策工具組合的操作方向,而“定向降準+貨幣市場工具調整”將是基本的工具組合。預計2019年貨幣政策將通過一系列貨幣市場工具的運用,保障市場流動性處在合理充裕水平,促進非信貸融資平穩發展,平衡市場流動性波動,支持市場機構做好流動性期限匹配,適度降低貨幣市場利率水平,有效控制流動性風險。
雙向波動 人民幣匯率趨穩
從人民幣匯率看,人民幣貶值壓力更多來自于中美經濟基本面的分化。
“從經濟周期、利差變化、美元走勢、市場情緒和政策邊界等方面入手判斷,2019年美元‘式微’,而人民幣‘趨穩’。”邊泉水表示。
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張明認為,2019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仍有一定貶值壓力,未來走勢將主要取決于外部環境。同時,要進一步推進匯率形成機制改革。
物價無憂 低通脹時代來臨
2019年,物價的壓力不會太大,更不至于制約貨幣政策空間,但需要警惕通縮風險。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預測,隨著內外供需平衡的進一步調整,2019年價格水平總體保持較為溫和狀態。由于國際原油價格顯著回落及相對較高的基數效應,PPI漲幅略有縮小,而隨著食品價格進一步回升,CPI漲幅略有擴大,CPI與PPI缺口繼續縮小。預計全年CPI上漲2.4%,PPI上漲3.4%,GDP平減指數為2.8%。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姜超認為,2019年通縮風險大于通脹風險。自2018年四季度以來,商品價格出現大幅下降,使得PPI通縮風險大增;隨著PPI大幅下降,CPI非食品價格開始明顯回落。CPI食品價格部分,豬價長期走勢與中國經濟周期高度相關,說明總需求對食品價格也有決定性影響。雖然當前生豬和母豬庫存處于歷史低位,但四季度以來豬價明顯回落,應和經濟總需求回落相關。從更長時間看,我國將進入低通脹時代。
雙向調控 樓市長效機制“箭在弦上”
專家認為,房地產調控難以放松,建立長效機制仍是關鍵。
邊泉水預計,未來房地產調控將以“短期行政限制退出”+“長效機制出臺”組合的方式展開,推動房地產政策從“行政措施”向“綜合施策”轉變。從長期看,包括城鄉戶籍和土地制度、房地產相關稅收制度、住房租賃體系建設等多個方面的改革還需要進一步深入,逐步建立以市場為導向,以供求平衡為目標的房地產市場長效機制。
此外,政策變化仍將是“因城施策”,各地無差異化放松政策的可能性不大。
提振內需 消費穩步增長
2016年起,中國固定資產投資名義增速已低于GDP名義增速,意味著對于中國經濟而言,投資驅動模式不可持續。專家認為,鞏固中等收入階層消費是穩消費重點。預計2019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約為9.0%-9.2%。
姜超認為,從目前經濟形勢來看,內需潛力大于外需。過去10年,內需增速持續下滑,其中代表消費的社零增速從22%降至9%,下滑一方面源于人口結構變化,另一重要原因來自債務壓力。2019年,依靠持續的減稅降費,有望減輕居民債務負擔。
恒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表示,我國消費分級特征明顯。長期來看,消費升級趨勢仍在繼續;短期看,奢侈品消費全球第一大國與拼多多盛行于三四線及以下城市并存,高端白酒價格持續上漲與低端白酒競爭激烈并存,此類現象需要高度重視。擴大消費應當從增加居民收入和提高居民邊際消費傾向兩方面入手。
未雨綢繆 外貿“危中有機”
展望2019年外貿形勢,進出口增速料有所下行,但也存在積極因素。
天風證券研究所宏觀團隊負責人宋雪濤預計,2019年出口增速將有所回落,但可能略好于預期。對2019年出口的負面影響主要來自外需走弱。
從進口看,邊泉水認為,國內外需求同步走弱將導致2019年進口走弱,但也存在兩方面積極因素:一是機電產品進口增速可能處在較高的水平,二是擴大進口政策的提振作用。
規范舉債 財稅體制改革深化
2019年,財稅體制改革將深入推進,健全地方稅體系,并規范政府舉債融資機制。建立現代財政制度、完善稅收體系,需要一系列法律支撐。
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表示,要抓緊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法》,對政府收支行為及事權、財權、支出責任相匹配的中央和地方財政關系等作出明確規定,為分稅制財政體制提供法律保障。加快制定《財政轉移支付法》,制定《政府債務法》,健全預算法配套制度。要加快直接稅改革和地方稅建設。增值稅改革亟須在稅率、扣除和征管制度上予以完善并盡快完成立法;提高直接稅比重則主要依靠個人所得稅改革;下決心推進房地產稅改革,配套推進消費稅、環保稅、資源稅改革。
此外,專家認為,應推進稅收征管方式轉變和依法治稅,進一步完善稅收征管法律;健全國際稅收法律體系,深度參與全球稅收治理。
穩杠桿 注重杠桿可持續
姜超認為,宏觀債務率已經企穩,2019年中國經濟有望進入穩杠桿階段,各項貨幣和融資增速有望逐漸見底企穩。信貸保持相對穩定,企業債券和地方政府專項債保持增長,有望推動2019年社會融資總量增速及各項貨幣增速見底企穩。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認為,在杠桿運作構成整個金融運行基礎的情況下,追求的目標是讓杠桿可持續。一是推進企業改革、國企改革;二是債務處理目的是改善企業環境,民企要獲得和國企同等待遇;三是要嚴格遵循市場化原則;四是于法有據,不能領導“拍板就定”,資產處置要有法可依。(記者 趙白執南 彭揚)
編輯:秦云
關鍵詞: 2019年 宏觀經濟 十大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