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考古成果助推農業振興

2018年09月25日 14:28 | 作者:付裕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廳等主辦,敖漢旗人民政府承辦的第五屆世界小米起源與發展會議日前在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敖漢旗召開。

這場圍繞“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敖漢旱作農業發展與鄉村振興”的會議,與出土文物、8000年前的小米有關。這也是考古發掘助力當地農業農村發展、促進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重要實例之一。

敖漢出土的距今八千年的炭化粟

敖漢出土的距今八千年的炭化粟

小米是我國北方典型旱作谷物,人們一直認為它起源于中國,但具體起源于何時何地,學界一直沒有定論。直到2015年12月末,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植物考古專家趙志軍才對外表示,經過近10年的考古研究,學界終于確定,世界上分布的所有種植黍都來自中國北方,且主要位于紅山文化的分布范圍內。這粒記錄中國8000年農作物遺傳秘密的小米,最早進入世人眼中是源于2002年的一次考古發現。

興隆溝遺址位于赤峰市敖漢旗東部,距今近8000年,于20世紀80年代初文物普查時首次被發現。

2001年至2003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內蒙古第一工作隊與敖漢旗博物館聯合對該處遺址進行了發掘,共揭露面積5600余平方米,清理出房址37座、居室墓葬28座、灰坑57座。

2001年,編號F10的居住面上,考古人員選取了一些土樣進行浮選,找到了數量較少的炭化粟。因為數量有限,考古人員未對其結果做定論。

2002年,在遺址的堆積層內,考古人員再次發現了多達1500余粒的炭化谷物標本,其中黍占90%、粟占10%。

考古學家對這些炭化粟進行了檢測,結果顯示,這些小米已經是人工栽培的形態,而且比陜西魚化寨要早幾百年。

之后,這一結論也經美國哈佛大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實驗室進行驗證,最終結果顯示,興隆溝遺址出土的小米是我國北方最早的小米種子,比歐洲早2700年。

與此同時,對敖漢地區遺址出土的古人類遺骨標本的檢測分析結果顯示,在約8000年之前,敖漢地區古人類的主食中粟或黍占60%至80%,表明那時粟、黍已經成為人們食物的主要來源。

“再結合定居村落的出現以及成熟的掘土、谷物加工工具的制作和使用,證實在8000年之前該地旱作農業系統已經形成,為紅山文化的發展以及紅山文明的形成提供了物質基礎。”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科研處處長、敖漢史前研究基地主任劉國祥說。

借助興隆溝人、動物和植物的穩定同位素數值的分析,考古專家認為,小米在稍晚的興隆洼文化時期就已成為當地居民的主食。由此推斷,雖然那時人們的食物來源仍主要依靠狩獵和采集,但原始的農業經濟已經開始萌芽,炭化粟的發現也證實了距今近8000年前,古人已經學會種植小米食用。

由于這項考古發現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的認可,興隆溝遺址因此被學術界定為橫跨整個歐亞大陸的旱作農業起源地。2012年,敖漢旱作農業系統被聯合國糧農組織批準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2013年,又被原農業部列為第一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敖漢興隆溝遺址關于北方旱作農業起源的考古發現與研究證明,北方旱作農業起源是一個非常緩慢且不斷變化的過程。”趙志軍認為,作為北方旱作農業的起源地,敖漢考古顯示了一個重要現象,即農業發展每2000年實現一次飛躍。

歷經8000年的風雨變遷,粟和黍等古老物種不但沒有在敖漢旗滅絕,反而繁衍不息,代代傳承。敖漢旗委宣傳部副部長梁國強介紹,粟、黍多生長在旱坡地上,且株型較小,不適合大規模機械化種植,時至今日,當地仍然保留著牛耕人鋤的傳統耕作方式。

“敖漢雜糧大部分種植在山地或者沙地,土質和空氣都無污染,現在小米等雜糧的種植還是施用積造的農家肥,很少施用化肥。”梁國強說,耕作方式、機制的延續,使得敖漢旱作農業系統與所處環境長期協同進化和動態適應,實現了可持續的綠色農業發展。

然而,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傳統的旱作農業也面臨著許多問題。“比如受現代農業追求產量最大化的影響,農民對農業文化遺產地保護缺乏正確認識,給遺產地保護帶來一些困難。再如農業遺產保護是一門綜合性的科學,專業人才的缺乏,使得在使用中保護、在保護中創新的理想無法實現。”敖漢旗委書記邱文博說。

“農業文化遺產的保護,還需與鄉村振興結合起來。”邱文博說,近年來,敖漢旗尊重旱作農業文化遺產的傳統,壯大綠色有機小米生產基地,推動企業研制以小米為原料、老少皆宜的有機健康食品。未來,還會將小米產業發展與農民的利益緊密連接,提高農民在產業鏈上的增值收益,讓農民的“口袋”鼓起來,生活“美”起來。


編輯:楊嵐

關鍵詞:農業 考古 小米 農業振興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