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要聞 要聞

改革開放之光照亮百姓夢想

2018年10月08日 17:15 | 來源:中青在線
分享到: 

中宣部等部門聯合舉辦“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宣講活動

改革開放之光照亮百姓夢想

“在狹小的空間里,濃烈而刺鼻的推進劑味,讓人頭暈目眩、惡心難忍,而我們只能半跪半躺著用小鏟一點點摳挖……”在天津師范大學,航天動力技術研究院班組長徐立平的記憶回到上世紀90年代,他第一次執行任務時的場景。

徐立平是“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活動的一名宣講嘉賓。近日,由中共中央宣傳部、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聯合主辦的“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百姓宣講活動在北京啟動。9月18~20日,第一批宣講團前往天津、石家莊、太原等地開展巡回宣講。

從父輩手中接過“天大”的事

“為防止用力過大引起強摩擦,每次最多挖四五克藥,干10分鐘就必須出來換人再進。”徐立平記得,1989年,我國重點戰略型號發動機研制進入攻堅階段,一臺即將試車的發動機發現大面積脫粘疑點,為不影響后續研制進度,專家組決定:就地挖藥。

承擔這項工作的,是一支平均年齡三十幾歲的“挖藥突擊隊”。當時21歲的徐立平,是突擊隊年齡最小的隊員。

鉆進裝著十幾噸火藥、翻個身都難的發動機藥柱里,徐立平和大伙兒一干就是兩個多月,最終在挖出300多公斤推進劑后,成功找到了故障原因。

工作三十多年,類似的任務,徐立平經歷過很多次。面臨艱難任務,他總會想起父母和老一輩人為了航天事業的堅持和無私奉獻。“他們曾喝黃泥水、住土坯房,甚至為一塊肉該給辛苦勞作的一線工人吃,還是給殫精竭慮的技術干部吃而推來讓去……”

先輩的骨氣和勇氣讓徐立平這樣的后繼者振奮。從父輩手中接過航天事業的接力棒,徐立平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做好這件事。

“我們在美國人驚嘆的目光中感受到了‘讓世界享受中國制造’的驕傲。”在河北師范大學,薛瑩的報告擲地有聲,臺下響起熱烈的掌聲。

1958年,薛瑩的父母為支援祖國航空建設,到了陜西閻良。

后來,薛瑩也選擇加入到這個大家庭,成為航空工業西飛一名鉚裝鉗工。讓薛瑩深受感觸的是,母親退休6年后重返企業,曾為了盡快獲得一手資料,堅持戴著眼鏡翻閱英文詞典、翻譯資料。

從母親身上,薛瑩看到第一代航空人對自己的要求。先輩們的航空報國精神,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薛瑩和更多后來的航空人。

“改革開放40年,幾代航空人一起用汗水澆灌夢想,航空工業進入到飛躍發展的時期。”薛瑩覺得,自己這代人的人生經歷也是國家改革開放的一個縮影。

“新時代,工匠精神被賦予新的含義,請問您對此有哪些體會?”一次宣講結束,太原理工大學學生現場向薛瑩拋出問題。

薛瑩告訴大家,新時代,工匠精神不同于傳統的勞模精神,增加了創新的內涵。“一個好的工人是用心工作,一個好的工匠是用腦工作。”

“這既是一場勵志教育,更增強了青年學子積極投身改革開放大潮的責任與使命。”河北師范大學團委副書記張艷認為,這些時代楷模、黨的十九大代表們平凡但感人的奮斗故事,使青年學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改革開放40年來的偉大成就是黨帶領全國人民共同奮斗得來的。

吃百家飯,解百家難

因為家境貧寒,出生在湖南的汪勇靠吃百家飯長大。18歲參軍入伍,他喂過豬,做過飯,當過工程兵、運輸兵。17年間,汪勇從普通士兵,成長為一名營職干部。

“成長經歷,讓我對老百姓的生活和憂愁感同身受;軍旅生活,錘煉我‘使命重于生命’,不負時代,奮勇前行。”陜西省西安市公安局新城分局韓森寨派出所副所長兼社區民警汪勇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

剛到社區,汪勇也曾怕“見不到人”“進不了門”“說不起話”,曾遇到過社區民警公示牌上,自己的照片被人抹上了厚厚的泥巴。

后來,他明白了:“房門不開是因為心門緊閉,群眾與我們有隔閡。”于是,汪勇暗下決心——一定要用實實在在的行動,為群眾做事,保轄區平安,扭轉這種被動局面。他給自己定了個“萬千百”計劃:走萬里路、進千家門、解百家難。

