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好聲音 好聲音
民革張復明:不斷提升政協委員高質量參政建言能力與素養
不斷提升政協委員高質量參政建言能力與素養
□全國政協委員、民革山西省委會主委 張復明
編者按
近日,全國政協召開8場片區座談會,著力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學習研討活動在全國政協系統走向深入、取得實效。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科學回答了人民政協事業發展面臨的方向性、全局性、戰略性重大問題,學習這一重要思想,是確保黨對人民政協全面領導落到實處的重要舉措,是開創新時代人民政協事業發展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本報今日刊發全國政協委員、民革山西省委會主委張復明同志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的過程中,就新時代政協委員如何高質量參政建言所做的思考,以饗讀者,敬請關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政協要發揮作為專門協商機構的作用,把協商民主貫穿履行職能全過程,更好協調關系、匯聚力量、建言獻策、服務大局,希望全國政協委員勇于擔當責任、著力提高能力素質、保持良好形象、增強委員意識,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做到建言建在需要時,議政議到點子上,監督督在關鍵處。這些指示為政協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對政協委員履職提出了明確要求。
對于政協委員協商議政、建言獻策活動,社會上有一種錯覺,認為只是一種程序性安排,“說了也白說”、“說了沒人聽”。這一方面是沒有完全理解政協工作的性質定位所致,另一方面也有建言質量與時機的原因。作為政協委員,要正確理解政協是一個政治協商平臺,不是決策機關和行政機關,政治協商不是決策機制和施政活動,因此,不可能句句說了算,事事議了定。我們建言不是“拍板”,獻策不是決策,共商國是不是敲定國事。要做到“會協商、善議政”,關鍵是要把握好角色(以什么身份說)、把握好主題(說什么)、把握好節奏(什么時候說)、把握好方式(怎么說)、把握好立場(為誰說),不斷深化對參政議政活動與建言獻策工作的認識,講究方式方法,提升能力水平,切實履行好政協委員職責。
要把握好角色,把個人智慧融入到參政建言之中,商國是需要真“國士”
人民政協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政協委員承擔著討論、協商國家事務的光榮使命,要胸懷天下,以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己任,發揮聰明才智,助力決策施政。
參政建言是公共事務,要秉持公心履行公務。政協委員的身份來自組織的信任,建言素材來自實踐觀察和調研活動,所汲取的是基層一線的創新智慧,傳遞的是百姓群眾的呼聲訴求。借助政協提供的平臺機會,以建言發聲的形式參與到國家治理現代化進程中,就是履職行為、盡職作為。參政建言是一項政治活動,屬于公共事務范疇,政協委員不應當圖一己之名,謀一隅之私,逞一時之快。要增強使命感和光榮感,在參政建言中把自己的思考和意見通過政協的平臺融入實現中國夢的大合唱、大交響之中,在參政建言中彰顯政協委員的胸襟、氣魄。
不苛求首創,不爭名于朝,彰顯政協委員的胸懷與風范。公共決策有其特定原則和程序,每一項重大決策都需要對政治、經濟、社會等諸多因素進行綜合考量,有些決策還需要經過長時間的沉淀積累,從更廣的歷史視野中比較、取舍、決斷。決策原則也要視情而定,或擇優,或擇眾,或擇穩。政協建言是助力性、咨政性、建議性的,多數情況下不應當企望一語中的、一錘定音、一蹴而就。即使某項決策與委員建言的主題、意見比較耦合,也不能說明這就是某一個人獨有的功勞。政協建言與科學領域的首次發現迥然不同,過分追求“第一人”,既不符合客觀實際,也不是一名政協委員應有的襟懷和境界。參政議政活動是建言、不是咨詢,是建議、不是立異。政協是大平臺、大舞臺,政協委員要淡化身份標識,避免個人獨唱,融入和聲合唱之中,為時代立言,為國家發聲。
不強求批示,不逐波應景,做實建言獻策的成色和底工。建言獻策,重在參與,貴在質量,價在功用。如若得到領導批示,受到有關部門重視,進而被采納實施,當然是好事、幸事,值得肯定褒揚。但也要認識到,當下未獲批示,并不意味不被重視,更不能視為沒有效用、失去價值,許多事情還要等待時機、需要積淀。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久久為功事竟成。事實上不少議案、建議,或多或少、或早或晚地起到了引起關注、引發思考、引致調整、引導創新的作用,其價值和效用也是不應低估的。若能盯住一個有價值的話題,長期關注、持續跟蹤、深入研究、講出道理、提出建議,就是參政議政的職責所在,也是建言獻策的價值體現。
