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虛假報銷屢試不爽,根在監管被“撿漏”
9000元的工錢翻10倍報銷,3床大棚保溫棉被翻20倍報銷……這就是江蘇省灌云縣園藝站原站長祁明華以其“聰明才智”開辟的“賺錢”捷徑。其先后11次虛假報銷,套取“三新工程”項目資金共計47.453萬元。(11月21日《中國紀檢監察報》)
單位購買辦公用品、請客送禮時經費不足怎么辦?對極具“聰明才智”的祁明華來說,解決這個問題似乎并不是什么難事。一方面,他很好地利用了“關系”,找到與本單位有業務往來的企業老板,讓其簽訂假合同并開具發票,進而通過虛假報銷來“創收”。與此同時,報銷時又玩“浮夸風”伎倆,在用工、物資等單價上“帽大一尺”,從而實現“增收”的目的。盡管用此辦法“賺錢”確有成效,然而,惠農扶貧項目資金豈容“蛀蟲”來“蠶食”?正所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祁明華自以為聰明,卻沒想到聰明反被聰明誤,問題終究在縣紀委監委開展的惠農扶貧資金專項督查中被查出,不僅自己將面臨黨紀國法的嚴懲,還讓一群“助紂為虐”者跟著遭了殃。
其實,縣園藝站被查出虛開發票套取惠農扶貧項目資金問題,僅僅是巧合罷了。首先,縣紀委監委開展惠農扶貧資金專項督查,針對的是全縣涉及該領域資金的單位,而絕非沖著縣園藝站一家而來,更不知道該單位存在套取國家資金的事情。其次,事情露馬腳,源于單位自身“不走心”,肥料公司都長期處于停產狀態了,而園藝站報賬發票上卻還顯示著與其有業務往來,這不明擺著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如不是發票十分蹊蹺,怎會引起調查人員的注意?第三,問題被發現,關鍵在于祁明華在這次“大考”中發揮有失水準。原本“小伙伴”已幫忙把問題解釋的合情合理了,但他面對調查人員詢問時,卻因做賊心虛而慌了神、亂了心,如不是他的舉動讓人生疑,又咋會使得調查人員對問題深挖細查?
11次虛假報銷、套取資金47.453萬元,這是兩個不少、不小的數字。出現這樣的問題,從主觀層面看,是祁明華思想防線松懈、法紀意識淡薄所導致,但問題根源還在于對資金缺乏有效監管甚至監管缺失。若不是縣紀委監委調查人員明察秋毫,可能這個事情還只是天知、地知、他們知。為什么事情過去多年到現在才被查出來?為什么問題是被紀委監委發現的,而不是財政、審計等職能部門?之前有對其監管過嗎?如果有過監管,那么工錢、物資錢等價格“帽大一尺”咋沒被發現?又怎能讓其一而再、再而三得逞,甚至是屢試不爽?不可否認,虛假報銷極具隱蔽性,很難被發現,但事實上只要監管方面跟上了,就不會讓人輕而易舉“撿漏”,以至于國家財政資金流失和群眾切身利益受到損害。
“往者已不及,尚可以為來者之戒。”此案再次告誡廣大黨員干部,要堅定理想信念、強化法紀意識,牢記“莫伸手,伸手必被捉”鐵律,時刻做到警鐘長鳴。同時,對有關職能部門來講,在監管國家財政資金問題上,決不能出現不作為、慢作為等現象,必須做到資金到了哪里、監管就要跟到哪里,只有織密全方位、全領域、全過程的“監督網”,方能避免膽大妄為者來“撿漏”。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報銷 監管 資金 虛假 假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