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到上海金山‘淘金’!”——臺青大陸創業新選擇
新華社上海8月23日電 題:“到上海金山‘淘金’!”——臺青大陸創業新選擇
新華社記者
“早,新環境棒棒的!希望兩個月就有脫胎換骨的我!”來自臺灣新北市的創業青年林平在微信朋友圈發布了一條最新動態,還在照片上“秀”出了平坦寬闊的馬路、明亮寬敞的房間,以及他燦爛的笑容。
兩個月前,林平搬進了他的“新家”——位于上海市金山區的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他與其他9名來自臺灣的創業青年來到這里,一起參加了一項名為“上海海峽兩岸創業加速營”(簡稱創速營)的活動。
金山區地處上海西南市郊,與臺商早年創業和聚居的長寧區等地相比,距離上海中心城區增加了約1小時車程。但金山近年來對臺商和臺青的吸引力逐步增加。
據上海市金山區臺灣事務辦公室介紹,目前,金山區共有臺資企業200多家,投資總額11.55億美元。近年來,日銘電腦配件、統一企業飲料食品、南僑食品等一批知名臺企落戶當地。
從地理位置看,金山區毗鄰杭州灣,是上海與浙江之間重要的交通通道。如今直接受益于“長三角一體化”進程,在當地注冊的臺企所需的綜合成本相對適中。此外,金山區坐擁優質城市沙灘,因此更受到臺資企業和臺青創客青睞。
最近在當地舉辦的首期創速營活動,為10名臺青提供量身定制的創業加速計劃,嘗試通過系列商業課程、創業導師系統、關鍵績效指標考核、“創業周末”活動、成果路演等環節,助力臺青“用三個月,完成相當于三年的資源對接”。
創速營的主辦方“17創聯盟”是為臺灣創業青年提供產業孵化服務的第三方平臺。“17創聯盟”總經理林靖軒同樣是一名來自寶島的創業青年。之前在大陸闖蕩打拼的過程中,他有幸遇到了自己的“人生另一半”。如今,已過而立之年的林靖軒,已在上海成家立業,“17創聯盟”就是他的事業。
“‘17創’其實就是‘一起創’的諧音。”林靖軒說,臺灣每年大約新增1000個青年創業團隊,其中三成有意在大陸發展。對于初涉大陸市場的創業臺青而言,“去哪兒”“怎么做”都充滿了未知和困惑。“我們要做的,就是幫助他們在賺到‘第一桶金’的過程中少走彎路。”
與林靖軒相比,林平雖然是后來者,但是已經感受到創業基地的輻射效應。
“現在我的創業規劃開始明朗化。這里的課程可以幫助我尋找合伙人、建立人脈、獲取投資,甚至開始學習股份代持協議這樣的專業知識。感覺很棒!”林平說,如今,他正躊躇滿志籌備自己的創業項目——“活動歷移動平臺”。他打算活用之前課程所學的知識,進一步完善自己的創業規劃。
林平在創速營的同學郭科佑認為:“在大陸創業,最重要的是了解政策。這邊的課程能夠幫助我們解讀政策信息,對于我們的發展幫助真的很大。”
郭科佑從事互聯網金融行業,已經在臺灣擁有一支13人團隊,這次他來到上海金山“淘金”,正是希望尋覓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協辦此次創速營的上海(金山)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是2015年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授牌的首批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之一。成立近3年來,數十家兩岸創業企業在此落戶安家,其中相當比例來自臺灣。
上海(金山)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相關負責人高志剛介紹,今年以來大陸出臺了《關于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即“31條措施”),上海也跟進出臺55條措施加以落實,這對創業基地的工作是重要指引。
他還提及,近日上海發布了《鼓勵創業帶動就業專項行動計劃(2018-2022年)》,提出完善創業擔保貸款和貼息政策。未來,創業基地將加大幫扶力度,幫助來到金山創業發展的臺青更加“輕裝上陣”,打拼一番新天地。
“上海金山能夠站在臺灣青年的角度考慮問題,優惠支持政策很實在、很到位。”林靖軒認為,一系列優惠支持政策帶來的創業利好,也為金山區帶來了人才集聚效應,讓越來越多的臺青創客匯聚到這里,創客之間可以建立聯系、相互合作。
林平坦言,萬事開頭難,在競爭激烈的上海白手起家更不容易,好在大陸對青年創業的支持力度不斷增強。“大家希望好好把握機會,闖出一片未來。”(記者:黃揚、許曉青、潘清、李榮)
編輯:秦云
關鍵詞:上海金山 淘金 臺青 大陸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