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將“劇毒”騙局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
“雙十一”很快來臨,酷愛網購的“剁手黨”們又在摩拳擦掌了,一些由網購引起的電信詐騙,也在蠢蠢欲動。據央廣網前日報道,北京的劉女士近日網購收到快遞后,接到自稱是“快遞公司快遞員”的電話。核對了訂單號和個人信息后,對方稱,該批快遞在運輸過程中,不小心被劇毒物品污染,后續(xù)會給予賠償。后經多方查證,“被劇毒污染”疑似是詐騙的新說辭。劉女士再打所謂的快遞電話時,已無人接聽。
這種詐騙新套路會如何騙走你的錢呢?據一名收到類似信息的消費者透露,此類騙局雖然說辭不同,但都需要消費者登錄其他平臺領取“賠款”,消費者提供銀行卡號或手機驗證碼時,才是騙子“施展”騙術的時候。一名大四學生就被這樣的“假冒淘寶店家”將銀行卡內幾乎所有余額取走。
當今新型電信詐騙跟過去“瞎貓碰到死老鼠”相比,“進化”出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嗅覺十分靈敏,能對特定人群開展有針對性的詐騙。你考上大學了,他會來電說可領“助學金”;你開戶炒過股,他會來電給你推介所謂期貨平臺;消費者網購了衣服,他會說“質量不合格”;網購了兒童用品,他就說“被劇毒污染”。一般人網購,本就對商品質量處于高度警惕狀態(tài),一聽到這樣的“好心提示”,怎會不相信呢?有了死心塌地的這一步,你就很可能被他一步步牽著鼻子走,直到把卡上的錢席卷一空。
然而,這種“劇毒”騙局所帶來的危害,遠不止騙光受害人的錢財,也不止制造嚴重的信任危機。事實上,它還可能釀成社會恐慌,使消費者對網購和快遞業(yè)產生畏懼。更可怕的是,消費者一旦聽慣“狼來了”的謊言,一旦今后真的出現網購商品“被劇毒污染”的情況,真的“狼來了”,他們也可能充耳不聞,這豈不是很危險么?所以,這種“劇毒”騙局實際上可能危及公共安全,即使詐騙未遂,有關部門也應順藤摸瓜認真查處,讓膽大包天的騙子為自己的貪婪、無知付出應有代價,將騙局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
縱觀近些年出現的電信詐騙,從“通知中獎”到“公檢法電話”,經歷了一個從“恭喜”到恐嚇的變化,此番出現的“劇毒”騙局,則是恐嚇與“賠償”并用,全然升級了。這對公眾的防騙意識和有關部門的打擊力度,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騙局 劇毒 狀態(tài) 網購 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