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湖北自貿區 中部開放高地顯山露水
湖北自貿區 中部開放高地顯山露水
11月15日,湖北宜昌市猇亭區云池港附近的三峽保稅物流中心,幾輛集裝箱車卸下貨物,樂星紅旗電纜公司一批500萬元的進口鉛錠順利進入保稅倉庫。“這樣的大宗商品在國際市場上價格波動較大,有了中心的保稅功能支撐,可以暫緩繳稅,我們有足夠底氣在國際價格較低時大量進口。” 采購部經理崔成烈算了一筆賬,公司在中心長期穩定庫存了一定數量的原料,價值5700萬元,在清關前可為企業節省進口環節增值稅900多萬元。
自去年4月1日正式掛牌以來,湖北自貿試驗區努力成為中部有序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集聚區、全面改革開放試驗田和內陸對外開放新高地,堅持依托傳統優勢產業基礎,積極承接新興產業轉移,不斷探索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市場活力進一步顯現,開放、創新、綠色發展動力日趨強勁。
點燃創新引擎,傳統優勢產業煥發新動能
按照《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自貿區包括武漢、襄陽、宜昌3個片區。在武漢片區,總投資1600億元的國家存儲器基地蓄勢待發,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32層三維NAND閃存芯片即將實現量產。
武漢片區劃定在武漢市東湖高新區,它還有一個更為人熟知的名字——中國光谷。作為全國第二個獲批的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光谷的創新基因與自貿區的改革試點精神高度契合,雙方的聯結迸發出強大創新能量。
武漢片區掛牌以來,共引進光電子信息產業重大項目50多個,總投資額2000多億元,形成五大千億產業和兩大新興產業集群,完成“芯片—顯示—智能終端”全產業鏈布局,已成為我國光通信領域重要的技術研發和生產基地。圍繞片區內光谷生物城,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產業涌現出了仿生人造血管、商用可控制可定位膠囊內鏡機器人系統、數字化正電子發射斷層成像儀等一批重大成果。
“我們堅持自貿區和自主創新示范區聯動,全面提升光電子信息、生命健康、高端裝備制造等光谷傳統優勢產業競爭力,打造長江經濟帶世界級產業集群。”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武漢自貿片區管委會專職副主任戴希說。
汽車及零部件一直是襄陽的龍頭和支柱產業。圍繞自貿片區發展定位,襄陽依托傳統優勢,著力打造“新能源汽車之都”。目前,已擁有40多家新能源汽車企業,從動力電池到驅動電機、從電動轉向到充電設施,一個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在襄陽已經形成。
優化營商環境,新產業新業態加速集聚
“慶祝小米、金山、順為武漢總部入駐金融港1周年”。11月18日,光谷金融港B24棟,大門上方的橫幅很是醒目。
“下屬公司1天就辦妥了工商注冊,辦公樓從簽合同到交付僅花了7天,公司從簽約到正式運營不到3個月。”回憶起“第二總部”去年落戶時的情形,小米武漢總部有關負責人不禁感慨。
湖北自貿區以制度創新為核心,著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以最大誠意吸引戰略性新興產業入駐,面向未來招商引資、招才引智。
推進投資項目審批改革,試行“先建后驗”,項目審批時間縮短70%以上;“馬上辦、網上辦、一次辦”政務改革將企業設立審批時間從7個工作日減至1—2個工作日;不動產抵押權變更登記改革方便銀企開展無還本續貸,切實緩解企業融資難題……200余項制度創新成果豐碩。
緊緊抓住東部沿海地區經濟轉型契機,湖北自貿區充分發揮科研、高端人才、市場潛力等優勢,打造良好投資和營商環境,積極發展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民營經濟,創新型企業加速向湖北自貿區集聚。至今已有小米、海康威視、科大訊飛等60多家知名企業總部或“第二總部”落戶光谷。
截至9月底,湖北自貿試驗區新設企業19657家,其中外資企業151家;完成進出口總額1536億元,約占全省同期的1/3。
立足長江連通全球,接入一帶一路大通道
近日,《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獲國家批復,首次明確支持襄陽加快打造漢江流域中心城市。長江第一大支流——漢江之畔的襄陽,加上長江中上游重要節點城市武漢和宜昌,湖北自貿區三大片區遙相呼應。
今年3月28日,首趟“襄漢歐”國際貨運班列滿載著發動機、汽車零部件、紡織服裝等貨物,從襄陽自貿片區內的金鷹重工物流園駛出,標志著“襄陽—武漢—歐洲”國際貨運班列首發成功。至此,襄陽全面接入“一帶一路”大通道。
“我們生產的汽車輪轂軸承單元,主要出口到美國和歐洲。”湖北新火炬科技公司外貿總監楊曉妮表示,隨著襄陽自貿片區的發展,企業運輸和清關時間大大減少,為企業擴大海外市場提供了多種便利途徑。
如何克服先天不利因素,走出內陸對外開放新路徑?宜昌在國際物流通道上下功夫,先后開通了“宜漢歐”班列、中亞班列、宜蓉班列,開辟“宜昌—廣西欽州—馬來西亞的巴西古當港”國際鐵海聯運線路,初步建成了向北到俄羅斯、向南到南亞東南亞、向西到中亞歐洲、向東到美洲的國際物流通道體系。
著力打造中部開放高地,既暢通對外交往通道,又降低外籍人才進入門檻。湖北自貿區相繼推出放寬外國留學人員工作許可條件、設立外籍高層次人才申請永久居留直通車等政策舉措。武漢片區以“3551光谷人才計劃”和“四大資智聚漢工程”為重點,大力推進招才引智;襄陽片區建設國際人才服務港,打造國際人才引進直通車;宜昌片區建立高層次人才項目年度述評制度和問題清單認領制度。
截至目前,湖北自貿區已聚集3名諾貝爾獎得主、75名中外院士、400余名國家“千人計劃”專家以及上萬名博士生、數萬名碩士生和數十萬名本科畢業生,形成金字塔形多層次人才體系。
編輯:曾珂
關鍵詞:湖北自貿區 中部開放高地顯山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