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沈陽故宮藏明清刺繡藏品綜述
1. 顧繡
世稱“露香園顧繡”、“顧氏露香園繡”、“露香園繡”,明嘉靖年間松江人顧名儒、顧名世兄弟在上海九畝地筑園,得一石,其上有趙孟頫手篆“露香池”三字,故園名“露香園”。顧氏家人習刺繡,其藝據傳得于內院。顧繡創始于明嘉靖年間韓希孟之手,其工藝要求極高,刺繡前須將絲線辟為單股,分別染色后再擇色依次進行剌繡。這種工藝最適宜于仿繡古代山水、花鳥、人物等名畫,所繡制品精美逼真,可謂一絕。韓希孟為上海露香園顧氏女眷,故名“顧繡”。
明中期以后,江南絲織業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和商品經濟的發展,更進一步促進了商品繡的發展。明代后期,一直作為閨閣繡的“畫繡”也成為商品。隨著社會財富的巨大集聚,商人階層的驕奢淫靡和文人士子的追求風雅使社會出現了收藏熱潮。顧繡起初非為牟利而作。隨著顧氏家族的沒落和顧繡進入市場后供不應求,顧繡漸成顧氏女眷們的養家技藝。顧繡以追摹繪畫為能事,工巧入微,藝術境界較高,鼎盛于明嘉靖至崇禎時期,名震滬上,以至于顧家每繡成一件作品,四方轟動,競相爭購。顧繡在江南一帶繁盛長達二三百年,在當時整個長江下游地區,顧繡幾乎成了絲繡工藝的通稱。至清初,蘇杭、上海、南京等地的繡莊多冠“顧繡”二字以壯聲名。
顧繡多以宋元及當世名家畫跡為繡稿,山水、花鳥、神仙、人物皆能入畫,半繡半繪、繡繪結合是其主要的特點,其寫真手法,對后世仿真繡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啟迪作用。顧繡深受松江畫派的影響,構圖疏落、筆墨淡潤、設色溫雅、配色精妙,既有文人畫的意趣,又有女性的靈慧。顧繡因畫施繡,因材施針,針法多達數十種,繁復多變。繡材上突破絲線常規,例如,繡蒲團用富席草,繡發用頭發,甚至暹羅斗雞尾毛、薄金等也可作繡材,使繡品更加逼真生動。
圖1為明顧繡鷹鳴萬里松鷹圖。全長135厘米,寬92.5厘米;畫心長91.9厘米,寬44.9厘米;斗方長28厘米,寬44.9厘米。顧繡。畫心斜出青松一枝,枝干虬曲,雄鷹棲落其上,引頸啼鳴,振翅欲飛。亮日東升,出于云海。鷹的毛羽以施毛針細密繡出,翅膀和尾羽的硬毛,頜下和腹部、足部的軟毛質感強烈。腳爪用釘針,肢節分明,形神兼備。繡品以絲理變化表現物象的質感肌理,細膩逼真。灰褐色的雄鷹,白色足羽,黃色鷹爪,配以綠色松枝,畫面開朗明麗,雄鷹栩栩如生,生趣盎然。
上詩塘為泥金箋,其上為馮遂題草書,右上“斯友堂”印,左下“馮遂歲在癸丑”白文篆書方印各一。畫面上中部繡“鷹鳴萬里”四字,其下繡“露香園繡”印一。右下“金芬館”白文方藏印一。國家二級文物。沈陽故宮10萬多件文物中,顧繡僅此1件,顧繡作品之珍稀自不待言。
2. 京繡
