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帶薪休假落實難,不妨考慮恢復五一黃金周
帶薪休假落實難,不妨考慮恢復五一黃金周
帶薪休假要保障,但在落實難的情況下,不妨考慮恢復五一黃金周。
每年國慶長假,都跟人山人海、擁堵等字眼緊密關聯。更何況,目前長假僅剩春節與國慶。對國人來說,春節是固定不變的親友團聚假期,所以,剩下唯一遠程出游的機會就只有國慶黃金周,自然哪里都人滿為患。
面對這種情況,很多人呼吁落地帶薪休假,而我依舊認為,應該重新設立五一長假。
發展旅游業的切實需要
首先,這是中國經濟發展、旅游業發展的需要。
2008年,我國旅游業連續遭受金融危機和各種突發事件、不利因素的沖擊,當年全國國內旅游人數達17.12億人次。全國國內旅游收入8749.30億元人民幣,其中城鎮居民旅游消費5971.75億元,農村居民旅游消費2777.55億元。
在春節、“十一”兩個“黃金周”中,全國共接待國內游客2.65億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189億元。
再來看2017年的全年情況,當年國內旅游人數50.01億人次。國內旅游收入4.57萬億元,其中,城鎮居民花費3.77萬億元,農村居民花費0.80萬億元。
全國旅游人次已經是2008年的3倍,旅游收入是2008年的5倍,市場規模已遠非當年可比。
更重要的是,該需求還會不斷擴大。根據文化和旅游部的數據,2018年上半年國內旅游人數達到28.26億人次,同比增長了11.4%。國內旅游收入2.45萬億元,增長12.5%。也就是說,國慶長假出行難、旅游難的矛盾,還會進一步增加。
彌補實際假期不足的現實措施
第二,這是彌補中國人實際假期不足的措施。
2008年之前有五一長假,之后長假被拆分,多了一個中秋,這是尊重傳統的需求。但應該看到的是,中秋太短,讓很多人三天跨省返家并不現實,于是中秋變為了一個既不能回家,又不能出行的假日;既沒有達成一家團聚的傳統,又失掉了旅游的興致。
另一方面,中國人實際假期不足。
目前,全球大多數國家都有104天的雙休日假期,此外,大部分國家的公眾節日假期都維持在10-15天的范圍內,且發展中國家的節日假期平均多于發達國家。
比如,哥倫比亞公眾節日假期共18天,全球最高;印度、泰國、馬來西亞等國有16天節日假期;歐美國家普遍在10天左右。相較之下,中國的11天節日假期并不算短。
但如果將公眾節日及勞動者帶薪假期合并比較,中國在全球的排名則十分靠后,非但不能進入“中等發達”序列,反而不及很多周邊的發展中國家。
全球人力資源咨詢公司美世曾在名為《全球員工應享假期》的報告中對62個國家的雇員假期進行了比較。統計數據均以各國“一周工作5天、并有10年工齡”的企業員工為樣本,“帶薪假期”總時長由平均帶薪年假以及國家法定帶薪節假日兩個部分組成。結果顯示:62個國家和地區工作10年的職工帶薪年休假平均為19個工作日,我國(10個工作日)排在并列59位。
一方面,傳統仍需提倡;另一方面,中國人帶薪假期不足,實際差距則更大。更何況,工作日中,中國人的加班更多。所以,在保持中秋節的基礎上增設五一長假,確實有其必要性。
提升勞動保護狀況的必然要求
第三,這是提升勞動保護狀況的必然。
面對長假擁堵、假期落實不足的情況,很多人提倡落實帶薪休假,在全年內分散旅游需求。遺憾的是,希望很好,現實骨感。
實際上,帶薪休假一直都有,勞動法的規定很明確。但中國幅員遼闊,經濟、文化與法治水平相差甚大。除了在一些大城市、大公司,這些法律執行得很好以外,在很多地方,其執行情況堪憂。
更重要也更深層次的問題是,這不僅僅是加強法治就能實現的。政府可以落實法治,但勞動部門的公務員卻不能幫每個人請假,請假調休還得靠勞動者自己去要求。這個時候,他們就會遭遇更加“真實的現實”。
相關法律法規的確可以保護一個勞動者應得的權利,確保其得到帶薪休假,但卻無法阻止一個更愿加班、更愿犧牲假期的人得到升遷、獎金的機會,也無法阻止強硬地要求帶薪休假之后,不能升職或獎金下降。
隨著經濟發展,中國人的休閑意愿變強了,但這個意愿,還不足以壓過與同事競爭的意愿,不足以壓過對獎金的需求,最終也不足以促成與老板談判的行為。
事實上,旅游的本質不僅僅是旅游,而是和家人、同事朋友一起出行。但在分散休假的制度下,兩個家庭,或4、5個上班的人一起出游,協調統一假期的成本就讓一起出游變得幾乎不可能,最終旅游就被放棄了。
而全國一盤棋的長假制度,就等于全國經濟某種程度上的停擺。在長假中,上、下游行業均休假了;客戶、供應商也休假了,即使企業不放假,職工也創造不了什么價值。在此前提下,企業給員工放長假,機會成本最小,企業當然會選擇放假,這就保障了勞動者的權利。
這可以看作一種政府替代勞資雙方統一談判的方式,即在單個勞動者意愿不足,進而勞動者群體談判能力低下的時候,政府替代勞動者群體進行談判。這符合中國當下的社會情況。
在專家倡導落實帶薪休假的文章下面,有很多網友評論自己連雙休也沒有。面對這種情況,一種態度是強調落實、加大執法;另一種態度是接受這個現實,尋找一個妥協的道理。一般來說,前者是何不食肉糜,進而會轉向激進,而后者是保守的。我傾向于后者,明確的邏輯與灰色的世事指向的都是再設立一個長假,而非落實帶薪休假。
刺激我國內需的必要手段
第四,這是中國刺激內需的要求。
當下中國面對自身與國際經濟形勢挑戰,出口承壓、投資效率變低,內需對中國經濟越來越重要。
正如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所說:“從上半年主要的數據來看,經濟增長的格局中,內需決定力量,內需里面消費又是頂梁柱。”旅游這樣的內需非常寶貴,應該妥善支持。顯然,長假制度中,更容易與家人朋友一起出行,當單個人的假期在時間上重合時,協同效應帶來了效用的提高,也產生出更多的消費需求——這也是長假的重要目的。
只可惜,中國的休假制度已經日益成為制約中國旅游事業發展的重要障礙。
最近,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的若干意見》。文件指出:“近年來,我國在擴大消費規模、提高消費水平、改善消費結構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但也要看到,當前制約消費擴大和升級的體制機制障礙仍然突出。”
顯然,進一步改革旅游制度,增設五一長假,是其中的應有之義。
綜上,帶薪休假的確需要保障,但在落實難的情況下,不妨考慮恢復五一黃金周。
□劉遠舉(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
編輯:曾珂
關鍵詞:帶薪休假落實難 不妨考慮恢復五一黃金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