要把握好主題,把專業優勢融入到履職建言之中,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注
政協委員履職的重要方式就是建言獻策。汪洋主席說“政協委員不是靠說了算,而是靠說得對。”而要說得對,就必須提出具有較高質量的建議,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方。
大是非不呈虛言,小事情不失情懷。政協委員站位要高,格局要寬,關注大事小情,多建睿智之言、務實之策。參政建言要圍繞發展之困、改革急需、社會關注的重大問題,圍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大處著眼,小處著手,開展前瞻性、專題性調研,提出有見地、可操作的建議。比如,2014年7月,針對西方國家以外資企業受到不公正待遇為由,對我政府采購政策不斷施壓,導致自主創新產品開發扶持政策被迫停止執行。在前期調研的基礎上,我提出對政府采購支持自主創新產品給予專項政策支持,對涉及國家安全和經濟安全的產品及服務制定負面清單的建議,得到李克強總理的重要批示。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這項政策已在全國正式實施。再比如,今年5月,針對北京、上海、廣州等大都市外國人聚居區,不少商業服務機構(尤其是餐館、咖啡屋),從招牌、標識到內飾、菜單,清一色外國文字這一現象,我從維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主體地位、樹立文化自覺、確保文化安全的角度,提出了關于在公共場所禁止單獨使用外國文字的建議,被中央統戰部《零訊》刊用,并得到孫春蘭副總理的重要批示。
發揮專長把脈問診,服務大局支招獻策。政協委員隊伍人才濟濟,精英薈萃。委員履職要適應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堅持問題導向,深入一線調研,找準真問題,摸清真情況,凝煉真訴求。堅守全局觀念和科學立場,發揮專業優勢,深入把握趨勢,探究重大問題,以縝密的分析論證為宏觀決策提供參考。如若能夠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和集體智慧,說話有準頭,建言有見地,獻策有實招,就能有效解決重大問題。比如,2017年11月,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召開“基礎研究與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界別協商座談會,達成“基礎研究經費與R&D比例明顯偏低”,“基礎研究是整個科學體系的源頭”的共識,提出“要不斷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對待基礎科學研究、原始創新,一定要從機制和政策上寬容失敗”的建議,切中要害,有理有據,受到中央的高度重視。
要把握好節奏,把建言活動融入到本職工作之中,抓住時機場合,恰當建言獻策
政協委員不僅是社會榮譽,更是政治責任,盡責必須走心和付出。在政協的舞臺上,不能只掛個名頭,當一個過客、看客、游客,不能只在開會前搞“急就章”,弄個提案應景,寫條建議交差,做個坐會的委員。要時刻牢記委員職責,以主人翁的姿態,去當演員、編劇、導演,要真正入戲、扮靚角色,做一個稱職的政治活動參與者。要以政協人的獨到眼光,建言者的職業筆法,去討論、研究、協商重大政治事務、社會問題、經濟話題以及民生事項。操心觀察,及時反映社情民意;用心調研,密切關注重大問題;熱心建言,積極提出國是建議。切實做到平時履職,及時建言,適時獻策。
履職應當全天候,建言尚須覓良機。政協委員履職并不僅僅是開會這個“窗口期”,而是“四季青”“全天候”的。從場合講,有政協會議、專門協商、對口協商、網絡協商等;從載體講,有提案、黨派界別的建言刊物、政協報刊內刊網站,有各級政府、主流媒體的建言互動平臺等。委員履職沒有打烊時,沒有休耕期、冬歇期,我們要時時提醒自己是一名全職的政協委員,努力做到大會“說”、協商“講”、內參“報”、網絡“見”,“不誤農時”參政,不失時機建言。
從平臺和條件層面講,委員時時刻刻都可以履職。但參政建言時機的選擇也是有講究的,要盡量與決策時機合拍。若能說得恰逢其時、恰到好處,則建言效果就會更突出。比如,部分市縣基層民主黨派辦公條件局促,嚴重影響黨派履職工作,這是一個帶有普遍性的問題。當下,正在進行地方黨政機構改革,在機構合并調整中很可能會騰退出一些辦公場所。在此背景下,可建議把改善市縣民主黨派辦公條件納入機構改革總體布局中統籌謀劃、妥善解決。當然,建議的落地還要考慮其他的條件和因素。我想說的是,問題還是那些問題,建議年年都會提,若能找到茬口,抓住時機,提在節點上,一些老大難問題就會受到高層重視、得到解決。
踩住節點巧發力,不求齊整,但求時鮮。參政建言活動,要遵循事物發展規律,了解新情況,觀察新變化,掌握新動態,做到常說常新。
