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書畫訊息書畫訊息

贗本的力量:明清時代的《清明上河圖》

2018年11月15日 17:34 | 作者:陳婧莎 | 來源:中國美術報
分享到: 

原標題:贗本的力量:明清時代的《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

提到中國繪畫史中最著名的作品,應該大多數人都會想到《清明上河圖》。然而,現如今家喻戶曉,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一般被認為是張擇端真跡的這本《清明上河圖》,北宋時卻未入《宣和畫譜》,我們也無法在其他同期文本中找到關于它和它的作者的只言片語。從這個角度上說,《清明上河圖》在其初創時,很可能不甚重要,至少不像現在這樣是一件公認的名家名作。

那么,《清明上河圖》在何時,又如何聲名鵲起呢?

《清明上河圖》,張擇端,絹本設色,24.8×528.7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局部)

《清明上河圖》的聲名鵲起,大約是明代中期以后的事情,這一點可以從文獻中《清明上河圖》出現的頻度得以推知。相比早期文獻中只有零星的記述,從明中期,大約嘉靖朝以后開始,涉及到《清明上河圖》的文獻爆發性的增長,而這種驟然而起的熱度,一直持續到清末還未退卻。

明清時代,許多生平并不一定與書畫有涉的文人士大夫,他們的詩作中,卻常能見到《清明上河圖》相關的意象和典故。譬如朱茂昞(生卒年不詳)《清明日過高梁橋》有“那得丹青尋好手,清明別寫上河圖”;趙翼(1727-1814)《湖上》有“堤上香車堤下舫,清明一幅上河圖”。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甚至于清初官修教人寫詩用韻的《佩文韻府》,談及“圖”字韻時,所舉例子正是“上河圖——畫苑宋張擇端有清明”。可見,明清時期,至少在知識階層中,《清明上河圖》是為人們再熟悉不過的了。

更有趣的是,與一般名家名作往往只出現在嚴肅文本中不同,《清明上河圖》在明清時代還常常出現在一些極為世俗化的語境里。譬如小說《金瓶梅》就與《清明上河圖》扯上了關系。明清時有一種廣為流傳的說法,大致說《金瓶梅》實為王世貞(1526-1590)所著,王世貞之父王忬(1507-1560)曾獻贗本《清明上河圖》給嚴嵩(1480-1567)嚴世蕃(1513-1565)父子,因被唐荊川(1507-1560)揭發而生死,王世貞便著《金瓶梅》涂毒藥其上,毒殺唐荊川為父報仇。這個故事當然不是歷史事實,吳晗先生已經雄辯地證偽了。但是當紅小說、權柄人物以及文壇領袖,《清明上河圖》能與它們擺在一起,正說明它也如它們一樣在明清時已是一個知名度極高的存在。小說《金瓶梅》以外,戲劇《一捧雪》和《焦山鼎》也與《清明上河圖》有所牽扯,它們同樣說明《清明上河圖》在明清時人心目中的位置。

明中期以后開始至于清末《清明上河圖》的熱度讓我們疑惑:一般認為創作于北宋時的《清明上河圖》,為何流傳至于明代中期以后才獲得這樣的聲名?一般認為的張擇端真跡,盡管在多位私人藏家手中流傳和傳承,但在沒有公共展示平臺和缺乏現代傳媒的古代,能夠目見它的人畢竟少數,那么明清時的人們又通過什么去認知《清明上河圖》呢?

這便要從明中期以后,所謂真跡以外的另一類《清明上河圖》說起。這類《清明上河圖》無論是繪畫風格還是畫面內容都與所謂真跡存有明顯的差異。它們通常為絹本大青綠設色,畫卷開始處常見山巒,虹橋為石質,城門樓帶有甕城和水門,畫卷結尾處往往可見所謂“金明池”的宮殿和龍舟。它們的畫風近仇英(約1498-1552)一路,也多見仇英偽款。學界一般將它們視作是明代中期以后“蘇州片”一類民間作坊生產的贗品和偽作。

《清明上河圖》(大倉集古本),(傳)仇英,絹本設色,25.5×615厘米,大倉集古館藏(局部)

《清明上河圖》(大都會藝博舊本),(傳)仇英,絹本設色,28.5×589厘米,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局部)

