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小部落傳承的“大文化”
中新社呼倫貝爾12月17日電 題:內蒙古厄魯特服飾:小部落傳承的“大文化”
中新社記者張瑋
“研究、選料、刺繡、搟制……制成一件像樣的傳統厄魯特蒙古袍大概需要一年。”17日,66歲的斯仁吉木接受記者采訪時,正在為參加下一次蒙古族服裝服飾大賽做前期準備。
他告訴記者,目前,聚居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境內的蒙古族厄魯特部落人口數量不足700人,而這個小部落卻較完整地保留和傳承著從葉尼塞河畔一路遷徙到中國的民族文化。
厄魯特,蒙古語意為“草原百姓”,是蒙古族28個部落中人口較少的部落,呼倫貝爾厄魯特部落位于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鄂溫克旗境內。
據史料記載,厄魯特人最早居住于俄羅斯葉尼塞河上游,以狩獵為生,13世紀初歸附成吉思汗,15世紀中葉成立了強大的衛拉特聯盟,成為元朝滅亡后,北方草原少數民族最后一股強大勢力。17世紀初,厄魯特人開始遷徙之路,部分遷至呼倫貝爾,部分則留居俄羅斯,其后裔被稱為卡爾梅克人。
斯仁吉木說:“呼倫貝爾境內的厄魯特部落人口較少,我不能眼看著我們的民族文化逐漸消亡。”
前不久,斯仁吉木捧回了“第十五屆中國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總決賽”蒙古族冬季傳統服裝服飾項目的銀獎,這個獎項無疑是對厄魯特部落文化保存的完整性給予的極大肯定。
斯仁吉木說:“我從小跟在母親身邊學習厄魯特服飾制作技藝,2003年,鄂溫克旗建旗45周年慶祝活動時,我們首次申請厄魯特部落以服飾方隊表演的形式出席,并被大家所熟知。”
從那時起,斯仁吉木開始潛心研究如何發展和傳承厄魯特部落文化,她走訪蒙古國、俄羅斯、日本等國家,收集有關厄魯特歷史文化、生活習俗等資料。
她說:“讓更多人了解這個蒙古族部落文化,最直觀的方式就是通過服裝服飾來體現,我做的每一套服裝都是在研究厄魯特歷史文化的基礎上制作出來的,我希望被保留下來的每一套服裝都會變成一段完整傳統文化的寫照。”
近幾年,斯仁吉木著力做一些民族文化遺產傳承的工作,她帶著自己設計制作的厄魯特服裝赴新疆、青海等地區,甚至前往日本、蒙古國等國家進行展示。
2013年,斯仁吉木成為呼倫貝爾市級“蒙古族服裝服飾—厄魯特服飾制作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2017年,厄魯特服飾被列入內蒙古自治區《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為了更好地傳承厄魯特文化,斯仁吉木將厄魯特服飾制作技藝傳給女兒托迪。
2015年,托迪放棄自己在日本的一切,毅然前往蒙古國學習蒙古族服裝設計和制作,去年回到中國,和母親一起肩負起傳承民族文化的重任。
托迪說:“媽媽50年前用的頂針現在傳給了我。雖然我步入這個行業才一年多,但我希望通過自己設計和制作的服飾把蒙古族厄魯特文化弘揚出去。”
對于傳承問題,斯仁吉木和托迪秉承一個原則:“尋找真的喜歡厄魯特文化的人,并且能夠靜心傳承的人。”(完)
編輯:楊嵐
關鍵詞:厄魯 部落 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