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孟威:以內容建設涵養網絡輿論生態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研究員、網絡新媒體研究室主任 孟 威
習近平同志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指出,必須科學認識網絡傳播規律,提高用網治網水平,使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變成事業發展的最大增量。我們要深入把握媒體發展趨勢,加強內容建設,增強引領網絡輿論的本領,涵養良好網絡輿論生態。
經過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不懈努力,網上亂象叢生的狀況得到了有效扭轉,網絡輿論生態整體趨好,向上向好發展態勢正在形成。但我們不能因此而放松要求,仍要正視網絡輿論生態的復雜性,看到其中還存在不少非理性、負能量、違法錯誤的內容。特別是在一些突發事件中,一些噪音雜音掀起話題風潮,推動輿論向非理性方向發展,對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凝聚力、引領力帶來不利影響。
與線下輿論相比,網絡輿論具有一些明顯特征:一是觀點容量大、追隨者眾,傳播、發酵互動性強,對公眾輿論的形成具有很大影響。二是傳播風險因素具有不確定性,技術使用、價值觀和社交關系等都可能成為網絡輿論催化劑,使得網絡輿論傳播中的風險防控面臨更為復雜的局面。還應看到,隨著大數據、算法等技術的發展,點對點和定制化服務更為普遍,但精準的信息推送也帶來了新問題。一些用戶因長期接收合乎個人口味的信息、觀點,自我封閉的傾向增強。這種類似“作繭自縛”的效果在社區、論壇、群等應用中進一步放大,容易推動一些人的觀念走向偏激。還有少數互聯網企業為獲取利益,以所謂“避風港原則”為掩護、以所謂“技術中立”“算法決定”為借口,推卸主體監管責任,默許、放縱低俗庸俗惡俗文化和毒化社會風氣的不良信息在網上傳播。面對網絡輿論生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我們要主動加強網絡內容建設,引導網絡輿論向積極健康方向發展,使網絡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
提升主流媒體話語能力。在互聯網時代,媒體的話語能力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實現用戶核心價值的能力上。主流媒體應進一步為用戶營造“沉浸式”話語語境,提供用戶主動參與的渠道,改善交流體驗。在努力適應用戶消費習慣的同時,也要糾正“唯市場賣點”“以流行為民意”的認識誤區,積極主動傳播正面輿論,潛移默化加強輿論引導。主流媒體應充分發揮優勢,提升思想傳播力,打造專業精品,以優質品牌增強知名度和社會公信力,真正建立起與用戶、市場等的強連接、強紐帶。
增強對重點人群的服務能力。40歲以下的用戶構成了我國互聯網傳播的主流群體,其中16—26歲的用戶是核心人群。因此,內容建設要以青少年為關注重點,貼近他們的文化需求和使用習慣。可以通過數據新聞、視頻等多種方式拓寬正面信息傳播渠道,提升信息品質。深入社交平臺、移動應用等輿論生態子系統,激發自媒體潛力和青少年網民維護網絡文明的自覺性、創造性,同心協力營造良好網絡輿論生態。
加強內容建設,還需完善主管部門、媒體、平臺、網民、社會共同參與的綜合治理體系。加強依法管理,依靠行業機構、網民的力量推進內容動態管理,促進媒體、平臺及傳播者自律,提高網民媒介素養,提升主流輿論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推動網絡意識形態工作再上新臺階。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輿論 網絡 生態 內容 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