經濟社會狀況不斷變化,參政建言不必搞成“全生命周期”的系統性解決方案,更不可能替代決策部門、咨詢部門的專職工作。只要把所觀察、調研到的情況和思考,適時地講出來,在事物發展的不同階段發揮出“時效性”作用,就是成功的履職實踐。比如,當問題還處于苗頭階段、各方還未當回事的時候,提案、建言要“看到”問題,引起有關部門關注、重視,納入決策視野;當問題已經顯性化、但尚未找到應對之策時,建言最好能夠提供“解題”思路,助力和支持相關決策;在決策拍板階段,建言要更多地關注潛在問題、相關因素、預期效應,防止決策劍走偏鋒;決策實施之后,建言要針對執行中出現的新情況,提出糾偏、修正意見,為政策修訂提供依據。
要把握好方式,把個人風格融入到議政語境之中,講分寸不過激,說精當不鋪陳
政協機關不是政治質詢機構,政治協商的獨特價值在于協商,議政建言的方式也很重要。政協委員建言獻策既要堅持科學、合理、可行的原則,也要在“怎么說”上動腦筋,要說得得體,講得中聽,提得得當。
不遮掩、不夸大、不指責,有分寸更顯建言價值。客觀地講,我國經濟社會各領域發展取得了傲人的成就,也存在諸多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與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尚有較大差距。政協委員來自各條戰線,對所從事的專業領域問題研究的比較深入,這是建言獻策的優勢。但有些發言與協商場合不大相稱,使得建言效果打了折扣,參政議政受到影響。這就提醒我們,在政治協商的舞臺,要努力做到客觀公允,理性中肯,既不顧后瞻前、閃爍其詞、忌諱病醫,也不以偏概全,夸大事實;既不唯我獨尊、自以為是,更不指責質問、“請命”“逼宮”。要充分體現參政建言的誠意,以建設性的心態積極履職。政協是一個包容的平臺,容得下各種不同意見。只要無關宏旨,不觸底線不越紅線,無論什么意見什么問題,但說無妨,率真尤可貴,直言價更高。
不顯擺,不說教,不繞圈,以簡約增進建言效果。參政建言平臺不是專業論壇,不是學術報告會。來到政協參政建言,不是來顯擺、解氣、叫板的,也不是作權威發布、專業解讀、學術研討。要言之有物,議之精當,做到干凈利落、簡潔清晰、通俗易懂。少說小圈子的專業詞匯,多用接地氣的通俗話語。少一些陳述表白、繁復論證,多一些破解思路、操作辦法。不是靠艱深、晦澀的專業詞匯和炫目、繁復的技術參數去打場子壓服人,而是靠通俗、簡潔、樸實、明了的風格贏得理解和重視。要盡量一事一“說”,切忌枝蔓鋪排。聚焦發言主題,集中討論最為重要、急迫的內容,避免關鍵信息受到干擾,增強建言的說服力、沖擊力。
要把握好立場,把講政治融入到履職過程之中,凝聚正能量,補臺不拆臺
政協是帶有鮮明政治性的組織,廣大政協委員不論是中共身份還是非中共身份,都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開展工作,一切工作都要把講政治貫穿始終,都要以堅定正確的政治立場為前提和基礎。
守原則,按規矩,講符合政治身份的話。政協委員承擔的是政治責任,開展的是政治工作。講政治是政協委員的政治標識,也是對政協委員的最基本要求。無論是哪個層面的政協委員,都要牢記政治身份,提高政治站位,堅定政治立場。要做到不碰紅線,不越底線,毫不動搖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要真心認同和完全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深入學習和切實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并使之成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堅定自覺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自覺抵制反對中國共產黨的言論和行為,這是政治原則,也是政治規矩。
不走調,不出格,做符合政治角色的事。建言獻策要與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同向同行、合拍合轍,緊緊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找準建言獻策的結合點,做到黨委想什么委員議什么,政府干什么委員幫什么。對社會反響強烈、群眾關注度高的社會現象和事件,不是揭傷疤、找茬口、挑橫刺、使絆子,而要正面發聲,主動建言,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共同把事情辦好。對社會上的一些不同意見,不同聲音,不隨波逐流,不人云亦云,出力不角力,補臺不拆臺,切實把講政治體現到行動上,落實到工作中。
總之,政協委員高質量建言履職,既要有正確的角色認知和政治站位,也要把握好主題、時機與方式,更要有履職的境界、格局。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尤其是關于政協工作的重要論述為指引,重使命,善學習,多調研,勤下問,不斷提升高質量參政建言的能力與素養,為人民政協事業增光添彩。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建言 政協委員 參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