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話·數據話·數據
數說廣西:廣西蠶繭產量占全國48%
新華社南寧11月20日電(記者雷嘉興)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年以來,蠶桑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2017年蠶繭產量達39.59萬噸,占全國總量的48%,廣西已成為我國重要的蠶繭生產和繭絲加工基地。
60年來,廣西蠶桑產業發展經歷了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過程,尤其是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實施“東桑西移”戰略調整,廣西抓住機遇大力推進蠶桑產業發展。
1958年,廣西蠶繭產量只有291.3噸。改革開放后,廣西蠶桑生產進入快速增長期,1991年蠶繭產量首次突破萬噸,2004年突破10萬噸。“實現跨越發展關鍵在于創新。”廣西壯族自治區蠶業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陸瑞好介紹,廣西自主選育出“兩廣2號”“桂蠶2號”等適合廣西氣候條件的優質蠶桑品種,創新小蠶共育、集成桑園速生豐產栽培等一批高效實用技術,形成了特有的亞熱帶蠶業技術創新體系。
“小蠶變龍”,蠶桑產業效益明顯。據統計,2017年廣西蠶農售繭收入195.38億元,同比增28.99%,連續8年超百億元。全自治區規模以上絲綢企業98家,桑蠶絲產量達50025噸,實現絲綢工業總產值近200億元。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并逐步向深加工和綜合利用方向拓展,發展勢頭良好。目前相關產品主要銷往印度、日本、美國等國家和地區。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廣西 蠶繭 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