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文化志愿者成展覽“磁鐵”
一場敦煌展反復吸引“回頭客”——
文化志愿者成展覽“磁鐵”
■ 葛信曄(右)在講解
■ 黃思遠(左)熱情解疑肖茜穎 攝
酷暑擋不住市民參觀敦煌壁畫樂舞專題展的熱情。徐匯藝術館近日舉辦“小而美”敦煌展,館長唐誥近興奮地表示:這幾日總能在館里看到一些“老面孔”,有的“至少來兩三次了”。展館現場市民張韶高興地說:自己準備“七刷”敦煌展。
據說,這次“小而美”敦煌展來了近40名文化志愿者,他們成為展館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很多市民觀眾或掐準時間,或選擇“偶遇”,來聆聽不同講解員講述不同角度的敦煌故事。
高一男生分享看不到的精彩
昨天下午,不等參觀者開口,西南位育的高一學生黃思遠便湊上前詢問是否需要講解。而每次講解完,他總會被長輩圍著盤問:“你真的只有16歲?怎么會對敦煌文化掌握得這么細致?”
為了能講好敦煌的樂舞專題,小黃除了在老師的指導下準備了兩個多月之外,上兩周還特地去了敦煌。莫高窟的參觀路線只能包含8個窟,每一個窟僅能停留3分鐘左右。當聽到講解員只泛泛地介紹敦煌的建筑風格、壁畫技法、雕像故事時,他有些失落。
參觀敦煌的小遺憾卻激發了小黃“個性化”講解的念頭,他的講解更關注容易被忽視的細節。比如,以敦煌壁畫顏料為切入口。“壁畫上的紅色,為何一部分能持久鮮亮,另一部分卻顯得暗淡?因為顏料不一樣,鮮艷部分的顏料很可能有紅寶石的成分。”他既想讓第一次接觸敦煌文化的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又想讓已去過敦煌的游客產生驚喜。“我得講些大家在莫高窟里看不到的精彩。”
心理咨詢師熱情就像一把火
“看著觀眾的眼睛被我‘點亮’時超級享受。”心理咨詢師葛信曄講解時,會天馬行空地把一幅幅經變畫比喻為佛教PPT;會把右臂當做地圖展示著張掖、武威以及所處的河西走廊的位置關系;還會舉起雙手、勾起一腳費勁地拗著反彈琵琶造型……喜歡旅行的她熱衷于把中國的敦煌藝術類比于他國。在介紹榆林窟第25窟時,她把壁畫中的魚骨形構圖法和西方的透視法作比較。她說,和西方人愛分析技法相比,中國的古人并不愛交代藝術品背后的創作心得。“但兩種構圖法并沒有高低之分。”
很多觀眾夸她的講解是“給她2小時,帶你周游世界”“與生活鏈接”。她希望讓本來可能在館內逗留十來分鐘的觀眾延長至2個小時甚至更長,“熱情才是最好的說服工具”。
翻開葛信曄讀過的書,很多頁都記著密密麻麻的鉛筆字。而她整理的一沓講解稿背面再次寫滿了新想法。有時候夜里醒來,她還要翻幾頁書,“只怪敦煌太迷人了”。
敦煌守望者解說“善變”心不變
顧健是近40名講解員中的“明星講解員”。自6月份開展以來,每周二是她雷打不動的“漲粉”時間,除了慕名而來的聽眾之外,還不乏“取經”的講解員。令不少人驚訝的是,顧老師每次都會有新角度。
巧合的是,顧健前不久赴敦煌參與了6周“敦煌文化守望者”活動:白天在不同的洞窟里學習、接受專家指導,夜里看書復習。在莫高窟里,作為志愿者和講解員的她接過鑰匙守護洞窟的經歷,則讓她意識到自己已從參觀者變為敦煌文化的守護者。
項目結束后,顧健回滬開始籌備50場系列公益講座,所以,講座的研究方向正好提供了展覽解說的思路,如樂舞、外國探險家、壁畫保護……
她變著角度講敦煌是想與更多人分享,莫高窟不是旅游打卡點,而是一個藝術的博物館。它蘊含美,還承載著歷史和精神的力量。“洞窟遠比山川大河更脆弱,因此需要每一個中國人呵護它。”
本報記者 肖茜穎
記者手記
這個敦煌展“真會說”
敦煌壁畫樂舞專題展“刷新”了徐匯藝術館開館13年以來的最高客流紀錄,其影響力仍在發酵。
乍一聽,僅僅400平方米展示面積、資金有限的區級藝術館要辦一場公益性敦煌主題展好似天方夜譚。但館方另辟蹊徑,走出一條“小而美”之路:從浩瀚的信息中鎖定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樂舞主題;運用最新數字技術復原樂舞場景,增強感染力;推出萌萌的IP“胖端倪”……在開幕式的熱鬧之后,如何讓觀眾深入敦煌藝術,真正樂享家門口優質的公共文化服務?藝術館的“殺手锏”便是這群來自于高中、大學以及社會的講解員。他們各顯神通,相互取經,最終以不一樣角度、一樣鮮活的故事留住了觀眾。在上海欣賞過其他敦煌主題展、也去過敦煌的白領吳女士表示,敦煌很美,但是我們該怎么欣賞,又從哪里看起?如果沒有講解,很多人頂多待十多分鐘就走了。如今,她越聽越著迷,因為這個展“真會說話”。
俗話說,“高手在民間”。“小而美”敦煌展還展現了這樣一個事實:要提升家門口的公共文化服務的質量,民間力量已成驅動力之一。近40人的志愿者隊伍提升了展覽品質,還為群文工作者分擔部分重任。 肖茜穎
編輯:曾珂
關鍵詞:文化志愿者成展覽“磁鐵”