轄區老李受刺激得了間歇性精神病,他三番五次上門溝通,幫老李修電器、申請困難補助。馬大爺的兒子因吸毒被強制隔離戒毒,汪勇主動為老兩口送米送油、買菜買飯。一次探望時,汪勇發現馬大爺兩只腳腫得穿不進去鞋,背著他到醫院檢查拿藥,幫馬大爺洗腳、敷腿……

“群眾意見少了,微笑多了,滿意度提高了。”在看似瑣碎的事情中,汪勇用真誠一步步打開了轄區群眾的心門。

改革開放越推進,群眾對自身安全的需要越強烈,對人民警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從事社區治安工作多年,汪勇總說:“群眾工作雖然很瑣碎、很辛苦,但做好了,能夠給老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安全感、幸福感。”

在太原理工大學,高校師生、企業職工、駐晉官兵、公安干警等各界群眾代表700余人現場聆聽報告,68.4萬人次同步觀看網絡直播。

面對山西省公安廳一位干部的現場“取經”,汪勇道出了自己多年的工作“秘訣”:“就是要時時想著群眾,心里裝著群眾,用真摯的情感打開人民的心門。”

“他們盡職盡責,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什么是‘為人民服務’。”宣講讓河北師范大學王妍明白,要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需要各行各業的人民共同奮斗,每個人都責無旁貸。

守護一方和平,講好一個故事

榮立一、二、三等功各兩次,全軍特種部隊比武奪得3金1銀1銅、個人綜合第一名,兩次赴馬里執行維和任務……參軍13年,這些成績和經歷背后,是陸軍第80集團軍某旅偵察營偵察2連連長、中國第六批赴馬里維和部隊警衛分隊快反中隊中隊長李慶昆身上大大小小的17處傷疤。

“我們既是偉大新時代的見證者,也是我國日益參與國際事務、我軍更多承擔大國軍隊使命的踐行者。”李慶昆說。

西非國家馬里,被聯合國評價為“最危險的任務區”。在這里執行維和任務,除了旱季白天近50℃的高溫、漫天沙塵暴、飛舞的蝙蝠和亂竄的蜥蜴、隨處可見的蝰蛇、蝎子……李慶昆和戰友們真正要面對的,是動蕩的局勢。

李慶昆印象深刻的是,一次執行任務時,兩輛武裝皮卡攔在路上,他剛下車準備跟他們交涉,幾支槍口就對準了他的腦袋。其中1人圍著車轉了一圈,看到車上插的五星紅旗后與其他人嘀咕幾句,便示意他們離開。一路上,3處檢查站都是看到車上的五星紅旗直接放行。

執行維和任務期間,他們還積極爭當友誼使者,在西非傳播中國文化、弘揚雷鋒精神,為加奧群眾送醫贈藥、修路架橋、捐資助學。當地居民見到“中國藍盔”,總會面帶微笑豎起大拇指,孩子們會追著噴涂中國國旗圖案的車輛奔跑嬉戲。

“真正的世界和平還很遙遠,但再遠再難的路也要堅定地走下去。”談到在西非執行任務的感受,李慶昆說,自己將努力踐行習主席“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議,用忠誠和熱血,擔當起大國軍人維護世界和平的崇高使命。

在北京,頤和園管理處導游服務中心副主任韓笑,用另一種方式講好“中國故事”。

小時候,媽媽一句“要不是這些年國家的政策好,哪有你現在的衣食無憂”,在韓笑的腦海中留下深深的烙印。長大后,她逐漸明白,媽媽口中的好政策,就是改革開放。

大學畢業后,韓笑把自己的大夢想融進頤和園講解崗位,向游客傳播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宣講時,她和大家分享,最開心的就是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人了解中國文化。

“正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我們才能站在這座園林瑰寶中,親身感受文明、感悟歷史。正是因為改革開放,才使得這座園林得到更好的保護和傳承。”韓笑說。

來自天津師范大學的于淑杰感慨:“宣講嘉賓從事不同職業,但他們的故事處處都透露著相同的熱情,那是對國家的忠誠和對人民的認真。要堅持跟隨黨的步伐,堅持改革開放,從我做起,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而奮斗。”

作者:杜沂蒙

編輯:曾珂

關鍵詞:改革開放之光照亮百姓夢想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