又稱宮廷繡、宮繡,是以北京為中心的刺繡產品的總稱,是在北京民間刺繡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京繡的歷史可以追溯至唐代,當時燕京已“錦繡組綺,精絕天下”。遼在燕京設繡院,為皇室和貴族制作服飾。至元代,京繡達到輝煌時期,圖案繁縟,用線多是包金箔、包銀箔、穿珍珠等繡法。使用金銀線的“平金打籽繡”成為京繡中最好的針工。此時的京繡已分宮廷繡和民間刺繡兩大流派。明代,京繡的特色越來越鮮明,針法嚴密、紋樣圖式規范。明清時已有獨立的京繡行業,以刺繡各種皇家用品、清代官服補子、群仙祝壽、百子圖等為主,尤以戲衣刺繡著名。光緒年間,京繡被譽為“宮繡”,發展更為興盛。京繡嚴格遵循宮廷藝術審美規范,構圖滿而不滯,造型端莊穩重,設色典雅,盡顯皇家氣派與尊嚴。用料講究,選用質量上乘的綢緞為面料,繡線除了蠶絲所制成的絨線之外,還將金銀線大量用于繡品中,擅長平金銀、盤金等,繡法及針法還有戳紗、鋪絨、釘線、網繡、堆繡、串珠、摻針繡、打籽繡、補繡、挑花繡等多種。充分體現了富貴精美的宮廷審美藝術。由于京繡藝術影響擴大,民間紛紛效仿,清末北京有幾十家繡坊,在傳承宮繡的基礎上,加入了民間元素,更為民俗化,后人皆稱為“京繡”。京繡主要為宮廷所用,對技藝、制作、體力有著嚴格的要求,早年京繡藝人多為男性。
圖2為清藍緞平金龍銅釘綿甲。上衣長77厘米,裙長78厘米,下擺79厘米,袖長44厘米,護肩40厘米,前遮縫24厘米,左遮縫20厘米,護腋22厘米,護心鏡18.5厘米。此綿甲為乾隆年間京繡平金銀珍品。用二暈色法,以緝線、平金、平銀、釘螺鈿等方法繡制。綿甲由上衣、下裳、護肩、護袖、袖、擋等部分組成。通身藍緞地平金龍戲珠紋,滿地飾纏枝菊花紋,圖案有祝頌長壽之意。甲面釘鍍金銅圓釘。雙肩各有護肩1個,兩腋各系云頭狀護腋1片。腹部佩梯形護腹,即“前擋”。腰間左側佩左擋,保護左肋,腰間右側佩箭囊不設擋。圍裳左右兩幅,腰部以布相連。上衣正中有圓形鋼質護心鏡,鏡四周飾鏤金云龍紋。穿用時,各部分以鈕扣、絲絳絆聯綴。綿甲內襯藍綢里,絮薄絲綿。此綿甲以金線盤釘龍鱗,銀線釘菊花紋。龍紋明亮輝煌,極富皇家氣派,為乾隆帝御用。清代御用甲胄由武備院籌備,內務府按制承做。國家二級文物。
圖3為清納紗鷺鷥補子。長寬均為29厘米。清代文官六品補子。以元青色素紗繡斜卍字紋為地,用正一絲串針法繡海水江崖、云紋、卷草紋、紅日、八寶等圖案,其上以斜纏針、施毛針、套針等繡鷺鷥。配色以藍白為主。國家三級文物。
明代文武官員的公服在常朝視事、奏事、謝辭等場合穿用,也稱常服,由烏紗帽、圓領衫和束帶組成。在圓領衫的前胸和后背各縫綴一方形飾物,這就是補子。清代補子在形式和內容上都承襲了明代,并在此基礎上有所修改和加工。清代皇家貴族及百官所穿的補服,如袞服、龍褂上,均綴以補子,以區別身份等級。親王、郡王、貝勒、貝子等皇室成員用圓補,鎮國公、輔國公、民公、侯、伯、子、男以及各級官員用方補。清代補服多穿在吉服袍外面,不單獨穿用。
圖4為清黃緞彩繡皮里馬蹄底鞋。高15厘米,鞋長24厘米,鞋高6厘米,底高9厘米。此鞋黑緞面,皮毛為里,鞋口出鋒毛并以黑緞彩繡菊花。鞋面彩繡如意、蝠、元寶、花卉圖案。為清乾隆朝宮廷后妃穿用。國家三級文物。
清代婦女的木底鞋,是滿族古老的“削木為履”習俗的體現,有隔涼、增高的作用。按高底形狀可分“花盆底鞋”和“馬蹄底鞋”,木制鞋跟以細白布裱蒙或用白漆涂白,鞋面多以刺繡、穿珠等工藝修飾。
編輯:楊嵐
關鍵詞:顧繡 刺繡 京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