《清明上河圖》(趙浙本),趙浙,絹本設色,28.4×576厘米,林原美術館藏(局部)

需要明確的是,這類《清明上河圖》數量非常驚人,童書業先生曾非常夸張地說:“可能以千萬計”。韋陀(Roderick Whitfield)先生和古原宏伸先生都曾對現存此類《清明上河圖》做過統計,但都未能窮盡。筆者曾做過調查,僅藏于全球各大博物館和其他收藏機構中的便已逾百幅,私人藏家手中的更不可勝計。現存的數量就如此驚人,可以想見在明清社會,它們會是怎么樣的保有量。

驚人的數量使得這類《清明上河圖》得以在明清社會中廣泛傳播。從明清時期的文獻來看,許多著名的文士,其所藏或所見的《清明上河圖》事實上都是此類。譬如,李日華曾于《味水軒日記》中興致勃勃記載,他于萬歷三十七年(1609)、萬歷四十二年(1614)兩次得見的一本《清明上河圖》應是張擇端“真本”。然而從他描述的“沙柳遠山”開端,及畫卷有“賜錢貴妃”句,卷后又有蘇舜舉、戴表元、李冠等人跋文來看,這個本子應該是非常接近現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所藏《清明易簡圖》和東府同觀本的版本,即也是這種明清時期生產的青綠設色的面目。(圖5、6)

《清明易簡圖》,(傳)張擇端,絹本設色,38×673.4厘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局部)

《清明上河圖》(東府同觀本),(傳)張擇端,絹本設色,39.7×606厘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局部)

從文獻記載來看,沈德符(1578-1642)、錢謙益(1582-1664)、彭孫貽(1615-1673)、查慎行(1650-1727)、吳榮光(1773-1843)、裴景福(1854-1924)等人收藏、目見,并記錄下來的《清明上河圖》,其實也都如此。甚至如邵圭潔(1510-1563)、張鳳翼(1527-1613)、王士禎(1634-1711)、翁方綱(1733-1818)等人還都至少見過兩本以上。

雖然按照目前學界的看法,這類《清明上河圖》的生產基地應是以蘇州為中心,然而這卻并不妨礙這類圖畫傳播到全國各地,甚至海外。蘇州、北京、南京等等當時的文化中心城市自不必說,明代王象晉(1561-1653)有一篇《張襄憲公遠慮傳》,記載說哪怕在偏遠的四川銅梁(今重慶銅梁縣)也曾有過一本《清明上河圖》。此外,趙榮祏(1686-1761)《觀我齋稿》、樸趾源(1737-1805)《燕巖集》、伊藤東涯(1670-1736)《紹述先生文集》、齋藤謙(1797-1865)《拙堂文話》等等日韓文獻中的記載還佐證,這一類《清明上河圖》在17、18世紀時,還傳播到了朝鮮和日本。

如果系統考察和比對便會發現,明清時期生產的這些《清明上河圖》,它的廣泛傳播,與《清明上河圖》知名度的發展是共時的。真跡當然也在流傳,然而相形之下,這種具有絕對數量優勢的圖畫,才是明清時人真正能夠看到的《清明上河圖》圖像,是他們能夠直觀認知到的《清明上河圖》。當這類《清明上河圖》投向市場,進而進入到收藏和賞鑒體系中,必然地,人們需要一整套關于它的解釋。于是便產生了大量講述它的文本、生成了大量相關它的知識,甚至還演繹出關于它的傳奇。當然這些文本、知識和傳奇,也反過來進一步促進了圖像的生產和傳播。兩者間是相輔相成、相生相長的關系。

一般認為的真跡,藝術成就固然高妙,然而在沒有公共展示平臺和現代傳播媒體的古代,它的影響力是局限的。而那些現如今被斥為贗品、偽作,一般認為藝術水平不及真跡的圖畫,卻好像今天的印刷品一樣,以其驚人的傳播力作用于當時人的認知。在當時許多人那里,那就是《清明上河圖》的樣子。圖像伴隨知識,如今并不受到重視的所謂贗品和偽作,恰恰代替真身早早于明中期以后便成就了《清明上河圖》的聲名。


編輯:楊嵐

關鍵詞:清明上河圖 贗本的力量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