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專題>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見證大變遷 見證大變遷

40年,從農村開始,由農業見證

2018年12月18日 11:25 |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點擊進入下一頁

1975年出生的河南潢川金塔紅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新生是伴隨著改革開放春風成長起來的一代,他見證了農村發展的日新月異。

從種植幾畝地到流轉土地4100畝、托管土地3萬畝,從刀耕火種到全程機械化,從大量施用化肥到綠色種植,張新生不敢想象,如今的農業生產能以這種方式進行。

1995年,20歲的張新生來到海南三亞跟隨農業專家當起“學徒”,學習蔬果種植。“那時候,外出學習電視、摩托車維修是‘朝陽’專業,可我卻偏偏對冷門的農業感興趣。”張新生說,在海南的15年里,他走遍了所有縣市,海南每個縣市的地他都種過。

2012年,回鄉探親時,看到家鄉那些撂荒的耕地,張新生萌生了創辦農業合作社、發展規模種植的想法。從最初承包800畝土地到如今的4100畝,金塔紅合作社不斷加速土地流轉,擴大經營規模,示范帶動作用日益凸顯。

“過去我們種水稻,從育苗到插秧,一畝地要用兩個人工,種4000畝地就需要8000個人工,現在種這么多地,從育苗、插秧、防控、收割、烘干到運輸全程機械化,只需要600個人工就能完成,效率提高太多了。”張新生說,過去人們要背著藥桶子頂著烈日噴藥,現在我們的機手可輕松呢,把機械操作完成后,就可以在空調房里休息了。

每到秋季,農民享受豐收喜悅的同時,也為散落在田間地頭的秸稈發了愁,而今這些讓農民左右為難的秸稈卻成為張新生合作社的寶貝。

“我們采取種養循環模式,用秸稈喂牛,牛的糞便育秧,提高發芽率。這些牛不吃的老稻稈粉碎后還田可以改良土壤,下面種上紫云英,一下雨漚掉,就是一種天然的綠肥。到第二年4月,我們把紫云英翻掉沃田,成為有機肥,保護土壤。”捏起田里的土,張新生對記者說,你看現在這個土質多松軟,肥力足、產量高。

綠色種植模式不僅改變了土質,也優化了稻田生態,稻棵間再現吃蟲的灰喜鵲、白鷺鳥,泥鰍、黃鱔、小螃蟹也重新回歸,水稻田生態環境日趨平衡。

沿著張新生手指的方向,一排排太陽能殺蟲燈矗立在稻田兩旁,一排排昆蟲性誘劑整齊排列在稻田中央。這也是潢川金塔紅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綠色防蟲的法寶。

2016年,潢川金塔紅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在稻田里設置了太陽能殺蟲燈和性誘劑,嘗試病蟲害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

“通過這幾年的實驗,殺蟲效果非常好,現在我們的水稻基本不用農藥。”張新生說,過去農民種地使用的化肥一年比一年多,農藥造成的污染也很嚴重。現在使用秸稈還田、紫云英肥田、綠色誘捕措施后,水稻的質量更好了、稻米更綠色了。

堅持綠色種植模式,實現糧食增產、農民增收,金塔紅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走出了一條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之路。2016年,金塔紅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被評為國家農民合作社示范社,此后張新生也被授予“全國農業勞動模范”稱號,并被評為全國“糧安之星”。

改革開放40年,從農村開始,由農業見證。張新生的經歷印證著40年中國農業改革發展走過的不凡軌跡——糧食產量由1978年的6000多億斤增長到2017年的12358億斤;增產增效并重、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結合、生產生態協調,讓農業生產方式更加綠色;從“藏糧于地”到“藏糧于技”,科技為農業插上騰飛的翅膀;一支愛農業、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成長壯大,農業正在成為有效益、有吸引力的產業。

乘著改革的東風,在這片充滿希望的田野上,中國開啟了鄉村振興戰略,正在描繪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裕”的現代新農村圖景。

(本報記者 李慧)

編輯:周佳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