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9·11事件17周年 親歷者憶往事仍驚慌:一切都變了
民眾悼念9?11恐怖襲擊事件中的遇難者(圖源:東方IC)
海外網9月10日電 周二(11日)是距離美國發生9?11恐怖襲擊事件17周年的日子,很多親歷者至今在提起這一天時,臉上仍然難掩激動和驚慌。美聯社10日撰文采訪了一些9?11恐襲的親歷者,事件發生后,他們離開了紐約,重新尋找居所,也開始重新尋找他們想要的生活。
據美聯社報道,斯蒂芬?費爾曼回憶道,2001年9月11日上午,他透過紐約帝國大廈辦公室的窗戶外看到世貿中心正在燃燒,他盯著它,直到第二個“火球”扎進世貿中心的“雙塔”。于是他開始在樓層間飛奔,敦促大家快點出去,他擔心帝國大廈會是下一個目標。由于當天交通樞紐全部關閉,他花費了幾個小時還是無法趕回他在紐約郊區韋斯切斯特的家。遇難的死者中,有他的同事和他在每天的通勤車上認識的人。
“從這一天起一切都變了”
費爾曼在發生暴力事件的中學前接受了采訪(圖源:美聯社)
費爾曼一直視自己是一個紐約人,“但是從這一天起一切都變了。”他說。受9?11事件的影響,這位服裝代理商和妻子賣掉了紐約的房子,四個月內他們帶著兩個孩子搬到了環境優美的南佛羅里達郊區,他們認為這里比紐約更安全。但是就在上一個情人節,大規模暴力事件也“造訪”了這里。“真的沒有安全的地方了。”費爾曼說,他的兒子幸存下來,但他兒子的朋友卻丟掉了性命。這次發生在道格拉斯中學的暴力事件共造成17人死亡。
這場發生在紐約造成近3000人死亡的恐襲事件,迫使費爾曼和許多人悄然離開他們在紐約的居所,他們要找到一個讓他們感到安全的地方。一些人開始重視家庭生活,另一些人則開始重新思考他們想要的生活到底是什么。
“它真的給我們提了個醒”
一年大概有30個星期,斯科特?黛西要從他在北卡羅來納州新伯爾尼的家開車到華盛頓去。563公里的行程是9?11事件后為了安心所必須付出的代價。9?11發生前,斯科特和妻子珍妮弗扎根在華盛頓。斯科特回憶,那天五角大樓被襲擊,他們一下子感到麻痹,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之后有幾周的時間他們都能看到家的上空有軍機盤旋。
“這件事真的給我們提了個醒,我們究竟想如何生活?”斯科特說,“我們是想繼續在華盛頓的紛爭中生活,還是去一個當危機來臨時不用感到如此警惕、更貼近家庭本身的地方。”斯科特之前是一名政府官員,負責游說,對于一名政治說客來說做選擇并不簡單。2002年,他還是決定舉家搬到北卡羅來納州的新伯爾尼,雖然這意味著一筆額外的開銷,包括維護在華盛頓的公寓和室內的電話系統,確保斯科特不會錯過客戶打到他辦公室的電話,而妻子珍妮弗還要在被卡羅來納重新參加律師考試。
朋友們都覺得斯科特是反應過度,因為他不得不重新適應,適應新的生活環境和從由快到慢的生活節奏。但斯科特說:“這可能不適合所有人,但對于我們來說這是個再合適不過的選擇”。妻子珍妮弗也表示:“我們在泡沫之外,這就是美國人真正的生活方式。”
“這曾是我夢想中的地方”
喬治?卡庫斯正開著他的貨車穿過懷俄明州北部,車上掛著一個紐約的車牌照,如今它只是一個紀念品了。但每當看到它,喬治就會想起這個讓他的“美國夢”成為現實的地方。
喬治在希臘長大,他一直渴望能到電影中呈現的美國生活。1986年他初到美國時特別開心因為這曾是他夢想中的地方,而15年后要離開時他眼中則充滿了淚水。9?11事件發生之后的幾天,他的安全感和對這個國家的印象全都被打破了。“這不是我印象中的美國,更不是我當初來到的美國。”
9?11后,他離開紐約前往亞利桑那,之后去了加利福尼亞,在結識妻子卡洛琳后他們又一同去了蒙大拿。直到現在,他們生活在懷俄明州,他說:“在這里,我才找到了我夢想中的美國,廣闊、自由的感覺。”這里的生活沒有那么匆忙,人與人之間更加親近。
“你只會在事情變糟時改變自己的生活”
邁克在他的工作室接受了采訪,他的身后是美國的克萊斯勒大廈(圖源:美聯社)
邁克?柯文勒斯基不怕冒險。基督教信仰給了他足夠的信心:當他做了對的事時,一切都會好起來。他還是一個以“堅韌的樂觀主義”自居的勵志書籍的忠實讀者。他講到,9?11事件發生后,在他居住的紐約曼哈頓下城周圍彌漫著情緒疲潰感。由于安全措施加強,他每天的通勤時間相應要延長,甚至把他和孩子相處的時間都消耗殆盡。
兩個月之后,美航的587航班在邁克家附近墜毀,造成265人死亡。這些讓這對夫婦開始思考必須要有更好的生活方式。第二年春天,他們搬到了俄亥俄州的斯普林菲爾德,在那里他們結識了很多教會的朋友。邁克說,如果想要一種更好的生活方式就意味著不會那么順利,我們只會在環境變糟時改變自己的生活。那段時間,他們的孩子們要重新適應新的生活環境,而他也在努力找到新的工作。(海外網 魏雪巍)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事件 紐約 生活 斯科特 親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