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把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落到實處——金融委督導在行動系列述評之一
新華社北京11月12日電題:把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落到實處——金融委督導在行動系列述評之一
新華社記者吳雨、劉開雄、李延霞
針對民營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近期有關金融部門和一些地方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這些措施落地情況如何?效果怎樣?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派出督導組,兵分七路,進行實地督導。
民營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是一個世界性、長期性難題。近年來,我國不斷出臺政策支持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在外部因素和周期性因素疊加影響下,部分民營企業經營風險上升,融資難問題加劇。
據不完全統計,現在銀行業貸款余額中,民營企業貸款占25%,而民營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份額超過60%。民營企業從銀行得到的貸款和其在經濟中的比重還不相匹配、不相適應。
針對民營和小微企業“喊渴”,人民銀行通過定向降準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拿出“真金白銀”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今年以來,央行四次降準凈釋放資金約2.3萬億元;增加再貸款、再貼現額度3000億元;綜合運用多種工具提供不同期限流動性,前三季度累計開展中期借貸便利操作40740億元……
有流動性的支持,還需要有效引導到民營企業手里,這要求切實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進一步激發金融機構支持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的積極性。
為此,一系列金融政策陸續出臺:將小微和民營企業債券和貸款納入央行合格擔保品范圍;在宏觀審慎評估(MPA)中新增臨時性專項指標,考察金融機構小微企業貸款情況;小微企業貸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稅單戶授信額度上限,由100萬元提高到1000萬元;設立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穩定和促進民營企業債券融資……
民營和小微企業的融資困境能否改善,政策效果到底好不好,回答這些問題的關鍵在落實。為此,金融委辦公室牽頭開展了深化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實地督導檢查。從10月23日到11月9日,由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中財辦、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金融委聯席部委分別牽頭,七個督導組分赴廣東、福建、安徽、浙江、江蘇、遼寧、四川等地,對相關部門、金融機構和地方政府落實政策的情況進行督導。
“要抓好已出臺政策的貫徹落實,讓民營企業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提出,開展深化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實地督導檢查,推動解決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中存在的堵點、梗阻和瓶頸問題,切實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打通“最后一公里”。
督導期間,各督導組通過座談會、明察暗訪、個別談話、材料調閱、政策宣介等多種形式進行調研,所調研的對象覆蓋大型商業銀行、地方法人銀行、保險機構、證券公司、村鎮銀行等多種金融機構,督導組既深入了解了民營和小微企業面臨的困難,也傾聽了一線信貸員的心聲,還對地方金融監管者提出了明確要求。
“我們希望聽到真情況,希望你們反映真問題。”11月6日上午,國務院金融委第一督導組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督導組的開場白不僅為當天座談會定下基調,也點明了此輪督導的重要目標之一。
此次督導,相關部門不僅要推進政策落實,還要發現問題,并對存在的梗阻和瓶頸提出改進建議和措施。
在安徽,中國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帶隊的督導組不僅組織了40余家小微企業、18家金融機構等召開了多場座談會,還實地走訪了15家民營和小微企業、12家銀行機構等。
督導組發現,民營和小微企業普遍面臨“缺少抵押擔保”“貸款融資困難”的問題,部分企業還遇到銀行“抽貸、壓貸、停貸”的情況;一些金融機構對于小微客戶的態度正在逐步轉變,但設計的金融產品不能滿足小微客戶需求;有的地方監管部門主動服務意識不夠,政策協調配合有待加強……
“融資的高山”并非一日可以跨過。盡管一些企業的發展依然受到融資難融資貴的影響,但在各方努力之下,事態正在向好的方向變化。
“關鍵是要推動形成對民營企業‘敢貸、能貸、愿貸’的信貸文化,使銀行業金融機構愿意做、能夠做、也會做民營企業業務。”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說。
通過抓落實扭轉部分金融機構“輕視”民營和小微企業的心態,同時利用此次督導的深入調研和思考,制定出一批有針對性的措施,推動金融改革,探索長效機制,提升金融服務,民營和小微企業必將獲得更多金融資源的支持。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融資 民營企業 督導 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