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英歐針鋒相對 “硬脫歐”風險加大
新華社北京9月25日電熱點前瞻:英歐針鋒相對 “硬脫歐”風險加大
新華社記者田棟棟 桂濤
距離英國和歐盟商定的明年3月底最終“分手”日僅剩半年時間,但雙方的“脫歐”談判仍存巨大分歧。
一方面歐盟態度強硬;另一方面,英國國內因“脫歐”不斷上演政治內斗。英國首相特雷莎·梅推出的“脫歐”最終方案,即“契克斯計劃”在歐盟和英國國內兩邊受阻。一時間,特雷莎·梅政府遭遇內外交困,同歐盟談判不暢,國內各種政治力量博弈不斷,“硬脫歐”風險加大。
英歐針鋒相對
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近日說,10月歐盟布魯塞爾峰會將是英國“脫歐”談判見分曉的時候。只有10月談判取得足夠進展,歐盟才會在11月召開特別峰會,最終完成談判。
不過,在“脫歐”問題上,歐盟與英國仍在多個領域存在分歧,其中最主要的集中在“愛爾蘭邊境”和“雙方未來經貿關系”兩個問題上。
在愛爾蘭邊境問題上,雖然雙方都主張避免在英國北愛爾蘭地區與歐盟成員國愛爾蘭之間形成“硬邊界”,但對于實施方案卻各持己見。
歐盟提出一項“擔保方案”,即“脫歐”后北愛爾蘭將繼續留在歐盟關稅同盟內。而英國則持反對意見,批評“擔保方案”將在愛爾蘭海中間劃出一道關稅與監管法規的邊界線,有損英國共同市場。
特雷莎·梅政府于7月提出“契克斯計劃”,提議英國“脫歐”后在境內設立“貨物自由貿易區”,保留與歐盟一致的貿易規則和產品標準,以確保英國與歐盟國家之間包括農產品在內的貨物自由流通。但這一方案遭到歐盟反對。圖斯克在剛剛結束的薩爾茨堡歐盟非正式峰會上指出,“契克斯計劃”將破壞歐盟單一市場規則。
關于“雙方未來經貿關系”,歐盟事實上給了英國兩個選擇:一是繼續留在歐洲經濟區和歐洲關稅同盟內,二是與歐盟簽訂自貿協定。然而,英國認為這兩種選擇都違背其“脫歐”的初衷。
如今,英歐劍拔弩張、針鋒相對,雙方均無妥協意向,“脫歐”談判面臨陷入僵局的風險。特雷莎·梅要求歐盟在否決“契克斯計劃”后拿出替代方案。而歐盟除英國以外的27個成員國在“脫歐”議題上表現出高度團結一致,包括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馬克龍等主要領導人接連對英國施壓。
分析人士指出,留給雙方的時間已經不多,如果不能盡快就這些核心分歧達成妥協并拿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雙方將不可避免迎來“硬脫歐”的結局。
英國內斗不斷
目前,特雷莎·梅的“脫歐”計劃不僅遭遇歐盟抵制,在英國國內同樣遇阻,難以達成共識。
路透社24日援引英國反對黨工黨“脫歐”事務發言人基爾·斯塔默的話說,工黨準備給特雷莎·梅的所有“脫歐”協議投下反對票。此前,英國《獨立報》報道,如果特雷莎·梅的“脫歐”協議在議會失敗,工黨將發起一項計劃,爭取在數天內提起政府不信任動議,以迫使舉行大選。
不僅是反對黨,特雷莎·梅在保守黨內部也多次遭遇“逼宮”。美國《赫芬頓郵報》21日援引前“脫歐”事務大臣戴維斯的話報道,除他以外,還有多達40名保守黨籍議會下院議員打算在議會否決首相的“脫歐”方案。7月,包括戴維斯、外交大臣鮑里斯·約翰遜等多名“脫歐派”內閣要員紛紛批評“契克斯計劃”過于軟弱,相繼辭職抗議。
英國媒體23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道,特雷莎·梅的助手正在暗中籌劃今年11月提前舉行議會選舉,以驗證其執政地位的穩固,同時確保英國與歐盟的“脫歐”談判結果屆時能在英國國內獲得通過。
分析人士指出,“脫歐”已成為英國國內各種政治力量圍繞地區一體化問題、經濟問題、改善民生問題、執政能力問題的一次博弈。
“硬脫歐”風險加大
目前看來,英國“脫歐”已經基本不可逆。其一,“脫歐”一事如果要作罷,除非英國執政黨內部因“脫歐”產生嚴重分歧,首相地位遭到挑戰而不得不提前舉行大選,而選民又通過選票選擇承諾“留歐”的黨派執政,但這種可能性很小。其二,“二次脫歐公投”的可能性也已被英國政府排除,特雷莎·梅多次明確表示自己不會向主張“二次脫歐公投”的人屈服。
展望“脫歐”前景,就目前特雷莎·梅執政內外交困的狀況來看,如果英歐雙方無法在今年11月的談判截止日期前完成“脫歐”談判,英國與歐盟的貿易往來屆時將不得不退回到世界貿易組織框架下進行。這對互為重要貿易伙伴的英歐來說都不是好消息,預計雙方貿易成本將提升,英歐邊界可能會因貿易手續增多而出現等待通關的貨運卡車長隊。
評級機構穆迪近期警告,“硬脫歐”的風險近月來顯著增加,將傷及英國經濟。穆迪指出:“最直接的影響是英鎊大跌,導致短期內通脹飆升,‘硬脫歐’后兩三年內實際收入下降。這將轉而影響消費者支出,抑制增長,英國經濟可能面臨衰退的風險。”
另一方面,對于歐盟而言,“硬脫歐”也非明智之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近期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如果英國明年在沒有和歐盟簽署自由貿易協議的情況下退出,歐盟將面臨相當于年度經濟產出約1.5%的長期損失。歐盟不僅將在經貿合作、產業供應鏈領域遭受打擊,還將在金融領域受損。(完)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英國 歐盟 脫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